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靈芝
摘要:音樂一直是教育教學中重要的藝術學科。小學階段,正是學生思想素養、道德品質、審美價值形成的黃金時期,在這個階段對學生展開音樂教育,對學生思想、情感、審美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音樂是一種獨特的語言,其主要用于進行思想、情感的表達,在實際音樂體驗中,需要學生用心去進行音樂感受,才能有效地體會音樂中暗含的思想。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采取有效策略促進音樂走進學生心靈,對于提高學生音樂感知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心靈
引言:隨著社會不斷發展,教育教學理念發展變化,不僅要求對學生知識技能進行培養,還要求對學生思想、情感、品德等進行培養,促進學生全面性發展。新課標教學的改革,倡導“以學生為本”的教育,以受教者的學習環境、成長過程、思想情感、社會交往等為基本內容展開教育,以此來促進被教育者全面發展。音樂是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美感和高尚情操的藝術學科,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教學的改革,音樂學科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小學音樂教學讓音樂融入孩子的心靈,是對學生智力的開發,情感的培養、情操的熏陶,對于促進學生綜合品質發展具有重要性。
一 用音樂興趣來帶動學生的音樂學習
興趣是促進學生求知欲望形成的內在動力。學生只有對一門學科具備良好的學習興趣,才能積極地參與進該學科教學中,對學科知識形成好奇,并產生知識探究積極性。因此,小學音樂教師在音樂學科教學時,關注學生興趣點,積極進行教學創新是重要的。小學生階段,學生心智不夠成熟,對事物認知度不夠,貪玩好動,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學習積極性不高。在小學音樂學科教學中對學生音樂興趣進行培養,是提高學生課堂積極性,促進學生全身心融入到音樂學習過程中的有效手段。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巧妙利用語言,以此來提高學生音樂學習欲望。人從一出生,就生活在各種語言環境中,對語言具有天生的敏感性。在小學音樂學科教師中,教師應該豐富教學語言,調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激發學生音樂知識學習興趣,并給予學生美妙音樂的畫面感,使得學生對音樂知識形成良好的認知,促進學生對音樂中思想、情感、審美等音樂文化的理解以此來讓音樂走進孩子的心靈。例如,教師以歌曲《讓我們蕩起雙槳》展開音樂課教學時,隨著歌曲的播放,教師可以利用語言去進行引導:一片清澈的湖水,倒映著美麗的白塔,四周是綠樹紅墻,色彩鮮艷和諧,我們的小船兒輕輕飄蕩在水中,四周吹來了清爽的微風。在教師的語言引導中,學生展開思考,逐漸地為音樂而陶醉,促進了學生用心去進行音樂感受。
二 關注學生情感體驗,展開情景教學
音樂有著悠久的歷史,其是人們的一種語言方式,能夠對人們的思想情感進行表達,同時,也能促進人們在音樂中進行情感體驗,并對美形成一種認知。實際上,音樂來源于生活,是音樂家對社會現狀、思想情感、歷史文化等的一種傳達,其因表達的客觀事物存在的差異及表達的各種事物在內容和形成上不同而產生不同的音樂類型、音樂風格,從而形成不同的音樂作品。小學階段展開音樂學科教學,需要教師在音樂創作、欣賞等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對音樂進行感受、理解,讓音樂走進學生心靈,以此來促進學生與作者在思想上形成共識、在情感上形成共鳴,促進小學生思想情感的升華。每一首音樂作品中,都暗含著自己獨特的思想情感,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學中牢牢把握住“情”字,構建良好的教學情景,讓學生到實際情景中去感受音樂,讓學生在歡樂的同時學習到音樂知識,促進學生音樂學習的進步。例如,教師在以《老鼠和大象》為內容展開音樂教學時,首先,教師引進一些老鼠和大象的圖片,讓學生對其形象特征進行學習,然后,讓學生分組去模仿老鼠、大象以及歌曲中出現的花貓,結合歌詞內容進行邊唱邊演,促進學生融情入境,在實際情景中去體會音樂內容、文化的魅力,讓學生愛上音樂。
三 展開課外實踐活動,加強學生對音樂內涵的理解
音樂創造靈感來源于生活實踐。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想要加強學生對音樂的體驗,讓音樂走進學生心靈,展開課外實踐教學是有效的。課外實踐教學中,學生可以切身地去對音樂內容進行感受,而不是像在課堂教學中那般對音樂理論進行空洞的理解,以此來啟迪學生的心靈,促進學生深化音樂作品的內涵。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欣賞《酒干倘賣無》這首歌曲時,教師組織展開一節課外觀影活動,讓學生對影片《搭錯車》進行鑒賞。《酒干倘賣無》電影《搭錯車》的主題曲,學生在進行影片觀賞時,可以融情入境,更好地對歌曲《酒干倘賣無》進行感悟。
四 總結
小學音樂教學作為一門藝術學科,其對學生思想、情感進行熏陶,促進了學生綜合品質的形成。在實際音樂體驗中,需要學生用心去進行音樂感受,才能有效地體會音樂中暗含的思想價值。因此,小學音樂教師在展開音樂教學時,應該注重進行課堂教學設計,促進學生用心去進行音樂感受,讓音樂走進學生內心。
參考文獻:
[1]梁瑋紅. 淺談小學音樂教學中讓音樂走進孩子的心靈[J]. 新課程(小學), 2016(1).
[2]張增先. 淺談小學音樂教學中讓音樂走進孩子的心靈[J]. 情感讀本, 2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