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林龍優

只有在韓國生活過的人才知道,韓劇里面那些長腿帥哥美女,紙醉金迷的時尚和夢幻般的愛情都是幻象。韓國年輕人生活壓力很大,由于經濟拮據,韓國有一些90年后自定義為“三拋世代”,即拋棄戀愛、結婚和生孩子的一代,而那些甚至想要拋棄人際關系、拋棄買房子想法和拋棄夢想的,被稱為“N拋世代”。疫情導致韓國經濟進一步萎縮,當下的韓國年輕人是怎么捂著錢包過日子呢?
韓國歐巴與“優惠券男”
談戀愛當然是要花錢的。那些動不動就為你買買買的歐巴(哥哥,韓語中女生對略年長男性的稱呼)只限于韓劇里,現實中的歐巴很有可能要跟你AA。韓國歐巴“摳門”是中國女生吐槽重點之一。國內的豆瓣網上很多女生吐槽韓國歐巴送的禮物多么不值錢,如果他跑比較遠去找女生的話就會要求對方請喝咖啡或付出租車錢,有的韓國男生知道中國女生比較有錢就會以各種借口蹭吃蹭喝。
韓國歐巴并不只對中國女生“摳門”,對韓國女生也“一視同仁”。筆者的韓國女性朋友有一次去相親,男方請吃飯的地方都是他可以使用優惠券的地方。吃完飯以后女方提議去一家咖啡店,居然被男方以沒有那家的優惠券給拒絕了。她給這個相親男起的綽號是“優惠券男”。
精打細算與一擲千金
韓國是個重視面子和看臉的社會,特別是年輕人,他們愛穿名牌,即使沒有什么錢也會打扮得光鮮亮麗,爭取給人留下好印象。根據韓國《中央日報》報道,近年來越來越多年輕人青睞二手衣服,想用低廉的價格淘到優質的產品。文章表示,光顧這些二手店的主要是20歲出頭的年輕人,他們不忌諱別人用過的二手衣服,通過混搭不同風格的衣服來凸顯個性。這樣看似“摳門”的行為反而被韓國媒體稱贊有“環保意識”。
韓國人雖然重視面子,但面對經濟劃算的二手衣服和用品,“N拋世代”連面子也可以拋下。筆者認識的韓國女生很喜歡買衣服,她們告訴筆者,網購的衣服比實體店的要便宜,閑置不穿的衣服也會拿到網上轉賣。除了二手衣服,年輕人也喜歡買二手家具、二手電器。
由于疫情的原因,很多年輕人都選擇網上購物,有積分回贈,還可以提供當日配送服務。筆者的韓國朋友算過,疫情隔離在家的時候通過網上購物每天都在家吃飯大約可以省150元人民幣。實在要去超市的話會選擇晚上去,因為晚上有很多食品柜臺會打折。
雖然平時在外面吃一頓普通韓式午餐只要5000—8000韓元(大約人民幣28元到46元),但在就業難的社會里掙扎的年輕人為了省錢會選擇吃便利店便當或泡面。別看他們平時吃飯那么省,省下來的錢卻會在某個地方一次性進行奢侈消費。這種“豪華消費”的消費觀之前有韓國媒體專門報道過,一個年輕的上班族,每天吃三明治或者在便利店解決午飯,把一個星期省下來的錢用在請女朋友去新羅酒店的高級韓餐店吃一頓十幾萬韓元的午飯,雖然心疼錢包,但內心還是很滿足的。
鴿子屋一樣的“考試院”
對于很多來首爾奮斗的年輕人來說,買房是不可能的,租房也是令人頭疼的問題。據韓聯社報道,70%的青年表示,房租起碼占他們個人所得的30%以上。筆者韓國朋友的妹妹,為了省錢當二房東,把房間轉租出去,自己長期住在客廳里。
在首爾租房子有多貴?韓國房租分兩種,一種是月租,就是每個月都交房租再加上月租十倍的押金。你沒看錯,是月租十倍的押金。也就是說,如果你的月租是3000元一個月的話,你就得付3萬的押金。等房子到期,如果你沒有拖欠房租、損毀房屋,房東就會返還押金。但如果你在租期內退房,房東有權利不退你的押金。
另外一種是全租房,租客會將至少房價1/3或1/2的錢作為押金給房東,然后一年內不用交房租。房東拿著這一大筆錢去投資,利息的收入就是房租。
以上的房子都是“蝸居”青年住不起的,他們大部分會選擇住“考試院”。“考試院”大概是上世紀90年代在大學附近出現的,主要為考公務員、警察、教師的人服務。如今首爾露梁津一帶是韓國比較有名的“考試院”聚集地之一。
“考試院”的房子很小,一張單人床,一張書桌,一個衣柜就擺滿了,幸運的話可能有個窗戶,廚房和衛生間都是公用的。這樣的“鴿子屋”一個月租金大概也要15萬到50萬韓元。▲
環球時報20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