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莉
摘 要:當前,我國企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面臨一定的財務風險,集中表現為企業籌資、企業投資、企業運營和企業利益分配等活動中的偏離行為,如不能有效防范和控制企業財務風險,則可能引發企業財務管理危機,進而影響企業的資金流動性和償債能力,甚至造成企業破產。本文深入研究財務風險與內控管理之間的關系,并從內控環境、財務風險評估、強化內控力度、信息溝通和內控監督等方面提出建議措施,以期強化企業內控管理,提高企業防范財務風險的有效性。
關鍵詞:企業 ?財務風險 ?內控管理 ?內控體系
當前,隨著我國行業企業的快速發展,企業經營發展面臨巨大的壓力,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持續健康發展,保持企業營業收入和利潤的同步增長,達成企業經營戰略目標,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問題。隨著企業管理的現代化,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提高企業財務風險防范和控制能力,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如缺乏財務風險防范和控制意識,必然給企業造成較大的資金壓力,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因此,探討基于財務風險的財務內控體系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企業財務風險與財務內控管理的關系研究
在企業財務管理活動中,財務風險主要體現在企業籌資、企業投資、企業運營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偏離行為,如不能準確識別和防范財務風險,可能導致財務風險失控,進而引發企業財務危機,影響企業融資、償債能力,甚至造成企業破產。
企業內控管理是企業通過一系列措施實現企業經營目標的管理活動。內控管理并非簡單的制度制定和匯編,而是企業全員參與、動態管理的過程。從企業整體來看,內控管理的需求主體是企業,而法人則是企業內控管理的責任主體。
基于財務風險的內控體系建設,其對象是財務風險防范和控制活動,是針對企業財務風險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手段,是促進企業財務管理健康有效的管理措施。如企業內控手段、措施不健全或落實不到位,則可能造成財務風險管控失效,因此,企業內控體系建設與財務風險控制存在密切的聯系,防范財務風險是內控體系建設的目的,而內控體系建設是財務風險預防和控制的措施、手段。只有建立健全企業內控體系,才能實現企業財務風險的有效防范和控制。
二、基于企業財務風險的內控體系構建策略
企業構建內控體系,應從內控環境、財務風險評估、加強內控力度、信息溝通和內控監督等方面入手。
(一)構建企業內控環境
企業內控管理環境的構建需要企業規范股東行為,并建立健全企業治理架構,明確企業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的權利與義務,設置獨立的運營監事會,規范企業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的行為,落實企業規章制度,防范侵犯小股東利益的行為。為保持監事會的獨立性,防止監事會受控股股東的影響和控制,可適當增加小股東在監事會的人數或表決比例,提高小股東在企業決策中的話語權。同時,為了爭取企業管理者對內控管理體系的支持,企業可優化高管激勵機制,雖然薪酬激勵方式能夠帶來直接、短期的利益,但從長遠來看,薪酬激勵無法起到長期激勵的作用,因此,從企業長期長期來看,可采取股權激勵和薪酬激勵組合方式,實現企業高管長期激勵機制,完善企業治理結構,爭取企業管理者的支持,實現企業內控體系建設的全員參與、全員互動。
(二)建立健全財務風險評估機制
建立健全財務風險評估機制,是企業識別財務風險并制定有效防范措施的前提和基礎。為了全面、準確識別財務風險,企業應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綜合素質,提高管理人員風險意識,明確管理崗位風險管理職能,制定以風險管理為導向的企業內控管理制度、機制,落實財務風險管理考核機制,將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納入績效考核體系,創造良好的企業內控管理氛圍,促進企業內控管理制度的長效化、常態化。同時,制定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通過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深入研究企業財務風險,并對財務風險進行歸類、評價,尤其是針對發生幾率較大且可能造成嚴重經濟損失的財務風險列入企業首要內控工作,加強財務風險識別、跟蹤、監控、管理,制定健全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確保重大財務風險的有效控制。例如,在財務管理工作中,財務管理部門應對企業償債能力、運營能力、盈利能力和融資能力進行量化評估,并對標同行業企業,明確企業財務風險點,并制定相應的財務風險控制措施,預防和化解財務風險。此外,企業應針對可能出現的財務風險,應制定相應的預防措施,避免企業陷入財務困境。
(三)強化企業內控管理力度
企業內控管理體系的有效性關鍵在于落實執行。企業應制定和實施全面預算體系,并加強內控制度執行情況監控。首先,企業應制定全面預算管理制度,并設立專門的預算管理部門和崗位,梳理企業業務流程,明確企業預算編制內容,制定和完善財務預算控制措施,使預算控制貫穿于企業業務各環節、全過程。同時,定期開展預算執行情況匯報專項會,實現財務預算計劃和執行情況的動態管理;其次,制定和執行內控制度,加強對財務內控制度的監督,通過不相容職務分離、授權審批等措施,防范企業出現徇私舞弊等現象,例如,財務出納、會計等崗位職務分離,采購、財務、庫存管理等崗位分離,企業籌資、融資等業務分離等,提高企業業務流程審批和落實的規范性。
(四)加強企業信息溝通
為了提高內控管理體系的落實的規范性,企業應建立健全信息溝通機制,建立舞弊舉報渠道和內部溝通機制。首先,建立舞弊舉報渠道,企業員工可通過匿名舉報等形式進行監督,針對舉報事項,企業進行調查核實,嚴肅處理違反內控制度的行為;其次,建立暢通的內部溝通機制,加強企業各部門溝通,加強部門職能制約和互動,實現企業部門職能、業務流程的有效銜接,以便于及時發現和解決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問題,提高企業內控體系建設的有效性。
(五)強化內控體系監督
為了確保內控體系建設的長效實施,企業應設立獨立的審計部門和人員,保持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專業性,定期開展企業內部審計活動,針對審計暴露出的問題,應通過列入財務風險管控范圍,并制定針對性措施,預防和控制財務風險。同時,企業可邀請外部審計單位進行審計監督,如專業會計所、管理咨詢公司等,客觀評價企業財務信息狀況,為企業投融資活動提供客觀數據支持,促進企業健康穩定發展。
三、結束語
在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中,財務風險不可避免,只有全面梳理、識別財務風險并制定切實有效的措施,建立健全內控制度并加強執行情況檢查監督,構建信息溝通渠道,保持企業內部信息交流暢通,才能規范企業經營管理活動,規范股東和管理者行為,激勵企業管理者、員工積極參與到內控管理體系建設中,促進企業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戴媛媛.基于財務管理視角的A公司內部控制體系優化研究[D].蘭州交通大學,2017.
[2]戴莉紅.基于財務風險管理的企業內控體系構建[J].財會學習,2017.
[3]閆丹丹.基于財務風險的內部控制規范實施效果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15.
[4]趙玉貝. ZG公司財務內控體系優化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