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曉紅
【摘? 要】對于小學生而言,美術課程能夠幫助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以及鍛煉自身動手實踐能力,美術為小學生打開了一扇全新的大門,而帶領他們學習全新知識的途徑主要就是通過美術課堂,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要求培育小學生美術核心素養,因此在美術課堂中為了更好地培育小學生美術核心素養必須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文中重點研究如何在美術課堂中以學生差異為基礎開展具體的教學實踐活動,以全面提升小學生美術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小學生 美術課堂 美術核心素養 教學實踐
引言
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核心素養逐漸被重視起來,培養小學生核心素養成為學校和教師較為關注的內容,將其作為教學內容的一部分滲透于課堂教學之中,美術課程同樣也不例外,美術核心素養包含創新意識、動手實踐、審美判斷以及文化知識理解等等,因此,美術課程的核心素養不僅是注重美術知識的傳授,還使小學生學會感受美、欣賞美,幫助小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因此美術核心素養在小學生的學習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小學美術課程教學過程中,美術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差異,創新教學內容,有意識的將核心素養融入教學之中,逐步引導學生在美術課堂中學習知識的同時具備一定的審美能力,不斷提升核心素養。
1.美術核心素養
美術核心素養是指小學生在接受美術課程教育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種內化于自身的品質與能力,不僅有利于自身發展,而且能夠為建造一個和諧穩定的社會貢獻力量。它涵蓋的范圍比較廣泛,包含小學生掌握美術知識的程度、學習方法技能、人生態度、審美水平等內容;它重在過程,重點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形成的品質、能力,意在不斷挖掘過程的可塑性、強化性;美術核心素養在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內化于小學生學習與生活中,具有一定的穩定性、持久性。
在基于核心素養的美術教學過程中,美術教師是十分重要的引領者,需要發揮好教師模范引導作用;在小學生美術教育中,教師充分分析每位學生的個性特點,掌握每位同學的實際情況,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針對性的研究教學內容,使美術教學適合于班級內的每一位同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秉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幫助小學生建立自信心,提升他們對于美術課程的學習興趣,增強其自覺性和學習積極性,從而使小學生能夠真正的投入美術學習中,真正領會美術的內涵;美術課程教育是一門不斷探索實踐創新的科目,使學生在學習中能夠養成自律的優秀品質;在美術教育過程中,讓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實踐;基于美術核心素養的要求之下美術教師必須創新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式,使小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2.在差異中提升小學生美術核心素養的教學實踐探究
2.1提升教學能力
在美術教學課堂中,不同于傳統知識課程學習,盡管教學者是教師,教學對象是學生,學生是被教育者,相對于教師而言,學生處在一個比較被動的位置,學生所學的知識主要來源于老師的教育,但是美術課程在講授知識時的基礎之上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因此美術教師在日常課程教學過程中需要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這對于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作為學校重要組成部分,沒有學校的支持教師很難有效的開展各項教學活動;為了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學校應積極組織美術培訓活動,鼓勵美術教師廣泛參與,例如可以讓教師們去美術館進行交流學習,通過觀察優秀的美術作品體會其內在意蘊;其次,學校可以組織教師去其他專業的美術學校進行觀摩學習,借鑒先進的教學經驗,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技能;同時學校需要密切關注教育領域發展動態以及相關教育部門的要求等,領會其關于核心素養的重要精神,并結合學校小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適當調整;從小學教師自身而言,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廣泛閱讀一些關于核心素養的文件和政策,認真領會其精神,并深入研究美術類專業書籍,不斷拓寬自身理論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例如在教學生畫向日葵時,要深入思考如何講解能夠使所有學生都能夠理解清楚,制定適合于學生的教學內容,充分依據學生個性特點來制定教學方案。
2.2改進教學方法
教學方式不拘于傳統,采用新穎的方式引起學生的注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培養其勇于探索、不斷進取的品質;教師需要認真研究教材,歸納整理出教材課本內容進行情感升華,積極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并進行思考,同時,教師需要不斷地學習,了解生活以及社會中發生的重要事件,將課本內容與實時新聞緊密聯系起來,使學生在掌握美術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另外教師在課堂中可以將同學們分為幾個小組,小組內的成員美術水平各有不同,教師可以讓他們進行自由討論,相互交流學習對方的長處,這樣能夠更好地幫助水平較低的學生進步;其次,教師在進行評價時態度需溫和,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給予學生充足的信心,使學生對美術仍然有學習的興趣,耐心教導學生畫畫的方法,幫助學生縮小學生差異。
2.3探索多樣化教學活動
教師需要深入了解班級內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包括動手實踐能力、審美水平等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教學活動;形式多樣且具有創新性的教學活動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例如,可以選取不一樣的教學空間,帶領同學們去大自然中觀察真實的事物,感受青山綠水、花草樹木等,了解顏色的構成、觀察角度所呈現的不同狀態等,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培養想象力,同學們可以自由討論,這樣可以增強學生彼此的互動性,提高團結協作的能力。
2.4培養新型師生關系
長期以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趨于傳統,只有打破常規,打造新型的師生關系,才能夠更好地促進師生之間平等交流。首先,教師的專業素質十分重要,教師需要認識到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關系,并且清楚知道教師教學是一份光榮的工作,履行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學生是學習知識的,兩者不存在誰高誰低的關系;美術教師要富有親和力,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盡可能營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增加與學生互動的環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力,有利于小學生激發自己的創新意識,同時善于引導學生不斷深入思考問題,培養其想象力,而且,在學生遇到困惑時,老師態度要極度溫和,不要全盤否定,尤其是差異較為明顯的學生,越應該使他們團結在一起,互相幫助,使水平較差的學生能夠勇于面對差異,更好地提升自己
3.結束語
美術教學活動能夠幫助小學生培養創造力、想象力以及實踐能力,美術教師在教學中需要調整教學方法,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將核心素養貫穿于美術教學之中,但是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教師需根據學生的不同的個性特點進行具體的教學,使學生在美術課堂中提升核心素養,使小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
參考文獻
[1] 龍怡. 小學美術教學中提升小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探究[J]. 數碼設計, 2019, (13):156-156.
[2] 陳婧.淺談基于美術核心素養下的小學美術教學實踐[J]. 教育, 2018, (4):224-224.
作者簡介:蔣曉紅(1982--),女,福建華安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