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麗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科學教育在新時代小學教學中越來越重要,優(yōu)質的科學教育不但能傳授基本的科學知識,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tài)度[1]。小學是教育的啟蒙階段,情感和意識的獲得尤為重要,正確的教學方法能使小學生快樂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完整的科學知識與價值觀。目前小學生的科學教學存在比較多的問題,本文將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和科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對小學科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探討研究。
關鍵詞:小學科學教學;問題;對策
1.小學科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自身的專業(yè)水平不足
探究式教學需要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師資源作為支撐,只有實現(xiàn)了高質量的教師資源才能最大限度的提升教學水平。當前問題是教師不能設計合理的教學情境。比如情景設計的難度不符合,過低和過高的情境難度都會影響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也有的情境設計的邏輯關系性差,其將教學過程僅僅停留在膚淺的表面,無法深度挖掘教材潛在的知識信息。
(2)教學設備落后
小學科學的教學模式需要大量教學設備的支持。學校為班級建設完善的硬件資源;教師在課前準備好課堂上需要的實驗材料;學生在課下對即將學習的知識進行自我預習,并搜集課堂上需要的數據。但是硬件設備往往不足,部分學校沒有獨立的科學實驗室,無法實驗簡單實驗的驗證
(3)學生主體地位的缺失。
學生是學習過程的主體,學習過程一定是以學生為主的,學習不可能被他人取代。目前很多小學科學教師沒有正確意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模式仍采取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忽略學生的實際需要。在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的大數據背景下,多媒體的運用越來越受老師的青睞。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使用多媒體課件來代替板書之繁,僅僅只是將實驗過程或觀察內容用課件演示。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參與率低,師生之間的互動很少。多媒體課件的容量大,內容呈現(xiàn)的方式快捷,導致很多學生根本還來不及理解就進行下一個知識點的學習。學生在課堂上無法進行切實的觀察,對知識點的不理解不能及時的提出,對科學知識的學習和科學態(tài)度的養(yǎng)成都是不利的。
2.提高小學科學教學的有效策略
(1)提高小學教師自身的教學能力
改變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教學,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育要與時俱進,教師應該秉承終身學習的態(tài)度,不斷完善自身的綜合素質,提高教學效率。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式學習,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參與評價過程,進行自我評價。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可以在課堂上進行分組合作學習。在進行分組時要依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利用分組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樂趣,在實驗過程教師應該避免過多的干涉,把實驗的秩序和安全管理好,在課堂上多走動,學生在有困難時及時解決。
(2)為了實現(xiàn)探究式教學長期穩(wěn)定的進行,就必須建立完善的資源管理制度。第一,加強學校資源體系的建設,將教學核心放在科研教室和實驗室上,同時,學校需要為教師的科研工作提供實驗材料。第二,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還需要結合當地學校的特點,將學校獨有的特色和屬性表現(xiàn)出來,制定針對性的研究課題。
(3)從學生的興趣入手,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性
探究式教學希望學生可以自愿的主動加入到課外活動中去。在課前,教師把課本的教學內容結合知識點設定針對性的情境,并將情境引入教學課堂;在課中,探究式教學要求每一位同學都具備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可以在課堂上暢所欲言,表達自己內心對問題的真實想法;在課下,教師可以安排探索性的家庭作業(yè),讓孩子們在課下鞏固課上所學的知識。
3.總結
教書與育人并重是千萬教師追求的理想教學效果,雖然小學科學教學中遇到了頗多的問題,但是我相信只要每位教師潛心學習,鉆研教學,問題都能迎刃而解,小學科學教學也能更加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