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
摘 要:伴隨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也進行了改革,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不但為國企提供了機遇,也同時提出了挑戰,為提升市場競爭力,必須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創新管理理念,充分發揮人力資源效用,實現人力資源管理現代化,提升企業競爭力,促進國企穩步快速發展。本文分析了國企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在大數據時代下促進其改革的策略。
關鍵詞:國企;大數據;人力資源管理;現代;改革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企業伴隨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提升了處理數據的水平和能力。管理工作在企業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為適應時代背景,必須不斷改進和創新管理工作,提升管理水平,才能促進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提升,使其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人力資源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極為重要,其管理水平直接影響了人力資源的有效利用。大數據時代在宏觀和微觀上均影響著人力資源管理,國企人力資源不但要變革管理方式,同時也要變革管理思想,深度挖掘人力資源,為國企所用。
一、現代國企人力資源管理現狀
大數據時代,國企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雖然獲得了較多的發展,管理理念和方式也在不斷改革,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沒有充分落實以人為本理念
國企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已經逐漸融入以人為本理念,然而仍有某些國企無法轉變思想觀念,導致問題產生。對結果極為看重,忽略過程,比如針對企業做過的任務或簡單的工作,做成的把握較大,而針對沒有做過的項目,在做項目前預估不充分,沒有認識到其風險性,也沒有對科學的后備方案進行制定,項目完成結果與預期效果不符,對結果過度重視,對過程忽略的情況,使得人員的努力都被否定,無法落實以人為本[1]。
其次,沒有合理的薪酬制度,人力資源管理一直都比較關注薪酬制度,但是績效與薪酬沒有較強的掛鉤,更多與工齡掛鉤,工齡較高的員工對工齡較為依賴,極易發生松懈的工作態度,新員工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對高效工作產生抗拒心理,只是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愿意為企業付出努力。因此薪酬制度的不合理會對員工工作積極性造成損傷,特別是新員工,不能堅持分配公平的原則,無法提升工作效率,也難以提升國企績效。另外,獎勵仍停留在物質方面,缺乏精神獎勵。很多有經驗或高素質員工對精神獎勵比較渴望,但是物質獎勵無法滿足其需求,在人才爭奪戰如此激烈的今天,若想獲得人才,就要提升精神獎勵的重視度。
最后,沒有完善的考核制度,簡單的考核,不能充分反映出員工的努力,績效與薪酬即使實現了掛鉤,但是如果沒有完善的考核制度,也會發生偏差,對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造成損傷。沿用僵化的晉升機制,主要是因為各部門間合作協調能力較差,現代社會不僅僅需要從各個崗位上直接晉升,也需要針對綜合能力強的人才可以調動和晉升到任何適合的崗位,調動要靈活,崗位競爭可以不同部門參與,能力決定是否勝任。
(二)定位不高
企業的正常運營離不開人力資源管理,管理工作所包含的內容為培訓新人員、調動崗位、發放薪資、評價績效、管理職工合同、人才招聘等,人力資源管理在很多企業中作為一個邊緣部門,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有些企業認為其與項目開展無太大的關系,作用也僅局限于滿足項目資源的需求,將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等同于后勤部門。其實人力資源管理應處于核心地位,基于以上錯誤的認識,導致人力資源管理出現很多不足,企業資源也得不到合理利用。
(三)不能合理利用資源,沒有合理匹配崗位與人員
人力資源在國企某些部門呈現階段性短缺的情況,但是也有某些部門有過分充足的人力資源,使人力資源難以得到充分利用。缺乏人力資源的部門發揮著最大作用,然而由于獎勵機制和薪酬制度等不合理,員工的工作態度和積極性會受到損傷。而充足人力資源的部門造成了資源浪費,獎勵和薪酬與是否努力無直接關系,員工的積極性也會受到損傷。因此,必須合理優化人力資源。另外,崗位定薪仍是國企常用的薪酬制度,但是其具有不合理性,薪酬仍與工作付出相掛鉤。在人才應用過程中也存在大材小用的情況,高素質員工不從事專業的崗位,使得員工能力無法發揮,現實與理想發生沖突,損傷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進而對企業經營動力造成影響。
(四)沒有充分利用新技術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掌握信息,并對其進行科學應用,可不斷提升人力資源管理質量和效率,數據的掌握度直接關系到企業是否與時代相契合。由于國企具有特殊性,可掌握很多信息,但是,在面對如此多的數據時,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均無法及時更新,所掌握的數據信息難以得到充分、科學利用,無法顯示出數據優勢。新時代,迫切要求人力資源在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方面進行變革,應用創新技術提高企業的競爭力,然而國企在人力資源管理改革方面呈現出建設不足的情況,現代化管理體系也沒有構建起來,無法適應大數據時代的需求,沒有充分利用前沿創新技術,自主創新性不夠,進而影響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五)沒有足夠把握機遇
伴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很多部門也出臺了相關政策,經濟建設區也成立起來,但是多數企業雖然有充足的資源,卻不能把握好機遇,不能很好地響應國家政策,不能將自身特有的優勢充分利用起來。所以國企要提升對機遇的敏感度,提升定位,爭先做龍頭企業,及時抓住時代賦予的機遇,促進自身的發展。
二、國企人力資源管理的改革
(一)人力資源管理重視度有待提升
國企也要營利,因此,企業一般都會重視利潤,然而與利潤同等重要的方面也要重視,比如持續性發展、企業成本等,一旦對利潤過分重視,就會忽視員工的努力和付出[2]。在企業獲得利潤的過程中人力資源管理其實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合理配置人力資源,可有效降低企業成本。在資源相同的情況下,人力資源配置方案卻有很多種,任務相同的情況下,也會有不同的人力資源配置,必須提升對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視度,才能對資源進行合理分配,充分利用資源,在其他較高效益的項目方面才能投入更多的資源。避免發生資源浪費的情況,以此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資源閑置過多情況要避免,防止適得其反。
(二)激勵機制的變革
伴隨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需求不僅僅只停留在物質需求的層面上,也逐漸開始關注精神需求,因此,國企也要針對員工的需求進行相應的變革,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實現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相結合的激勵機制,加強部門間的關聯,員工憑借能力可以實現各部門間調動和晉升。以員工需求為依據,增加精神激勵,激發員工的工作潛力,為員工提供更多發展和展現能力的機會。當然在對員工進行激勵的同時要注意結合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量力而行。
(三)考核制度與薪酬制度的改革
在激勵機制變革的基礎上,考核制度與薪酬制度也要隨之變革,這是企業形象樹立的關鍵,考核制度和薪酬制度的科學性直接體現企業是否可以合理發展,上升空間是否存在,能否吸引素質高的人才,并且可對現有員工進行激勵,以此提升工作效率。國企可以通過借鑒的方式,以自身情況為依據,對相關制度進行及時調整,將一些先進的、適合的制度引入企業。
(四)人性化與程序化的有效結合
管理實現程序化可明確管理標準和流程,實現激勵和人才任用透明化和公平化,同時可減少人力管理成本。而管理人性化則對人才培養較為重視,只有尊重人才,才能對其潛力進行有效挖掘。
(五)人力資源管理創新改革
國企缺乏創新動力,很多國企需要正確調整決策方向,發展我國獨創技術,擺脫技術限制。發展自主創新技術要作為企業發展的首位,實現企業的創新。國企員工也要有創新意識,在不斷創新中進步,在試驗中不斷進步,把握經濟環境和國家政策,引進一些專業技術人員。這需要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發揮作用,通過培訓、招聘等方式實現。
(六)緊貼大數據時代,促進管理效率的提升
大數據時代,國企獲得了較多的數據信息,要對這些數據信息進行充分利用,對無用信息進行充分過濾,把握時代要求。利用新型管理方法,招聘新員工時,充分了解員工社會關系和信息,并對員工的優缺點進行有效評估,實現管理人性化,提升員工的歸屬感和幸福感。建立信息數據庫,實現管理自動化和動態化,降低企業成本,提升績效。
三、結語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人力資源管理可實現標準化和專業化,對管理方法進行優化,激勵管理實現透明化和公平化,以此使得企業活力增加,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效率,合理配置人力資源,這樣才能實現國企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周力紅.“互聯網+人才”視角下國企人力資源管理的路徑探析[J].商訊,2019(13):194-195.
[2]崔焱.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市場化改革的啟示:基于“中化模式”的經驗[J].嶺南學刊,2017(6):11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