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紅
摘 要:近年來,國家對公共事業單位的改革不斷深化,國家財政支持的力量逐漸減弱,一些公共事業單位開始承擔自己的盈虧,這對其財務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在此基礎上,本文以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為出發點,分析了預算和決算管理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具體的優化路徑,以促進事業單位改革的順利進行。
關鍵詞:事業單位 ?財務 ?管理 ?預決算管理
財務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公共機構中也是如此。在公共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中,預算管理和決算管理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尤其是包括財務資金和營業收入在內的特殊資金來源。在這種情況下,預算和決算工作會出現一些問題,尤其是隨著事業單位財務收入的多樣化,做好預算和決算的管理具有現實意義。
一、 事業單位財務與管理中預決算管理的必要性
事業單位的內部業務發展、單位的財務管理與預算和決算密切相關。只有加強單位部門的預算和決算管理,才能全面評估單位內部財務管理水平,為單位業務發展提供財務支持。科學分配資金是單位持續穩定發展的基礎。事業單位的預算和決算促進了單位資源和資金的有效分配,從而影響了單位內部業務的發展方向。事業單位領導者可以結合單位內部業務的發展重要性和業務戰略定位,將單位內部資金分配給影響單位戰略發展的重點業務,實現資金的有效分配和流通。順利實施單位戰略。單位領導還能夠通過預算和決算管理合理分配單位資源和資金,平衡各業務部門的發展資金,以加強對部門資金使用的監督。通過加強內部預算和決算管理,可以大大降低單位的財務風險。單位財務部門科學合理地運用預算管理工具,可以實現對事業單位資金和資產的實時監管,增強公司財務控制能力。事業單位的內部財務工作與單位基本職能的行使密切相關。只有做好財分配控制,才能促進事業單位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 事業單位預決算管理現狀及共性問題分析
(一)預決算人員內控意識不足
事業單位預決算管理的基礎是人才隊伍的建設。因此,預決算管理人員以及工作人員的職業精神、工作能力、工作態度等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預決算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目前,事業單位的預決算管理人員普遍缺乏內控意識,在內部控制制度決策與執行上存在不足。對內部控制的忽視以及內部控制制度執行效率低下嚴重阻礙了事業單位預決算管理工作的進行。
(二)預算編制不完整
事業單位的領導者往往對財務部門的預算工作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并認為預算是資本管理的一部分,對財務工作沒有重大影響。因此,預算工作不會引起單位領導的足夠重視,從而導致預算工作在單位中的地位下降。在執行預算計劃時,業務部門的成本和預算目標嚴重偏離了實際運營,導致大量的運營成本并降低了單位的運營效率。財務部門的預算管理人員沒有及時與業務部門溝通,導致預算計劃與實際業務運作之間存在偏差,預算計劃難以實施。預算管理人員制定的預算計劃不符合事業單位的財務狀況,也沒有按照上級的預算要求制定,導致事業單位內部業務部門的預算計劃出現重大問題。
(三)內控制度不完善
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系統是事業單位財務活動,預算和決算的重要支撐。在新政府財務會計制度實施的背景下,對內部控制制度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但目前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還不完善,內部控制的作用無法發揮,無法有效規范預算的執行、財務核算等行為,導致預算管理無法實施,預算資金與實際支出、政策法規不一致,這已經給制度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四)預算執行監管不到位
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需要一定的內部分析和監督。沒有穩定的監督機制,將難以衡量預算執行以及預決算管理的公開性、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同時,事業單位一般采用年終決算,以核查預算的收入與支出結余,繼而確定預算執行情況。事業單位的資金來源渠道以及資金的構成與普通企業有較大的的區別,年終決算對于預算執行來講具有一定的滯后性,雖然能夠考察預算執行情況,但是難以反映預算執行的各個環節,對于預決算的精細化管理十分不利,也難以對預算執行中違法、違規行為進行追責,嚴重降低了預算監管的有效性。
三、 事業單位預決算管理的優化路徑
(一)加強對預決算人員的培訓
事業單位必須意識到,人才是事業單位參與市場競爭的核心力量。在財務管理中也是如此。如果事業單位要在現階段處理預算和決算管理問題,則應著眼于預決算人員的工作能力,并仔細分析現階段員工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然后,通過集體培訓的方式解決常見問題,邀請財務管理專家向員工傳授預算和決算管理的工作經驗。其次,要重視員工的思想意識。只有當員工意識到工作的重要性時,他們才能自覺地調節自己的工作行為。事業單位可以將單位的長遠發展目標與員工的整體發展結合起來,以提高員工的積極性。此外,預決算人員還應具有創新意識和能力,能夠將當前的預算和決算管理問題不斷結合起來,制定可行的措施來優化管理內容和形式。
(二)預算編制科學化
為了可以有效提高財務管理質量,事業單位應遵守真實性,有效性,完整性等原則,詳細制定預算。單位編制預算時,應當研究有關政策的變化,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制定各項預算。編制預算時,應盡量詳細說明各種資金的預算額度,以充分反映單位各項業務活動的發展。另外,要建立健全預算管理制度,在制度體系的保障下完善各部門的職責定位,強化部門與部門之間的協同作用,使部門間能夠進行互動與交流,推進預算工作的開展。在預算編制過程中,財務部門不僅要了解和掌握單位的整體情況,而且要注意預算管理體系的改進和了解最新的預算管理要求。如果要確保預算的科學性,還應該選擇先進的預算方法,履行預算職責,完善預算任務,并嚴格執行。
(三)嚴格進行預算執行監管
事業單位應當按照法律規定行使監督權,明確監督的核心內容。例如,通過對預算核心內容的監督檢查,判斷預算會計內容是否完整、有效。事業單位需要突出預算執行監管的重要作用,通過宣傳,提升預決算管理人員及工作人員的預算執行意識,轉變傳統的年終檢查或定期檢查的監督方式,結合事業單位的業務與項目,以業務或項目的建設為周期,實行實施檢查,繼而促進內部預算的順利建設、控制。只有在執行財務預算監督時,財務預算管理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一要嚴格執行目標責任制,不斷完善和量化財務預算指標。根據事業單位不同部門和單位的職責,分解具體目標和任務,配備專職人員。二要建立完善的財務預算管理制度。在預算執行過程中,事業單位需要加強對一些相關系統的檢查和監督,使每筆支出都能按照原預算執行,以確保資金的最大利益。第三,要加強對重點基建項目中的關鍵環節、領域和資金的管理和監督。特別是應詳細登記一些與國民經濟和民生有關的專項資金,以建立專門賬戶。在項目進度和資金安排過程中,要做好跟蹤監督工作,以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和資金的有效運用。
(四)決算工作規范化
預算和決算是事業單位年度財務工作的起點和終點。預算工作是決算數據的基礎,決算數據是最有效的預算編制評估和總結。決算數據的真實性與完整性不僅是新政府財務會計制度的要求,也是預決算管理的重要依據。因此,事業單位需要規范決算的程序,以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準確性。在相應的決算過程中,應加強對決算結果的分析,從決算的數據中發現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可控的支出、可增加的收入等。同時要充分發揮決算監督的重要作用,確保決算工作流程、數據的標準化以及規范化。
(五)完善內部控制的管理
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管理核心為“人”。良好的內部控制管理方式可以為事業單位創設內部控制文化,提升事業單位人員的自主性。因此,事業單位完善內部控制管理的第一步是加強制度文化的建設,在強調制度約束性的同時,引導人員的理念向內控理念靠攏,繼而在事業單位內部形成內控分為,是人員自覺遵守內控制度的要求。同時,注重事中控制,及時糾正事業單位人員的不正確行為,加強對人員的業務培訓,使其能夠了解工作的規范。此外,加強考核引導,構建內部控制管理的長效機制。事業單位需要合理設計考核指標,并提高內部控制考核指標在績效考核中的比例。運用多種考核形式,如試卷、個人陳述、同事間互評、上下級互評等方式,全面了解內部控制管理的效果,繼而提高內部控制管理水平。此外,事業單位可以對先進人物及行為進行宣傳,樹立典范,對人員進行正向激勵,促使內控管理工作向好發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雖然事業單位財務與管理中的預決算管理存在較多共性問題,但事業單位可以通過加強對預決算人員的培訓、科學編制預算、對預算執行進行嚴格監管、規范決算工作以及完善內控管理,來優化預決算管理,繼而推動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寧英偉.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預決算管理問題及其應對措施[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9(20):197+199.
[2]孫中偉.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的預決算管理問題探討[J].納稅,2019,13(22):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