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艾涢 王冬艷

劉云
2月13日夜,江蘇省人民醫院207人醫療救援隊抵達武漢,整建制接管武漢第一醫院重癥監護病區。近日,我們連線了前線的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援武漢醫療隊隊長、江蘇省人民醫院副院長劉云教授,聽她講述重癥緊急會診的生死時速,以及醫患之間的暖心故事……
2月27日晚10時,武漢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癥監護病區里,一位老年新冠肺炎重癥患者生命亮起了“紅燈”,劉云主持遠程緊急會診。
“報告各位專家,患者男性,70歲。3小時前患者呼吸逐步加快、心率加快、煩躁不安、意識已不清……”屏幕另一頭,江蘇省人民醫院急診醫學中心主任醫師、援武漢醫療隊員喬莉匯報。
“現在血壓、脈搏、血氧飽和度多少?”劉云沉著聆聽并發問。
“痰堵塞氣道,氧氣送不進肺部,患者情況危急!”
“立即切開氣管,保證氣道暢通!”時間就是生命,劉云發出指令,“準確細心、沉著大膽,放心做手術!我們就在你身旁!”劉云堅定的決心,鼓舞著上臺的喬莉、潘寅兵、胡德亮三人團隊。
來到病床邊,醫生們低頭操作,不顧感染的危險,超越了安全距離,靠近、再靠近……憑著扎實過硬的技術,切開了救命的氣管,一股濃痰伴著急速的喘息氣流迎面撲來,三位勇士毫無半點退縮,通過“經皮氣切”為患者打開了生命通道,患者的氧飽和度一下子就達到了100%。
病人得救了,劉云與全體醫務人員不由自主地鼓起熱烈的掌聲,流下了熱淚。這眼淚中有手術成功的激動,更有隊員們舍生忘死的感動。
2月13日,江蘇第七批705人援鄂醫療隊出征。其中,江蘇省人民醫院派出207人,陣容強大、裝備精良,將整建制接管武漢市第一醫院的重癥監護病區。從報名到出發,僅僅12個小時的時間,一切就緒。江蘇省人民醫院副院長、擔任國家(江蘇)緊急醫學救援隊隊長的劉云主動請纓帶隊,隊員集結了江蘇省人民醫院重癥監護、急診、呼吸與危重癥的精銳之師,并攜帶呼吸機、中心監護儀、高流量吸氧設備等隨行作戰。當夜,劉云率領江蘇省人民醫院重癥監護等領域的頂尖“班底”207人抵達武漢。
落地即接管。疫情嚴峻,時間緊迫,在硬件不足的情況下,劉云帶領醫療隊通過增強管理力度與嚴格培訓,最大程度地避免院感發生。
第二天上午接管前,劉云對第一批即將進入病區的16位醫生、24位護士再次進行了強化培訓。
在江蘇省人民醫院的隊伍里,有很多年輕隊員,算起來跟劉云的孩子差不多大,出征時大家挺身而出寫下一封封請戰書。劉云說,這次出征,她是隊長,也是母親,只有盡可能確保他們安全,才敢讓他們上戰場。
孩子可能會忘記害怕,母親卻永遠保護孩子?!拔覍﹃爢T們嚴格訓練,因為我們即將接收武漢市第一醫院的重癥ICU?!眲⒃普f,ICU收治的都是新冠肺炎最嚴重的患者,他們的傳播性是最強的,也就意味著隊員們暴露的強度是最高的。因此隊員們必須經過嚴格的訓練,不能有一點閃失,否則后果無法想象。“我們平安,才能讓我們的家人不擔心,才能打勝仗。作為領隊的我,更有義務、有責任保孩子們?!?h3>24小時防護,52條“家規”
在江蘇省人民醫院的同事眼里,分管臨床醫療業務的劉云醫術精湛,經驗豐富。她考慮問題細致,安排工作周密,執行嚴格。劉云在江蘇省人民醫院臨床一線、信息處、醫務處等多個崗位上工作過,注重創新,用技術去重塑管理,優化流程。比如,2018年她帶領團隊實現了互聯網診療,讓慢性病患者通過互聯網在醫生指導下科學地調整用藥,同時讓醫生利用碎片化時間服務更多患者;還實現了醫生在線開藥患者在線支付,醫院通過快遞送藥上門。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互聯網門診發揮了重要作用。
劉云行事果斷,曾擔任江蘇省對口援建四川綿竹醫療隊隊長。在“8.13”泥石流救治中江蘇醫療隊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開展救治工作。本次出征武漢之前,她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
疫情期間,江蘇省人民醫院是南京市的定點收治醫院。從1月17日開始,劉云就投入抗疫一線,在醫院領導的統一部署下,與兩位副院長一起成立了“抗疫三人小組”,從發熱門診的布局、運行機制、流程優化到隔離病房的設置、信息系統的調試以及各環節點的分診篩查流程設置、專科防控等,承擔了大量工作,構建了醫院完整的防控體系,保證了醫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科學有效。
2月14日下午4點,劉云帶隊的江蘇省人民醫院醫療隊接管武漢市第一醫院重癥監護病區。重癥監護病區是救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全院收治的1000余名患者一旦出現病情惡化需要機械通氣的患者都將轉入此處。為此,劉云打破分診限制,以最快速度收治新冠肺炎患者,不到1小時,重癥監護病區就收治了40多名患者,形勢嚴峻。
為了盡量避免醫護人員因長期、反復、密切接觸患者而導致的感染風險,首批進入重癥病區的醫護團隊采取了“化零為整”模式。劉云說,疫情期間情況特殊,在符合醫療安全與醫療質量的基礎上,將原本細碎的治療環節盡可能集中歸攏。隔離病房的醫生可通過對講機、醫療隊自帶的江蘇省人民醫院的遠程軟件直接給隔離區外的醫生下醫囑,這樣既減輕了隔離區內醫生的工作負擔,也避免了反復穿脫隔離衣帶來的不便,降低感染風險。
為了確保醫護人員防護服穿脫“無死角”,劉云要求每天組織培訓,感控專家當場考核,并安排兩名醫護人員專職在隊員進出艙時間監督防護服的穿脫情況;同時制訂負面清單,要求隊員出艙后第一時間反饋不良事件,將可能導致醫務人員感染的各種因素減少到最少;成立專門的安全巡查小組,由各樓層樓長每天巡查宿舍分區安全事宜,落實醫護個人安全防護。
劉云還整理了醫護人員管理小冊子,以一問一答的形式,明確了哪些事可以做,怎么做,哪些事不能做。這本小冊子已經從最開始的30多條,增加到了現在的52條。她認為,只有嚴格訓練才能帶出一支合格的隊伍,只有合格的隊伍才能科學地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
江蘇省人民醫院援建武漢市第一醫院重癥監護病區的管理模式,得到了江蘇省援建指揮部及國家衛健委的高度肯定和醫療救援同仁的普遍認可。
從2月14日到3月19日,在劉云的帶領下,醫療隊堅守戰疫一線,全力搶救危重癥患者,極大地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降低了重癥和危重癥的病死率。
截至3月19日,醫療隊累計收治患者78人,開展ECMO治療2人,氣管切開治療6人,氣管鏡治療20人,氣管插管有創通氣治療14人,無創通氣治療6人、高流量治療26人,俯臥位正壓通氣治療10人,CRRT治療4人。其中治愈出院42人、重型轉普通型8人、重型轉輕型26人。一串串數字后面反應了這支隊伍的硬核力量。
29歲的小金住院期間,妻子喜誕千金。每天,醫療隊護理部主任宋瑾和主治醫生張倩都會與他一起看孩子照片,增強他康復的信心和力量。“孩子新生讓我開心,你們給我的新生永遠難忘!”出院前,小金流下了喜悅的淚水。
何大姐的兒子今年要高考,住院后,牽掛兒子的她整天以淚洗面。醫療隊了解這一情況后,立即安排心理科醫生王昊飛對她進行心理疏導,還幫她每天跟兒子視頻?!懊刻炜吹剿麄冊诓》棵γβ德?,我真的很心疼他們。我一直在想,等我出院了,一定要燒點好吃的給他們?!焙未蠼阏f,這份來自江蘇的暖意她將永遠銘記。
一邊是溫情,一邊是實力。這支“王牌之師”也是率先在武漢全面開展氣管插管、氣管切開、深靜脈置管、氣管鏡檢查灌洗、CRRT等治療的團隊。醫療隊專家參與武漢一院及其他醫療隊會診37例,在救治患者同時帶動武漢當地醫院提升技術,為救治工作積累了許多寶貴的臨床經驗。
目前,武漢大決戰進入攻堅決戰階段。按照國家衛健委統一安排,新冠肺炎患者集中到武漢市10所定點醫院收治。3月23日,這支“硬核”團隊在完成武漢市第一醫院重癥救治任務后,轉戰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接管該院三個重癥ICU病區中的兩個。209名隊員抱著“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堅強信念,向救治危重癥發起總攻。
早前一天,醫療隊已經完成與金銀潭醫院的對接工作。成立了包括ECMO、氣管插管、氣管切開、CRRT(連續腎臟替代)、氣管鏡等15個硬核突擊隊,應對各種可能發生的事件。此外,醫療隊還制訂了二值班制度,每天有高級專家24小時值守,并通過遠程與后方專家隨時會診,讓患者獲得更高效的診療。
對于再擔重任,劉云副院長表示:“使命光榮、責任重大。這場戰役到了沖鋒的時刻,全國的勝利取決于湖北,湖北的勝利取決于武漢,而武漢的勝利取決于危重癥患者的救治,所以,我們必須堅定必勝信念,保持昂揚斗志,去取得這場戰役的最后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