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戴軍
哪里有人員缺口,組織資源就往哪里送。泰州市委組織部在交通卡口、群眾家門口、服務窗口打好“三口”保衛戰,在戰“疫”一線最需要的地方優化配置組織資源,筑起阻擊疫情的“紅色堤壩”。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醫療救治一線告急!村居排查一線告急!交通管控一線告急……1月31日,泰州市委發出致全市黨員干部的公開信,號召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出列上一線”,勇做直面危險的“逆行者”、攻堅克難的“沖鋒者”、保護群眾的“守護者”。2月1日,泰州市委組織部、泰州市級機關工委向全市共產黨員發出志愿服務緊急招募令。全市28 萬余黨員聞令而動,迅速集結,聽從黨的指揮安排,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線。
2月 15日晚 10 點下起了鼠年的第一場雪,氣溫驟降,寒風刺骨。
在G42 泰州出口處,泰州市審計局固投處副處長錢陳偉不時搓搓幾乎凍僵的手,與交通管理人員一邊詢問司乘人員情況,一邊進行入泰人員信息登記。“我們這班崗從晚6 點到夜里12 點,12 點以后新一班同事輪換。”錢陳偉吐著熱氣介紹。
2月 3日,沒有動員,沒有壯行儀式,全市組織1421 名黨員成立30 個志愿突擊隊掛旗出征,黨旗與黨員志愿者一起駐守在各交通卡口。到崗后,突擊隊黨員放下機關干部身份,甘當卡口普通“哨兵”,與公安、交通、衛健等專業人員一起做好交通引導、信息登記等工作,與大家一起冒著風險、頂著嚴寒,牢牢看守住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
每個卡口都建立起臨時黨支部,泰州市委組織部制定了臨時黨支部工作職責和制度。“交通卡口是多方面組成的聯合部隊,我們每天用一刻鐘左右召開支委會,研究解決人員管理、部門協同等問題,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確保卡口高效率運轉。”泰鎮高速卡口臨時黨支部書記、交警支隊高速六大隊大隊長孟敏說,機關黨員突擊隊的到來,對他們仿佛是雪中送炭,讓長期作戰在一線的同志們可以稍作休整,繼續戰斗。
“好,今天的任務就是這些,大家按照各自的崗位分工開始工作,晚上10 點我們再碰頭交流情況。”2月 16日上午 7 點 30 分,泰州市姜堰區羅塘街道福田社區黨委書記萬俊華剛剛向社區干部、網格員和向社區報到的黨員布置了全天的任務。
機關企事業單位在職黨員是基層治理的重要力量,也是基層疫情防控的“強力外援”。為了把這樣一股先鋒力量組織動員起來,泰州各地組織機關部門與社區結對包保,把機關力量全部下沉到社區第一線,與社區人員混合編組,共同筑牢社區“銅墻鐵壁”。
社區封閉管理后,居民居家服務問題又接踵而來。社區工作者都上了防控第一線,居民服務誰來做?為了不給社區增加額外負擔,泰州創新“志愿者組織志愿者”思路:每個社區由在職黨員牽頭,成立志愿服務專班,負責居家志愿服務的活動策劃、人員組織、服務考核。姜堰區羅塘街道中天社區黨委書記王軼表示:“我們社區成立了出入卡口管控、防疫知識宣傳、緊急家政維修、生活必需代辦等6 支志愿服務隊,各支服務隊每周面向在職黨員發起1 次招募,實行輪值制,人人上崗、上崗有責。”
自從泰州市為鄉鎮、街道、農村、社區4 類黨組織書記制定的4張戰“疫”履責基準清單下發后,王軼每天工作更有譜了。她說:“防疫剛開始的時候,每天睡兩三個小時還睡不著,生怕有什么事情漏掉了,履責清單把我們社區書記該做的事情梳理得清清楚楚,既不用擔心誤事,也不需要浪費精力去做沒有用的事,這個清單就是我的‘任務書’‘作戰圖’,指導性和操作性非常強。”
疫情緊急,但民生急需一刻也不能誤。服務窗口廣泛接觸人群,風險系數高,誰去?黨員!響應市委“黨員先上”的動員令,1840 名共產黨員、200 多名入黨積極分子請纓上崗,接受組織挑選和疫情考驗。來自泰州市行政審批局政務服務中心的華飛,在去年年底還以興化市林湖鄉鐵陸村“第一書記”的身份與村干部共同作戰,新春一上班就報名參加一線窗口服務。他說:“窗口就是我的陣地,黨員就得在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做到人在陣地在。”
廣大窗口服務單位黨員用無聲的行動彰顯初心使命,把危險留給自己,把安全留給他人,把方便留給群眾。
針對疫情防控新形勢,泰州市各窗口服務單位積極創新網上辦、預約辦、就近辦、延時辦等靈活方式,優化“不見面”服務方式,盡量做到“網上辦、不見面、快遞送”。全市日均“不見面”服務事項8676件,是現場服務的 10.5 倍。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趨好,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成為迫切任務,但面臨防疫物資儲備不足、員工防護知識缺乏、復工復產手續報批審核人員不夠等問題……泰州市緊急派出2100多名黨員擔任復工復產“駐廠員”和“聯絡員”,為3000 家規上企業和數量更為龐大的中小企業提供“駐場服務”。這些移動的“服務窗口”,全天駐點企業,幫助協調用工、口罩、消毒水等具體難題,助力企業盡快復工復產。
“哪里有人員缺口,組織資源就往哪里送,黨員就往哪里匯聚。”泰州市委組織部負責人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