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恩蓋爾·伍茲
已經形成大流行的新冠疫情,可能會刺激世界形成一個“戰國時代”。一些國家也會比以前更加封閉,民族主義情緒更加強烈。然而,如果沒有迅速和有效的全球合作,世界可能無法從這場危機中安全地走出來。
至少就目前而言,強硬的民族主義措施占據主導地位。除了宵禁、封鎖和征用外,各國政府還在關閉邊境,并利用戰時言論來動員民眾。全球供應鏈和貿易不僅受到封鎖的影響,還受制于發達國家圍繞供應環節展開的爭奪。
不過,各國政府很快就要重啟全球經濟,這需要在幾個關鍵領域展開國際合作。
如何走出新冠危機,首先要取決于大規模的核酸和抗體檢測,這樣可以讓健康的人重返工作崗位,那些被感染的人則進行適當的治療。為此,各國將需要充足的檢測設備、防護設備、呼吸機,并需要獲得新的治療方法。
要開展大規模檢測和治療,國際合作至關重要。用于收集鼻咽樣本的拭子,其主要供應商來自于意大利北部;用于從收集的細胞中提取病毒RNA的試劑,則主要由擁有復雜全球供應鏈的德國公司生產。在美國,約一半的呼吸機是由外國公司生產,其中三分之一來自歐洲。
然而,當美國各州州長競相購買緊缺的呼吸機時,一些歐洲政府卻禁止出口。一名英國政府部長曾表示,該國無法獲得足夠的檢測試劑,使得檢測速度跟不上。
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是在生產和銷售方面加強合作,盡可能有效地利用全球供應鏈,并集中資源和設備,以便在需求從一個國家轉移到另一個國家時能有效分配這些資源和設備。例如,中國現在已經向美國捐贈呼吸機,并出口口罩。
其次,走出新冠危機需要能進行有效的疾病監測和控制。的確,許多國家都不愿使用中國和韓國使用的那種在線監控方式。但是,如果不采用這樣的應用程序,就很難做到。
牛津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這種追蹤應用程序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率,即使只有60%的人使用它們。因此,西方社會需要學習中國和韓國的成功經驗,并平衡各方擔憂,即加強本國政府的監控能力,但需防范民眾因隔離而受到傷害。這也需要透明的監督、清晰的公平原則、可靠的數據保護以及對相關算法的審計。
再次則是需要有效的疫苗。幸運的是,這方面的國際科學合作正在加速推進。中國、美國和歐洲的研究人員正在共享病毒基因組序列,頂級病毒學家正在分享世界衛生組織電話會議的研究成果。
而確保疫苗的全球部署,同樣需要國際合作。在這方面,去了解了解歷史,可以指導我們接下來如何應對。盡管接種疫苗讓大多數富裕國家在20世紀40年代末以一己之力消滅了天花,但這種疾病仍不斷在其他國家繼續傳播。后來,世界衛生組織啟動了一項全球性的項目,終于在1978年根除了天花。
最后,我們越快、越有效地采取行動,來遏制病毒在世界上最貧窮和人口最多國家的傳播,就越能更好地保護每個人。這也取決于國際合作,包括通過非洲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進行緊急融資,以及獲取世界銀行的緊急衛生支持。
新冠病毒的大流行,對公共衛生和全球經濟都構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脅。只有摒棄民族主義的言論和政策,并去擁抱更強有力的國際合作,各國政府才能保護所謂的它們所代表著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