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統計局2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降幅大幅收窄,反映出制造業生產銷售活動持續恢復。外媒稱,基于相關扶持政策,部分行業利潤明顯好轉,后疫情時期中國經濟保持復蘇勢頭。但經濟學家仍表示今年中國工業將面臨較嚴峻形勢。
路透社27日報道說,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三公布數據稱,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781.4億元,同比下降4.3%,降幅比3月份大幅收窄30.6個百分點。而1-4月實現利潤總額為12597.9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27.4%,降幅也較前三月收窄9.3個百分點。反映出4月份制造業的強有力復蘇。其中,汽車、電子、專用設備企業利潤的增長尤其突出。
經濟學家與分析機構認為,疫情得到控制后,中國國內產業供應鏈迅速恢復,供需兩端復蘇并形成量的積累,從而扭轉過去2-3個月制造業利潤低迷的態勢。相比疫情時期,工業增加值和各類投資數據上行趨勢明顯,價格端基本平穩,反映出良性循環的重啟與持續。由于原油價格下跌,需求持續上升等因素,工業企業利潤水平有望在今年第二、三季度觸底反彈。
路透社稱,由于疫情對經濟造成沖擊,中國近年來首次放棄設定年度GDP增長的量化目標,將政策重心放在保護企業及就業崗位上。對特定行業及中小企業采取了針對性救助政策,這些政策正產生效果。
目前看,今年中國制造業將面臨近年來的“至暗時刻”,市場需求和企業盈利前景仍將處于較低水平,形勢較為嚴峻。但疫情后制造業將保持復蘇,且政府仍將保持乃至擴大政策力度,以穩定經濟基本盤?!?/p>
(盧戈)
環球時報2020-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