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振劼
女兒高考前幾個月,曉梅主動申請減少工作量,多留時間照顧女兒的生活起居。
曉梅特別關心女兒的學習情況,時刻關注著女兒的情緒,一看女兒臉色不對,就知道女兒模擬考試可能發揮得不好,忍不住就會一頓嘮叨。女兒一聽就煩,對她說話的語氣也不好,而她又會非常傷心地指責女兒不懂得體諒她的辛苦。就這樣,兩人相看兩厭又避不開見面,情緒都非常糟糕。
女兒在自己的房間里復習功課,出于關心,曉梅一會兒詢問女兒累不累,一會兒詢問渴不渴。而對于她的這些關心,女兒根本不領情,看到她突然闖入,情緒更加煩躁,不停沖她發脾氣。曉梅感覺自己好心沒有好報,也很生氣。于是,母女倆再次發生爭執。
愛而不得法,結果事與愿違,曉梅是很多家里有孩子高考的家長的一個縮影。作為父母,他們的出發點確實是好的,可孩子并不接受,有的甚至產生阻抗、逆反心理。
那么,在孩子高考或者人生的其他關鍵時刻,家長就對孩子不聞不問嗎?
也不能這樣!畢竟孩子的人生閱歷有限,有時候處理問題難免偏頗。家長們不妨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不要過分頻繁地和孩子談論學習。大多數孩子知道高考的重要性,根本不需要家長再過分強調。許多情況不問也能察覺出端倪,家長們可以在暗地里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態,每隔一段時間,用一種相對委婉的口吻征詢。相比于每天追問,這樣的頻次和方式更能被孩子接受。
二是當孩子主動和你交流學習情況時,多送上一些鼓勵。鼓勵不是設定某個具體的目標,更不是給孩子施加壓力。讓孩子意識到:只要在這場關鍵考試中盡到自己最大的努力,發揮出正常水平,就問心無愧了。無論成敗,孩子在父母眼中都是最棒的。給孩子卸下過重的心理包袱,有利于他們輕裝上陣。
三是不要頻繁打擾孩子。孩子復習應考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即便想在生活上關心他們,也請在他們休息時再送上。最好避免出現曉梅的情況,頻繁進出女兒的房間。這種行為,只會傳遞出家長內心的緊張,加劇孩子心中的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