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

【摘要】為加快青年教師的角色轉變,建設一支高質量的教師隊伍,探究了“青藍工程”在高級中學的實行機制、青年教師對“青藍工程”的反思和實施效果。研究結果表明,“青藍工程”是一種有效的“傳、幫、帶”形式,通過實施“青藍工程”,不僅可以促進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而且可以實現指導教師的名師示范作用。
【關鍵詞】青藍工程 青年教師 實行機制 實施效果
一、引言
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師則是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的關鍵。青年教師是學校發展的新鮮血液,為建設一支思想穩定、結構合理、業務過硬的青年教師隊伍,充分發揮優秀教師和骨干教師的引導作用,實施“青藍工程”是加快青年教師快速成長的主要途徑。
“青藍工程”又稱為“師徒結對”或“結對子”,指富有教學經驗的骨干教師或優秀教師與剛入職的青年教師結成“師徒”關系,由老教師對新教師進行日常教學活動中的“傳、幫、帶”引導。筆者所在學校是一所新建立的高中,年輕教師比重較大,多數為大學剛畢業就走上講臺的新教師,所以學校一直實施并不斷完善“青藍工程”計劃,這對新教師的成長和老教師的二次成長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青藍工程”的實行機制
“青藍工程”的主要任務是通過老教師的指導,使青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少走彎路,縮短青年教師的成長周期。“青藍工程”的實施不可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漸進地將培養目標分階段實現(見表1)。
1.青年教師要樹立自信,精細化打造教學各個環節。對于剛走上講臺的青年教師來說,只有盡快實現學生到教師的角色轉變才能自信地站好講臺,在這個過程中指導教師的指導和鼓勵不可或缺。一方面,青年教師自身要有足夠的自信面對新的挑戰,精細化打造教學各個環節。另一方面,指導教師也要幫助青年教師嚴格把關教學過程,對青年教師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疑問進行一一探討。
2.師徒互相聽課分享教學經驗,縮短成長期。針對教材的處理、資料的收集、教學內容中重難點的挖掘、教學內容深淺程度的把握、作業的布置與批改、教學常規的建立、如何拔高尖子生、如何進行學法指導等問題都是新教師要在聽老教師的課中學習的內容。指導教師的一次幫助、一次指點、一次示范,都能給新教師以啟迪和思考,從而通過付諸實踐,轉為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學行為。
3.課后及時交流,彌補不足之處。新教師教學技藝的長進,除了觀摩指導教師的課堂教學外,還有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勤于交流,在交流中彌補自己在認知、觀念和行為等方面的不足之處。交流的方式是多樣的,有集中時間的專題討論,有發現問題后隨時進行的探討,有聽完隨堂課以后的切磋等,交流的內容是廣泛的,可以是對教材內容的理解,也可以是對教材內容如何進行處理的意見;可以是教學方法的改進設想,也可以是師生關系的處理;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也可以是駕馭課堂的好的做法。大家相互取長補短,共同得到提高。
4.學習成果展示,敦促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青年教師由于剛入職,在教法運用、課堂把握等方面不是很成熟。指導教師要嚴格要求,還要鼓勵新教師積極撰寫教學心得和論文,鼓勵他們積極參加各種公開課、說課、課堂大賽等活動。
5.開展教研組集體備課,為新老教師交流學習搭臺子。學校科研處安排教研組每周都有一段固定的時間進行教研活動,教研組活動主要針對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討論。第一,討論各位教師教學中遇到的問題。第二,由主備人呈現下周教學單元的教學課件、學案等教學資料,然后大家一起討論修改和完善。同時,也把各自搜集的隨堂檢測題拿出來討論,選出好的題拼湊成一張下周要用的檢測卷。第三,教研組也會分小組進行課題研究,探索教學并撰寫相關論文。第四,針對學校特色和學生特點,教研組成員分工合作編寫校本教材。
三、青年教師對“青藍工程”的反思
1.多聽課、勤反思。青年教師要多旁聽指導教師的課,研究指導教師組織教材、把握課堂等方面的技巧。指導教師也要經常聽青年教師的課,及時指出青年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的缺點和不足。通過互相聽課和評課,提高青年教師在駕馭教材和課堂把握等方面的能力。青年教師要經常進行課后教學成敗的反思,總結經驗和教訓,及時發揚優點,彌補、改進教學方法。
2.參課賽、促成長。青年教師要積極參加各種青年教師課堂大賽,這是青年教師快速成長的重要途徑。通過課堂大賽的訓練,青年教師在課件制作、教案和學案的撰寫、課堂用語等方面都會得到較大提升。同時出去參加課賽也是一個很好的向其他學校的優秀教師學習的好機會。
3.搞科研、提素養。通過讓青年教師參與科研項目,可以提升青年教師在教育教學、探索有用的教法、撰寫科研論文、了解科研方法和最新教育動態等方面的能力。這種“以研促教”的方式可以使教師和學生從中受益匪淺。
4.肯攀登、敢創新。“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無論哪個階段的老師都應該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新教師更應該不斷深化專業知識,博學科學文化知識,積淀文化素養才能逐步邁向“復合型”教師的行列。“博觀而取得,厚積而薄發”,新教師還需要提高教學中的探索創新精深。在跟著指導教師學習的同時,要根據自己的性格特點和特長不斷摸索并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和教學特色。
四、“青藍工程”的實施效果
“青藍工程”的實施對指導教師和青年教師的成長實現了雙贏的效果。對青年教師來說,青年教師在“青藍工程”的實施過程中學到的不僅是專業上的知識、教法,還有一種和指導教師間血濃于水的親情,有利于增進同事之間的感情。對指導教師來說,“青藍工程”也是“名師示范和發展工程”,骨干教師和優秀教師通過對青年教師的指導,可以充分施展名優教師的才華,實現自身價值的提升和專業的發展,給青年教師樹立良好的榜樣。
五、結語
“青藍工程”就猶如青年教師站在巨人的肩旁上,極大地縮短了青年教師的成長過程。青藍工程不僅為青年教師的成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和機會,同時也為指導教師的進步增添了動力。“青藍工程”的實施,能使青年教師在短期內實現“一年能勝任,兩年成骨干,三年成名師”的培養目標,實現學校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云裳.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J].北京教育,2007,(11):1.
[2]郭春華.“青”“藍”結對,碩果滿園[J].華夏教師,2018,(28):73.
[3]閆玉慧.“青藍工程”新教師培養模式研究[J].成才之路,2017,(2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