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建華
摘 要:在中學體育教育的發展過程中,終身教育的意義重大,國家、社會、學生對體育教育也越來越重視,本文探討了中學體育教育的重要意義,也分析了中學體育教育的教學形式和方法,希望給中學體育教學者帶來一些參考。
關鍵詞:中學;體育;教學;終生教育
在教學思想觀點的不斷發展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中學生及家長開始重新審視體育學習的重要性,學習體育知識能夠強身健體。中學體育是社會體育的基礎,青少年階段是身心成長的重點階段,在這個背景下,中學體育教師需要意識到其學科教育的重要性并積極主動地將終身體育思想貫穿到中學體育教學中,這對于學生的發展非常有益。
1 中學體育學習中貫徹終身教育
1.1 何謂終身教育
終身教育是各級各類教育培養的綜合體現,強調給予人從出生到死亡的連續教育,屬于教育的子系統。從大體上來說,終身體育是由兩個部分有機組成的,第一部分是從生命開始到結束的過程中,倡導學生持續參與各種類型的健身和鍛煉活動,提升他們的健康水平,強化體質,讓體育成為他們生命中的重要內容;第二部分是強調在終身體育思想下,將體育整體化、體系化以及科學化作為最終目標,為各個領域的群眾提供體育實踐過程。
1.2 終身教育對于學生來說的意義
中學階段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關鍵階段,也是人一生中接觸時間最長的體育教育階段。在這個階段,根據學生的性別、年齡、身心特點有計劃地展開體育鍛煉,既能夠提升學生體質,又能夠協助他們掌握鍛煉方法,為終身體育概念的踐行奠定好堅實的基礎。終身教育是體育教學的根本目標,這屬于一種意識上的問題,只有學生對此有準確的理解,努力將其踐行到日常生活中,才能夠充分發揮出體育這門學科的價值。同時,體育有著極強的操作性,學生只有充分遵循相關的規律來鍛煉才能夠得到益處,所以,科學的鍛煉方式尤為重要,而終身體育的培養目標不但是要協助學生養成健康的理念,還要形成科學的鍛煉方式。
2 中學體育中如何落實終身體育教育
2.1 改變傳統落后的理念
中學體育教學中,教學模式是其中的關鍵性因素,只要教學模式科學,符合學生興趣與發展需求,必然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成效。要將終身體育思想融入到中學體育中,就需要注重學生的健康發展、個性發展與個性差異,為此,中學體育教師必須要改變“傳統講解+示范”的教學模式,多利用宣傳、視頻等方法讓學生知曉終身體育鍛煉的重要性,豐富教學手段,讓學生們知道,實行終身鍛煉能夠顯著提升自己的健康水平和體質,協助自己養成積極向上的鍛煉習慣和運動水平,從而促動自己的全面發展。
2.2 轉變落后的教學思想
在傳統模式下,體育教師是體育課上的主導,很多教師也沒有注意到展開體育教學的重要意義,往往為了完成任務敷衍了事,更加沒有深入踐行終身教育的思想觀點,這嚴重影響了學生鍛煉的積極性。中學體育教師需要轉變這個落后的理念,從全局角度來看待體育教學,努力更新知識,把握好體育學科新態勢、新型教學方法,在自己心目中樹立起終身體育的思想,與學生建立起平等、互信的關系,做學生的引導者,而不是高高在上只會照本宣科的老師,還能夠采用課外活動、宣傳欄、體育課、課題專欄的形式為學生灌輸終身體育的思想,讓他們積極踐行這個思想觀點。
2.3 注意鍛煉綜合技能水平
運動技能能夠讓學生產生源源持續的愉悅感,喚醒學生的運動熱情,讓他們產生長期鍛煉的意識,要想長期實行體育鍛煉,必須要擁有長期鍛煉的意識。中學體育教學不但要提升快樂教學,還要讓學生對體育產生興趣,注重理論學習,掌握各類運動的原理和作用,反復訓練,將理論轉化為行動。此外,在體育考核中,不能采用傳統的評價方式,應該改革傳統評價模式,不但要重視技能和技術的考核,更要重視學生綜合水平的考核。
2.4 主動參與體育鍛煉
就現階段來看,在很多中學之中都組織了體育俱樂部,這種俱樂部形式與現階段終身體育思想是相符的。在該種模式下,能夠將不同運動水平的學生劃分為相對應的小組,為各個小組安排難度不同的內容。在教學時,要看到學生的閃光點,與他們一同實行探究,同時,教師主動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在教學組織活動時,需要身體、情感和認知有機結合結合起來,提升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積極性,提升學生體育參與鍛煉的興趣。
綜合以上,在中學體育教學中融入終身教育的思想是大勢所趨,中學體育教師需要意識到這個發展趨勢,主動將終身體育融入體育教學中,調整教學模式,充實教學體系,優化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利用中學這個體育鍛煉的黃金時期,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水平,提升學生的體育素養,使得體育活動成為學生終身學習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