梁忠強
摘要:在現代建筑施工中,后澆帶的使用較為廣泛,其能夠防止由于建筑自身沉降或是收縮不均勻而產生的裂縫問題,為建筑施工的整體質量提供了更好保障。因此,探究并應用后澆帶施工技術有著較高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技術優化
1 前言
當前,人們對建筑施工的質量有了更多的要求,需要相關從業人員應用先進技術實現施工質量的提升。因為現代化科技的不斷發展,促進了各種新型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技術的出現。在建筑工程中運用后澆帶技術可以有效的提高工程的整體質量,并且可以有效的防止由于不均勻而出現的裂縫現象。可是在后澆帶施工的過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應用,要采取科學的解決辦法來保證后澆帶施工工藝的使用價值真正的發揮出來。
2 后澆帶施工技術功能特征
隨著我國建筑工程建設的不斷創新與發展,其施工作業中較為普遍的質量問題也會暴露的越來越多,如施工作業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變形、裂縫等問題。針對此問題的出現作為管理者必須明確發生該事故的原因,并通過對后澆帶施工技術的合理規范進行不同程度上的質量控制,此時后澆帶施工技術就尤為重要。下面則針對后澆帶施工技術的功能特征進行詳細闡述:一是解決沉降差問題。在高層建筑施工作業中,因建筑結構在設計期間有時會缺乏一定的實踐性,這就導致實際施工作業過程中施工設計難以在現實施工作業中加以呈現,這就會出現沉降問題,此時采取后澆帶施工技術措施,可以通過針對性的澆灌彌補高低層之間存在的重要問題。二是降低溫度變化的影響而出現混凝土收縮。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混凝土在澆筑完成后,一般情況下會放置一段時間才能充分得以使用。但是在這段時間內混凝土也是最易受到溫度變化的影響出現變形情況,甚至是收縮現象。所以需要提醒施工作業人員在進行混凝土施工作業完成后,要在規定范圍內對混凝土加以保護,因溫度變化導致混凝土變形的發生則需要針對不用的變形程度,合理選擇后澆帶施工工藝,使得整體上確保施工作業的質量安全,并一定程度上降低施工作業成本。
3 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技術優化
3.1 后澆帶施工的技術準備
在后澆帶施工前,相關人員需要完成充足的技術準備。在這一過程中,需要確定時間、材料以及現場狀況等,保證設計與規范的吻合程度。同時,還需要完成施工后對功能有效性的預測,并完成核對記錄。在確定施工具體方案時,需要結合后澆帶的不同位置、實際功能需求、現場情況等,完成滿足設計規范、工藝要求的施工技術編制。為了確保后澆帶施工的質量,應當對施工技術人員展開書面形式的技術交底,包括施工各個階段的注意事項、質量要求、細部構造等。另外,相關人員要熟悉后澆帶的施工工藝標準、設計圖紙、相關技術規程等,并對其配筋、位置等展開了解,在確定所有內容的可行性,并完成技術完善,保證后澆帶施工的質量。
3.2 后澆帶預設模板施工技術
后澆帶施工需要借助模板進行,模板預設施工需要嚴格按照施工圖紙有關規定,以施工圖紙作為后澆帶施工的參照文件。在后澆帶施工澆筑之前,要預設安裝鋼絲網模板,保障鋼水網規格、參數的統一,避免出現鋼絲網粗細不一等情況。另外,施工單位要對模板的物理性能參數進行實驗,確保模板的物理性能、穩定性等能夠滿足施工質量的需要。若后澆帶的體積比較大,要在鋼筋上下位置安裝支撐模板,并對模板的兩側進行封堵,避免其在澆筑的過程中發生漏漿情況。另外,在預設模板施工過程中,設計方案中為后澆帶增加墊層,需要在施工部位坐高物理增強處理,并對其進行防水處理,減少外界因素對后澆帶施工的影響。
3.3 控制后澆帶的澆筑時間、溫度及配筋
建筑工程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按照后澆帶的施工工藝進行施工,同時要掌握好澆筑的時間和溫度,這是保障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有效方式。后澆帶的施工工藝要根據不同的施工時間來明確澆筑的時間,這樣才能保證施工質量,在后澆帶施工中的收縮帶、沉降帶、溫度帶要具體的情況來選擇澆筑的時間,這樣才可以有效的避免問題的出現,后澆帶施工的澆筑溫度要控制在一百度左右。此外,后澆帶施工的過程中要對建筑結構的鋼筋進行切割。在切割鋼筋的過程中要避免對結構的影響,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要嚴格按照相關的標準進行作業,避免配筋問題對建筑結構的破壞。
3.4 混凝土施工技術
對于后澆帶施工來說,混凝土施工是極為重要的環節,其質量直接影響著建筑施工的整體質量,需要相關人員重點關注。在這一過程中,必須要對混凝土結構、施工區域等位置的雜物、雜質等展開全面清理。在實際的后澆帶澆筑過程中,相關人員要控制兩側構件表面能夠在一天及以上保持濕潤。要清理鋼絲網處的雜物以及后澆帶施工中產生的積水,避免鋼絲網產生銹蝕,從而導致后澆帶質量的下降。應當清除周邊松散的混凝土,預防連接裂縫的發生,導致新舊混凝土之間的連接出現問題。在后澆帶施工中,若是使用了水平后澆帶,則必須要控制鋼絲網實際承受的側壓力,并在保障鋼絲網高穩定性的基礎上展開混凝土振搗。在這一過程中,可以使用振搗器,并控制其與模板之間的距離,防止混凝土漿流失問題的發生。
3.5 后澆帶垂直縫控制施工技術
在后澆帶垂直縫施工中,要利用鋼釬振搗施工裂縫,保障后澆帶混凝土的緊實度。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安排專門人員對沖洗工作進行全面檢驗,并重視檢驗人員的責任心,制定相關的施工檢驗標準。在后澆帶溫度控制上,要科學控制混凝土澆筑的溫度,理順混凝土澆筑的工序,保障后澆帶與原混凝土結構之間結合的有效性。通常情況下,10℃是最科學的混凝土施工溫度,可保障混凝土具有很強的膨脹、收縮結合度。在后澆帶施工中,需要科學控制其時間,保障其工期在三天之內結束,防止混凝土出現干裂問題。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建筑行業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展,而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技術也逐漸被廣泛的應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合理的運用后澆帶技術不僅能夠有效的避免由于熱脹冷縮等現象所引起的建筑裂縫情況,同時還能提升整體建筑質量,為建筑工程的順利實施提供有力的保障,這無論是對于建筑行業的長遠發展還是對于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都會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趙婧.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工藝探討[J].時代農機,2017,44(12)
[2]付晶晶.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技術應用的相關思考[J].中華建設,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