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貝
摘 要:湄公河是六個國家的重要跨國水系,流經中國、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越南。湄公河在中國境內成為“瀾滄江”。這六個國家共享這片跨界水域,而泰國是受湄公河上游水源影響的國家之一。中泰之間的關鍵問題在中國建設水電大壩以及瀾滄江-湄公河航道改善工程。中國建造水電大壩可能導致泰國農業和日常生活用水短缺,這也是泰國東北部干旱的原因之一。有時在干旱季節,湄公河沿岸的漁業也會受到影響。除了水電大壩和航道改善工程的影響,以及泰國政府的動蕩,很多泰國人參加了與非政府組織的抗議活動。因此,湄公河問題成了泰國和中國雙方必須面對并且為了雙方的利益需要認真解決的問題之一。
關聯詞:瀾滄江-湄公河流域管理問題;中泰合作;水跨界管理
湄公河是一條水生動物和自然生態系統豐富的河流,比如,湄公河流域中存在很多珍稀動植物以及湄公河中獨有的鯰魚、伊河海豚等魚類。自從中國在瀾滄江上修建大壩以來,湄公河下游就出現了一些問題。第一,未能實現合理和可持續管理水資源。在旱季,湄公河的水量不足以供應下游住戶使用。同時,雨季時期流量過多,下游國家無法很好地管理水資源。第二,生態問題。航道改善工程項目已簽署,允許該項目中的中國、老撾、緬甸和泰國之間的商船在湄公河沿岸的島嶼駐扎,從而引起湄公河的生態問題。第三,由于泰國和老撾在湄公河流域共享邊界,兩國領土劃界未確定,將影響兩國的政治穩定與合作。第四,中國政府能及時提供排水信息或通知,從而影響下游國家的生產和生活活動。湄公河流域上下游國家應當協同管理水資源。這篇文章將探討中泰湄公河水資源管理的主要問題,包括存在的各種障礙以及中泰兩國協同管理的解決對策。
一、中泰瀾滄江-湄公河流域跨界管理現狀
1.水電大壩發電建設問題
自1993年以來,中國完成了第一座項目水壩的建設,在湄公河上游有28個項目,到目前為止,中國已經完成了11個水壩,其中最大的水壩是小灣壩,海拔292米,水庫容量1500萬立方千米。不僅僅是湄公河上游受到水壩的影響,在湄公河下游也受到水壩建設的影響。因此,湄公河流域的國家在修建大壩時需要充分考慮其影響。
2.改善湄公河商業航道
1992年,中國、老撾、緬甸和泰國政府率先發展了湄公河流域的水路運輸,以共同支持貿易和旅游業。為此,1993年啟動了瀾滄江-湄公河航運發展,組織了湄公河運輸路線調查。得出的結論是,如果逐步改善湄公河的航道和導航,到2000年4月20日,全年能夠支撐300~500噸的航行,根據《瀾滄江-湄公河商業航行協定》簽署關于湄公河商業海運業務協議的大其力省瀾-湄公河商業海運業務協議。瀾滄江-湄公河商業航行運河開發項目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1994-2003年)和第二階段(2016年起)。在2002-2003年間,已經有16枚火箭從中國-緬甸和老撾-緬甸的其余邊境被炸飛。在環境影響方面,只有泰國和老撾邊界的坤皮隆險灘(Kohn Pi Long rapids)尚未被公眾反對的。隨后,內閣為了準備一份關于環境影響的報告于2003年4月8日推遲了該項目。
坤皮隆險灘(Kohn Pi Long rapids)爆炸項目仍在進行中。但是當地人和自然保護組織呼吁政府結束該項目。如果這個項目繼續下去,它將影響當地人民,包括湄公河上的泰老邊界。這可能會影響泰國和老撾的關系和穩定。
二、中泰湄公河流域跨界管理障礙
1.泰國政治動蕩
從2014年至2018年,泰國一直隸屬于軍政府。這使得泰國在政治上沒有相對穩定。政府不會繼續采取某些奪權政策,因此導致一些項目停工,例如瀾滄江湄公河商業航道的運河改善項目因為這個項目遭到了公共部門的反對。由于該項目沒有包括公開聽證會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受影響地區的人們并不了解該項目的目標,因此,這個項目引起反對派人士的反對。
2.公共部門的參與
至于公共部門,泰國抗議了坤皮隆險灘爆炸項目。清孔區清萊因為它影響到該地區村民的生計,包括湄公河流域內的各種生態系統并影響泰國主權因為這會影響泰國和老撾之間的邊界線。自2017年法國殖民以來,這是準備工作,公眾反對在清孔區炸毀坤皮隆險灘(Kohn Pi Long rapids)。清萊以愛清孔組織(Rak Chiang Khong)為反對派的中流柱并在這方面向中國大使館交付一封信,泰國政府推遲了對坤皮隆險灘爆炸項目甚至中國政府也理解這一問題,因此不會以任何方式加速發展。
3.不公平的水管理
當中國開始修建水壩以儲存水并利用水力發電時,下游國家受到湄公河上游大壩建設的影響比較大。因此,呼吁中國將水壩的水排入湄公河,否則旱季的湄公河下游水將會非常干,需要在湄公河進行農業和漁業用水的河尾人民受到影響?,F在只要中國政府從大壩或水庫放水,中國政府收到水文警報,將其發送給湄公河委員會,以便下游國家準備接受。7月,湄公河水量持續減少,下游國家干旱,因此中國需要放水。中國應該提前通知湄公河委員會宣布將下水日期為了下游國家準備好。
三、中泰湄公河流域跨界管理對策
1.國與國之間的合作
在湄公河流域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都需要國家與國家之間在解決或緩解問題方面進行合作,因為州與州之間具有更大的議價能力,例如商業船只旅行的運河改善項目存在問題該項目必須先獲得內閣批準,然后才能繼續進行。起初,該項目未在相關地區公開聽證。當該地區的人知道此事后,他們提出了抗議。因此,政府必須再次傾聽人民的聲音,予以認真考慮。在這種合作中,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湄公河委員會將有六個參與國,即中國,泰國,老撾,越南,柬埔寨和緬甸。同時,湄公河下游流域成立了湄公河委員會,作為在湄公河上工作的組織。
2.國際組織在湄公河流域工程的合作機制
許多組織在各個方面都重視湄公河的發展,并提出了可持續解決方案。因為生態系統被完全破壞某些僅在湄公河中發現的珍稀魚類和動物,例如:伊河海豚,鯰魚等。湄公河的治理會造福沿岸的社區和人民。
在湄公河工作和解決問題的大多數組織都是泰國和外國的非營利組織,泰國和中國政府應與這些組織合作。為湄公河的可持續發展設定框架,并為雙方帶來最大的利益。湄公河流域比利益相關者利益問題的定義更為實際。如果中國政府和泰國政府與參與此事的人討論了這一問題,他們也許能夠更有效地解決和發展湄公河,使湄公河沿岸人民擁有幸福生活和繁榮社會。
3.國家與非組織(NGOs)之間的合作
湄公河兩岸的人們應該與政府合作解決問題。因為直接受到影響的人們非常了解周圍發生的影響但有時不明白為什么會發生此問題。因為沒有人去向村民做出發生這一事件的解釋,人們不會理解問題但卻直接受到影響。因此,政府需要在村民想要開發各種項目時進行解釋和教育,以使他們理解。如果人們不同意,他們將一起找到解決方案。在泰國,有許多與湄公河有關的結組,例如:愛清孔組織,湄公河的8個省組織(8 Provinces of Mekong Network),湄公河流域委員會(公眾部門)(Mekong Committee-People Sector)。這些組織或網絡與當地人合作,以改善人們的生活。兩國政府都應與這些組織或網絡合作,以找到解決方案并發展其以適應那些地區。
四、結語
湄公河流域對于居住在湄公河上游和下游的人們來說非常重要。它也是一條資源豐富的河流,對湄公河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至關重要。當問題影響到大多數居住在湄公河上的人們的生活方式時,這些人出來保護湄公河,以便政府或參與湄公河的人們來推動可持續發展和治理。因此,政府和有關組織需要共同努力,從而提高湄公河的水質。在平等地管理湄公河上游和湄公河下游的最大水資源方面必須進行合作。泰中兩國政府正在共同努力,解決湄公河問題將使泰中兩國受益匪淺。從商船通行的運河改善項目可以看出,中國政府已按照泰國政府的要求放慢了對路線的探索。因為住在清孔區的瀾滄江-湄公河沿岸的人們抗議因為它影響環境和自然資源,干旱季節甚至在湄公河流域進行水資源管理中國政府已經與湄公河委員會合作,共享水文數據,以便下游國家準備分配自己的水,以實現最大程度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