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紅翠 王建波 李媛媛
摘要:高校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主陣地,承擔著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近年來,伴隨敵對勢力加緊對我意識形態滲透,高校面臨著抵御和防范宗教滲透與傳播的強大壓力。必須牢牢把握主流意識形態主導權,堅定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師生頭腦,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師生意志與力量,不斷完善管控體系提升高校被宗教侵蝕的能力和水平。
關鍵詞:高校;主流意識形態;宗教滲透與傳播;抵御防范
近年來,西方敵對勢力憑借自身強大的科技優勢和互聯網優勢,加緊對我進行非馬克思主義甚至反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滲透,高校已經成為敵對勢力進行宗教滲透的重點領域。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搖籃,人才培養的質量直接關乎到民族的未來和國家的希望。客觀認識、清醒對待這一客觀事實,堅決抵御和防范宗教向大學校園滲透和傳播,必須要牢牢把握主流意識形態主導權,充分做好高校師生思想政治工作和行為引領工作,確保我國高校始終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向前進。
一、筑牢抵御防范宗教傳播的思想基礎,堅定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師生頭腦
當前,抵御和防范宗教向高校滲透與傳播,最堅實、最牢固的“防火墻”,就是廣大師生在理論上的無比清醒和信念上的無比堅定。有效應對我國高校意識形態安全存在的威脅和挑戰、全面做好高校意識形態安全工作、確保把宗教滲透與傳播牢牢擋在大學校門之外,最迫切、最首要的任務,就是要宣傳好、闡釋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情用心地做好黨的創新理論裝師生頭腦工作,確保廣大師生自覺把黨的創新理論轉化為堅決抵制各種宗教傳播、建功立業新時代的實際行動。
一要用情做好黨的創新理論的宣傳闡釋工作。廣大師生對黨的創新理論的理解程度、認可程度,既取決于理論自身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又取決于理論宣傳闡釋的深度和溫度。要想增強黨的創新理論的說服力和感召力,高校應主動深入廣大師生中間做好更接地氣的宣傳,在融會貫通中讓廣大師生掌握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理解蘊含其中的思想精髓和核心要義。在宣傳闡釋中應避免機械式傳達、口號化表態、表層化解讀,在潛移默化中讓廣大師生感受黨的創新理論的真理力量、實踐力量,增進理論認同、情感認同。二要用心做好黨的創新理論在話語方式上的創新工作。廣大師生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接受程度、踐行程度,既取決于廣大師生對理論理解的高度,又取決于理論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的新度。高校應深入廣大師生中做好充分的調查研究,精準把握廣大師生對理論需求的多層、多樣、多元化特征,聚焦師生在學理論、用理論過程中的所思、所惑、所愿,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原則,用心做好話語方式的創新工作。
二、強化抵御防范宗教傳播的行為引領,堅定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志與力
高校做好抵御防范宗教滲透與傳播這項工作,應立足客觀實際,特別是廣大師生在行為理念、價值觀念、思想觀點等方面呈現出多元多樣多變的實際,在日常工作中加大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力度,并以此為重要抓手,做好廣大師生的行為引領工作,以緊緊凝聚起廣大師生堅定信仰信念信心、自覺抵制宗教滲透傳播的意志與力量。
一要深度“納入”和“融入”。高校各級黨組織應把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一項中心任務,深度納入到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全過程、融入到師生學習生活工作各方面,開展豐富多彩的理想信念教育、共產主義教育,形式多樣的民族精神教育、時代精神教育,特色鮮明的集體主義教育、中國夢教育等等,推動廣大師生形成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自覺和行為習慣。二要做好“武裝”和“引領”。行為上的堅定源于理論上的清醒。應注重厚植廣大師生的愛國情懷、筑牢廣大師生的精神之基,確保我們的師生在實際行動中敢于、善于拿起馬克思主義這個銳利武器,義正言辭地向各種錯誤思潮“宣戰”。這就須臾離不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武裝工作、離不開理直氣壯的宣傳和闡釋工作。具體到實際工作中,高校應下足真功夫,真正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實,堅定不移地引領師生同敵對勢力滲透的各種歪理雜念作最徹底、最堅決的斗爭。三要弘揚“愛國”和“大我”。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南開大學時強調:“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 [2]愛國報國、心懷大我,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蘊的寶貴精神,更是總書記對高校廣大師生的殷殷期許。“愛國主義”和“心有大我”,其精神實質就是要廣大師生厚植家國情懷、旗幟鮮明地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其實踐要求就是要激發高校廣大師生新時代強烈的愛國熱情。
三、筑牢抵御防范宗教傳播的監管防線,提升高校被宗教侵蝕的能力和水平
作為高校來講,要想把抵御防范宗教傳播這個最大變量轉化為立德樹人、凝心聚力的最大增量,把信仰、信念、信心在廣大師生中鞏固好、實踐好,就需要時刻準備付出更為艱苦的努力,以時不我待的斗爭精神牢牢把握住對主流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主導權和話語權。為此,筑牢監管防線、完善管控體系就顯得異常關鍵。提升高校抵御防范宗教傳播的防侵蝕能力,可以圍繞“監測—防衛—人才”三方面內容,建立健全監督管控體系。
一是在構建監測系統方面。高校應注重發揮好、運用好現代化的網絡信息技術,借助發達的移動互聯網優勢建立專門的網絡監測平臺,及時跟蹤網絡輿情動向、師生思想動向和行為傾向,建立全天候的動態監測跟蹤體系。二是在構建防衛系統方面。應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指導,深刻把握新媒體時代師生思想動態規律、網絡輿情發展演變規律、高校辦學治校特點和人才培養規律,緊密結合國內外各種社會思潮和宗教傳播的發展態勢,強化對信息源的監督與管控。應當看到,當前西方敵對勢力借助自身強大的科技優勢、信息優勢和媒體優勢,在向我國高校進行各種宗教活動的滲透中,內容愈加隱蔽、方式更加多元、手法不斷翻新,可謂百般狡猾、花樣百出。這些宗教滲透行為,是消解廣大師生理想信念、動搖廣大師生信仰信心的“源頭禍水”。通過健全完善防衛系統,有助于廣大師生認清西方敵對勢力鼓吹的各種宗教本質,認清其“廬山面目”,進而提高警惕,從源頭上堅決打擊。
參考文獻:
[1]習近平: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 努力把宣傳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報,2013-08-21.
[2]吳琦,袁三標.從話語權視角看高校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