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娟
關鍵詞:農業類 企業 內部控制 問題
熊玉娟采用趨勢分析、均值比較分析法對我國2013年至2017年我國上市農業公司進行實證研究發現,近年來我國農業類公司的內部控制質量在穩步提升,但是整體水平仍然較低,存在較大的上升空間,并且農業類企業的內部控制質量明顯低于非農類企業。從研究結果能夠看出,我國農業類企業普遍內部控制質量較低,內部控制體系存在較多問題。從安然、世通等上市公司舞弊事件折射出上市控制內部控制體系不健全。農業類企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經營管理、生產產品、銷售對象等方面與非農類企業存在較大差異,企業生產經營面臨的社會環境存在較多復雜性。內部控制作為企業的規章制度,通過規范企業各項管理活動、業務活動從而降低企業經營管理風險。從某種意義上說,內部控制是農業類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
農業類企業生產過程是集自然再生產與經濟再生產于一體,企業的經營發展受到地域、氣候、環境等影響。由于受到自然條件影響,農業類企業經營具有不穩定性,收益不確定性、產品同質性等特點。企業整體存在較大的經營風險,并且抗風險能力較弱。而且我國農業類企業普遍存在內部控制質量偏低,財務運作不規范以及抗風險能力弱特點。通過加強內部控制建設,能夠規范企業各項管理活動、財務活動,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加構建農業現代體系,提高農業企業的創新力、競爭力以及盈利能力,從根本上上改善三農問題。通過完善農業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提升企業抗風險能力,打造企業自身核心競爭力,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與效益水平。
(一)企業控制環境比較薄弱
控制環境是內部控制五要素之一,控制環境是開展內部控制活動的基礎。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包括企業治理情況、企業文化、組織結構以及人力資源等方面。由于農業類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存在漏洞,企業內部治理較差,內部治理結構沒有發揮有效作用。管理層對內部控制建設不重視,企業整體內控體系落后,企業內部缺乏良好的企業文化,整體內部控制管理意識較差。而且許多農業企業組織結構設置不科學,崗位職責重疊,管理職能混亂。
(二)企業業務管理不規范
農業類企業采購銷售環節通常存在大量現金交易,采購、銷售對象有企業、散戶、經銷商等,銷售對象比較分散,由于銷售對象不同通常交易習慣存在差異,結算時可能公私不分,存在個人代收賬款等現象。農產品通常是生物資產,尤其是養殖類企業,存貨盤點較為困難,因而難以衡量企業的存貨資產賬面價值。另外,農產品通常具有一定保質期限,儲存時間過長會導致存貨大幅度貶值,增加了經營風險。
(三)企業信息溝通與內部監督亟待提高
農業企業通常信息化建設落后,由于企業生產經營特點影響,生產過程中信息傳遞與溝通較為困難,一方面可能會影響決策制定;另一方面可能會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而且,農業類企業內部職能設置通常不科學,通常未設置內部監督部門,由管理層兼任管理與監督職能,從而可能造成內部管理混亂,管理層出現舞弊腐敗現象。
(一)創建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
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是開展內控管理工作的基礎,能夠起到較好的約束與規范作用。首先,企業要完善內部控制體系,健全內部控制各項制度,通過加強內部質量水平,明確企業治理層、管理層進行職責與權力,降低內部傳統腐敗現象概率;其次,要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創建企業核心價值觀,培養員工良好的職業道德,員工積極進取、愛崗敬業,領導誠實守信、認真負責;最后,發展情況較好的企業可以通過引入專業的管理團隊指導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二)完善企業控制活動
農業企業受許多風險因素影響,因而存在較大的經營風險,企業應當針對經營風險制定風險應對措施。通過完善風險控制體系,有針對性的對重點風險領域進行防范,從而實現對風險的管控。而且,對企業內部活動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針對風險較大的活動,有針對性的制定應對措施,從采購、生產、銷售以及售后等多個環節進行風險控制。同時針對企業產品要建立質量管理體系,一方面加強對農產品的安全質量管理;另一方面對農產品進行庫存管理,加快存貨周轉,減輕存貨跌價損失。通過完善管理活動、業務活動控制手段,逐步規范企業經營管理,從而實現健康穩定發展。
(三)加強信息化建設與內部監管水平
當前我國信息技術飛速發展,企業應當與時俱進加快信息化水平建設,提高信息化水平,實現信息實時共享。農業類企業可以通過建立OA系統提高內部信息管理水平,保障信息的時效性與真實性,從而能夠實現準確、及時、完整地記錄各項活動數據。同時,將當前普及的移動支付方式引入到企業結算系統,降低企業資金管理風險,提高業務活動的可追溯性。另外,要健全企業內部監管機制,提高監管水平,有效發揮出監督職能作用,監事會或者企業監事要充分發揮出監督作用,對重點風險領域進行重點監管,降低企業經營風險。
參考文獻
[1]熊玉娟.農業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問題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