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過去的28年里,美國內達華核試驗場一直作為國家安全遺址,接待游客造訪。1992年9月,代號為“分裂者”核爆破成為美國歷史上的第1032次核試驗,也是迄今為止的最后一次。但如今,沉寂28年的內達華核試驗場,或許將再次響起核爆聲。
據(jù)美國《防務新聞》周刊報道,負責核事務的助理國防部長幫辦德魯·沃爾特5月26日稱,一旦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下達相關命令,美方就可以在“數(shù)月內”安排一次實彈核試驗,地點就在內達華州。
美國媒體稍早前援引一位政府高級官員的話說,5月15日舉行的一次國家安全會議圍繞著美國數(shù)十年來首次核試驗進行了討論。特朗普在會上認為,美國展示迅速進行核試驗的能力,可以促使俄羅斯和中國坐到談判桌前,開展美國所期望的三邊核談判。
5月28日,俄羅斯外交部公開宣稱,不排除美國正在為撤回在《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上的簽字做準備。
1996年,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美國是簽署國之一。《條約》規(guī)定,所有締約國不進行任何核武器試驗爆炸或任何其他核爆炸。盡管美國國會未正式批準通過《條約》,該條約也尚未生效,但禁止核試驗已成為國際規(guī)范,所有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也都遵守暫停核試驗的規(guī)定。
進入21世紀,并非《條約》簽署國的朝鮮是唯一進行了核試驗的國家。
特朗普上臺后,“退群”和“退約”已經(jīng)成為常態(tài)。一周前,特朗普宣布,美國將退出同俄羅斯和許多歐洲國家簽署的《開放天空條約》。但與美國此前退出的多個條約不同,《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是幾十年來國際核軍控體系的基石,一旦失效將引發(fā)強烈的連鎖反應,并且再難有回頭路。
中國人民大學戰(zhàn)略武器與軍控問題專家吳日強對《中國新聞周刊》說,“美國如重啟核試驗,產(chǎn)生的連鎖效應會比以前特朗普退出的所有條約加一塊還要大,等于把一個巨大的魔獸放了出來?!?/p>
從技術上看,核試驗的主要作用是測試研制出的新型核武器,或者是驗證現(xiàn)有核武器的可靠性。
在吳日強看來,如果是測試新型核武器,幾個月的時間內去完成是不可能的,“除非美國早就偷摸研制好了,這個時間剛好要測試,但以美國的體制很難秘密做這個事情?!?p>
1996年,美國總統(tǒng)克林頓簽署《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
今年2月公布的美國2021年財政預算提案中,提到了一種代號為W93的全新核彈頭。這是自美國上世紀80年代研制出W88核彈頭后首次提到的全新設計的W93核彈頭。不過,這一新型核彈頭尚處于規(guī)劃探討階段。
德魯·沃爾特也表示,幾個月內就能執(zhí)行的“極快的核爆試驗”,能夠收集的數(shù)據(jù)非常少,要進行更全面的核試驗才能收集到大量有用的數(shù)據(jù),但這可能需要花費數(shù)年的時間。
美國在1996年成為《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的第一個簽署國之前,已經(jīng)在1992年10月由時任總統(tǒng)老布什宣布中止核試驗。在此之前,美國通常從核武庫中抽樣進行核爆炸試驗,以確認該類型的核彈頭是否處于完好狀態(tài)。
為避免因為停止核試驗而給核武器研發(fā)工作帶來影響,并確保庫存核武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美國于1995年開始啟動核彈頭“庫存管理計劃”(SSP),即在不進行核試驗的條件下,采用超級計算機模擬、流體動力學試驗、亞臨界試驗和周期性拆除等手段,保證庫存核彈頭的性能。這項工作由美國能源部的半獨立機構——美國國家核安全局負責監(jiān)督。
作為美國的三個國家級武器實驗室,利弗莫爾實驗室、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和桑迪婭實驗室負責人每年都必須向美國國家核安全局以及總統(tǒng)提交評估報告,證明在未經(jīng)測試的情況下核儲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前美國軍備控制談判代表、斯坦福大學弗里曼·斯波利國際研究所研究員史蒂文·皮斐爾幾年前曾造訪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該實驗室主任對皮斐爾說,只要“庫存管理計劃”資金不中斷,他就對美國無需進行核試驗有信心。
美國也有一些老派的科學家不認為計算機模型模擬可以取代核試驗,而美國國會當年沒有批準簽署《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除了黨派、集團利益之爭,也有這方面的擔心。
根據(jù)洛斯阿拉莫斯等實驗室官網(wǎng)發(fā)布的信息,美國1945年至1992年正式記錄在案的1032次核試驗的所有數(shù)據(jù),以及運用計算機模擬試驗后獲取的所有數(shù)據(jù),都納入了這幾個國家級實驗室超級計算機的模擬模型。科學家們據(jù)此進行綜合計算、研究,并利用實驗室狀態(tài)下的亞臨界以及微型核聚變試驗,來驗證模擬的結果。計算機的模擬試驗還可以研究核武器在異常環(huán)境下的行為,比如火災或飛機失事。

美國內華達試驗場:美國歷史上的1032次核試驗,有超過900次在該區(qū)域進行。
史蒂文·皮斐爾對《中國新聞周刊》解釋說,在真正進行核試驗時,科學家們觀察到了一些現(xiàn)象,但并不真正理解其背后的過程和原因。但通過“庫存管理計劃”的計算機模擬程序、設備和測試,例如雙軸射線流體動力測試設備(一種功率強大的X射線設備),他們就能更好地理解這些事情的整個過程和原因??梢哉f,“庫存管理計劃”不但能保證核武庫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還讓軍工科學家掌握了許多他們過去沒有、現(xiàn)在也無法從核試驗中獲得的知識。
事實上,美國早已不必進行如此多的核試驗。根據(jù)聯(lián)合國公布的數(shù)據(jù),自1945年以來,至少有8個國家總共進行了大約2000次核試驗,其中美國進行的核試驗次數(shù)達1032次,比其他所有國家核試驗次數(shù)的總和還多。也因此,美國是積累核試驗數(shù)據(jù)最豐富的國家。
“美國的核試驗次數(shù)使得它早已超過了技術曲線的上升階段,進入平臺期,這意味著通過更多核試驗能獲得的研究成果非常有限?!?吳日強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美國在冷戰(zhàn)時期的核試驗,后來也更多是兩個核大國軍備競賽壓力下的威懾需要,而不是出于獲取專業(yè)數(shù)據(jù)的需要。
“如今美國不再把俄羅斯當作真正的對手,這從美國不再與俄羅斯進行任何嚴肅的軍控談判就可看出端倪。”前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助理主任、普林斯頓大學核物理與安全問題專家弗蘭克·馮希珀爾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明年2月,美俄之間的最后一個雙邊軍控協(xié)定《新削減戰(zhàn)略武器條約》即將到期,俄方多次表示已經(jīng)準備好無條件延長此條約,愿意接受包括其最先進武器在內的談判,但美方始終不接茬。
5月30日,聯(lián)合國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組織已經(jīng)對美國高級官員恢復核試驗可能性的討論表達了“深為關切”。該組織認為,一旦美國重啟核試驗,勢必使其他國家失去不進行公開核試驗的束縛,打破全球暫停核試驗的狀態(tài)。
吳日強說,哪怕美國什么也沒干,“光這么一放風”,俄羅斯等國的核武器實驗室肯定在準備自己的重啟核試驗方案。而重啟核試驗引發(fā)競爭,對美國來說“其實是虧的”。
美國的核專家們擔心的正是這樣的情況。美國凱托學會防務政策研究主管埃里克·戈麥斯認為,美國的核武器儲備管理計劃比俄羅斯的相關計劃要好得多。在同樣不進行試驗的情況下,美國能獲得的對武器的了解要比俄羅斯多。因此,美國若進行核試驗,其他國家各自隨后進行的核試驗,對它們的武器設計者來說將非常有價值。
1988年,史蒂文·皮斐爾還是一名常駐莫斯科的外交官。在陪同一個美國代表團考察前蘇聯(lián)位于如今哈薩克斯坦境內的塞米巴拉金斯克核試驗場時,前蘇聯(lián)陪同人員向他們展示了一口即將完工的核試驗豎井,直徑大約只有3英尺。代表團中一名來自內華達州核試驗場的專家告訴史蒂文·皮斐爾,美國開鑿的核試驗豎井直徑一般為9至11英尺,這使得測試上方的空間區(qū)域最大化,能夠收集到毫微秒間轉瞬即逝的海量數(shù)據(jù)。
三年后,前蘇聯(lián)就停止了核試驗。冷戰(zhàn)結束至今,俄羅斯也未再進行核試驗。
史蒂文·皮斐爾表示,全面禁止核試驗,將會在核武器和核反應領域把美國鎖定在一個優(yōu)勢水平。而如果進行核試驗,不但不能使中國和俄羅斯坐到談判桌前,反而為其他國家重新進行核試驗打開大門,并縮小同美國在核武器認知水平上的差距。
“我們?yōu)槭裁匆屍渌麌疫M行核試驗并侵蝕我們的優(yōu)勢呢?” 史蒂文·皮斐爾說,“這完全是個愚蠢的主意?!?/p>
恢復核試驗的提議,在美國政界也引發(fā)了廣泛的批評。據(jù)《華盛頓郵報》報道,在5月15日的會議上,美國國家核安全管理局就堅決反對核試驗。
美國前副總統(tǒng)、民主黨總統(tǒng)候選人拜登在5月27日猛烈抨擊了特朗普政府,稱恢復核試驗可能有助于三方會談的說法是“妄想”,并表示此舉可能反而會鼓勵其他國家恢復對它們軍事意義重大的核試驗。
來自內達華州的民主黨參議員杰姬·羅森也發(fā)表了聲明,要求政府“立即就這一緊急問題進行通報?!?/p>
雖然面臨國內外的激烈批評,但美國究竟是否會重啟核試驗,目前最大的變量是特朗普能否以這樣理性的思維方式來看待這個問題。弗蘭克·馮希珀爾對此感到悲觀:“有了這屆政府,我們在美國生活在一個顛倒的世界里。特朗普政府在軍控領域的政策,是由一批想徹底破壞軍控的人制定的,正如其教育政策是由不信任公立教育的人制定,環(huán)保政策是由不贊同環(huán)保的人制定,公共衛(wèi)生政策是由不支持政府在該領域發(fā)揮作用的人制定?!?/p>
弗蘭克·馮希珀爾認為,進行核試驗的意見純粹是出于政治考量,其動機是破壞每一項軍控協(xié)議。而如果特朗普再次當選,有可能會出于純粹反軍控的原因,再進行一次核試驗。
“我不明白為什么這些人如此仇恨軍備控制,也許他們就是反對所有對他們自由的限制,哪怕是做蠢事的自由?!?弗蘭克·馮希珀爾對《中國新聞周刊》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