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濤
摘 要 林業是我國基礎產業,在推動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苗木在種植和生長過程中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而死亡,直接影響到林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基于此,就林業種植過程中苗木的死亡原因與對策進行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 林業種植;苗木;死亡原因;對策
苗木種植作業在林業產業發展過程中意義重大,林業的發展需要建立在苗木高成活率的基礎上,只有苗木健康茁壯生長,林業才可獲得持續發展的核心基礎。基于此,就我國林業種植中出現的苗木死亡問題提出看法和建議。
1 苗木死亡原因分析
1.1 移植時間不符合自身的生長規律
移植苗木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對苗木的根系造成損傷。苗木移植需要其在脫離已經習慣的生長環境之后迅速去適應一個全新的生長環境,這對于苗木的生長來說是一項巨大的考驗。苗木移植需要建立在遵循苗木自身生長規律的基礎上,從而有效降低對苗木的損傷程度。但是,很多情況下因為受到工期或者其他客觀因素的影響,移植人員通常會忽略掉這一點,只考慮到現實需求,從而導致苗木的移植時間不恰當。
例如,絕大多數的苗木并不適合在春末或者夏季進行移植,因為在這一時間段,溫度較高,水分蒸發也快,加之移植保護工作不到位,很容易導致苗木出現死亡。但是,這一時間段恰恰是人工活動比較頻繁的時間,很多人都會選擇在這段時間內移植苗木,最終導致苗木在移植過程中死亡。
1.2 品種選擇不恰當
我國各地區都有其特色的苗木品種,這些品種的苗木只適宜在當地的自然環境中種植和生長,一旦脫離了適宜的生長環境,就很容易死亡。雖然近些年,伴隨著苗木種植和養護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很多人開始嘗試依靠技術的力量來完成苗木的異地移植和養護,但事實證明技術并不能解決一切問題。一些苗木品種因為對自身生長環境要求過高,在移植之后不能適應新的環境而出現大量死亡[1]。
1.3 移植預處理工作不到位
一些大型苗木品種在移植前的生長環境中已經扎下了深根,甚至有一部分苗木的根系開始呈現出離心的生長狀態,而一些根系早已不再發揮作用,開始出現壞死的情況。如果將這類苗木移植到新的地方,在移植前就必須進行預處理,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剪掉外部的一些根系,處理好已經壞死或者不再發揮作用的根系,進而確保移植之后苗木的根系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但現實工作中存在很多苗木移植預處理工作不到位的情況,從而對移植后苗木的生長產生負面影響。
1.4 移植技術存在弊端
移植技術在苗木移植工作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和影響力是不言而喻的。如果盲目胡亂移植苗木,必然會大大增加苗木死亡的風險和概率。移植苗木需要專業的移植技術作支撐,需要有專業技術人員來對移植任務進行全程指導和監督,因移植技術存在弊端和疏漏而導致苗木在種植過程中死亡的情況不在少數。
2 降低林業苗木死亡率的措施
2.1 遵循苗木生長規律,選擇合適的移植時間
在移植苗木前,特別是在移植一些珍貴苗木和對生長環境要求比較高的苗木之前,一定要充分考慮到移植時間這一因素,要考慮到被移植地區的天氣情況和土壤環境。在一些氣候偏干燥的地區,最好選擇在春天開始苗木的移植工作,因為在這段時間里,苗木的樹液流動比較緩慢,對苗木自身的影響不是很大,而且我國各地區的春季溫度相差較小,苗木也能夠避免因為移植所帶來的枝葉蒸發和缺水問題[2]。
2.2 謹慎選擇苗木品種
選擇合適的苗木品種是提高林業苗木成活率的重要基礎和前提條件。因此,必須要謹慎選擇好苗木的品種。具體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著手來完成這一項任務。1)在移植苗木之前,一定要做好苗木質量的檢測工作,要將移植苗木中存在的劣苗或者假苗全部挑選出去,確保苗木自身的高質量。2)選擇苗木品種時,要充分考慮到各方面因素,不要將注意力過度集中在優質苗木種類上面,而是盡可能選擇一些能夠快速適應移植地自然環境的苗木品類,這樣苗木在移植之后成活率會更高。3)如果必須引進一些優質的苗木品類,那么在開始移植工作之前,如果條件允許,當地相關部門工作人員一定要先進行試驗種植,對這些優質苗木品種的適應程度以及各方面需求進行全面且清楚的了解,為后續移植養護工作打下基礎。
2.3 提前做好苗木移植后的環境改良工作
環境因素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通過各種人工手段和先進技術來進行干預、調整和改良。例如,土壤的肥力可以通過施加有機肥來提升;土壤的通氣性可以通過加入一些碎樹葉或者粗砂來進行改善等。所以,為了提高苗木移植之后的成活率,降低苗木的死亡率,可以提前做好苗木移植后的生長環境改良工作,縮小與原來生長環境之間的差距,讓移植后的苗木能夠盡快適應新的生長環境。
2.4 采用正確的移植方式
從目前苗木移植的整體情況來看,移植效果最好的移植方式是穴植法,這種方法在諸多移植方法中的苗木成活率最高。穴植法是通過人工挖掘的方式來完成苗木的移植。通常情況下,采用穴植法移植樹木之前,需要提前3 d對苗木進行澆灌,水分灌溉越充足,土質越松軟,這樣在起挖過程中,土壤就可以更多地覆蓋在苗木根系上面,根部的完整性也可以得到更好的維護。
不同的苗木種類和移植環境所采取的移植方式是不同的,穴植法并不是唯一高效的方式。移植方式的選擇,最好經過專業人士的分析之后再進行判斷。
2.5 增強對移植苗木的養護力度
林業苗木種植過程中的死亡率與其在移植后的養護工作質量有關。苗木在移植結束后需要快速適應新的環境,這不僅僅需要苗木自身去積極適應和改變,更需要將外界養護工作做到位,從養護層面給予苗木更全方位的保護。因此,負責苗木養護工作的人員必須要進一步加強對移植苗木的養護力度,具體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著手。1)根據移植后苗木對肥料的吸收情況來適當調整施肥量、施肥時間、施肥深度以及施肥種類,確保土壤具備充足的養分。2)根據移植后苗木對水分的吸收情況來調整灌溉時長。3)及時發現苗木在接受灌溉時是否出現了輕微的移動傾向,如果有,必須要在第一時間進行扶正措施,如果移動過大,則需要進行支撐和固定處理。
3 結語
林業苗木種植工序較為復雜,需要從多個細節著手來完成,只有將各處細節工作做到位,多管齊下,才能夠全面提高苗木移植后的成活率,保證林業苗木移植工作的高質量。
參考文獻:
[1] 肖艷瓊,申紹林,肖艷紅.試分析林業苗木種植養護的有效方案[J].農家科技,2017(8):231.
[2] 喬丹秋.淺析林業苗圃種植地的選擇及養護管理措施[J].農民致富之友,2019(13):215.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