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cientific Reports volume 10
Article number: 8085 (2020)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受水利工程建設和采砂活動的影響,湄公河三角洲的泥沙補給量大幅下降,岸線不斷受到侵蝕。對湄公河三角洲2 500 a岸線變化的地質重塑研究表明,岸線開始發生嚴重侵蝕的時間可能更早。數據分析表明,湄公河河口海岸區域沙質化面積增長速率達2~4 km2/a。為了對比,研究了金甌(Camau)地區三角洲泥質化區域的增長速率,結果表明:1 400 a以前,泥質化區域的增長速率小于1 km2/a;約600 a前,泥質化區域快速增加,形成了金甌半島;直到20世紀初,由于在湄公河三角洲修建了一系列運河,該區域淤泥補給量大幅下降。此后,半島一直受到侵蝕,而且,隨著河口三角洲平原水稻種植面積的擴大,侵蝕作用加劇。長期來看,三角洲泥質化區域的減少將使岸線直接受到海浪沖擊而進一步發生侵蝕。采用自然補沙的方式可緩解湄公河三角洲岸線侵蝕,但所需的泥沙補給量應遠超20世紀90年代前的輸沙量。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0-64630-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