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金輝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要“把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作為切入點和突破口,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去年以來,山東省委、省政府圍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決策部署,連續出臺了城鄉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方案和管理規范,對全省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作出了系列安排部署。
為認真貫徹中央決策部署和山東省委工作要求,濱州市在加強市域社會治理方面,不斷探索,勇于創新,堅持從最基礎單位入手,重塑社會治理體系,不斷提升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實現了從“網格林立、資源分散”到“多網合一、一網統籌”,趟出了一條以黨建引領“全科大網格”建設,構建共建共治共享城市社會治理格局的新路子,為加快推進市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開辟了新路徑。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全市網格員堅守8200多個防控卡點,累計巡查走訪群眾650萬余人次,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發揮了巨大作用。
強化組織領導,全力構建網格。“全科大網格”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整體工程,只有做到上下同心、合力共為,才能實現網格全覆蓋,服務零縫隙。一是強化頂層設計。去年,濱州市委九屆九次全會審議通過《濱州市社會治理“全科大網格”實施意見》,將網格管理由點上經驗上升為面上決策;今年,把黨建引領“全科大網格”建設作為市委書記抓基層黨建突破項目,高位統籌、合力推進。實施“全科大網格”治理效能工程,被納入2020年度全市“7+3”重點攻堅任務,經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審定實施方案,排出時間表、細化任務書、畫好路線圖。二是注重合力共為。市級層面成立“全科大網格”治理效能提升工程指揮部和工作專班,縣、鄉層面成立由黨政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形成了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三是完善制度機制。市縣鄉三級均建立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市級層面設立市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核定13名財政撥款事業編制,配備主任1名、副主任2名;縣級層面設置縣市區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核定事業編制34名,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設置90名專職網格員;鄉鎮(街道)層面統一設立綜合執法辦公室和社會綜合治理服務中心,統籌轄區內派駐機構和基層執法力量,實現一支執法隊伍、一個職能科室對外執法,形成了“功能集成、扁平高效”的運行體系。
制定標準規范,支部建在網格。網格黨支部是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重要載體,只有做實做強網格黨支部,才能凝聚力量、形成合力,發揮戰斗堡壘作用。一是推進多網融合。聚焦社會治理“九龍治水”、力量分散的問題,以黨建為引領,一次性整合政法、生態環境、衛生健康、應急管理、市場監管、城市管理、信訪、社會救助等各系統原有網格,統一歸屬“全科大網格”,實現了“多網融合、一網統籌”,建成了“上面千條線、下面一張網”的基層社會治理機制。目前,全市共設置網格7873個,其中綜合網格6411個,專屬網格1462個。為規范網格設置,便于日常管理,對所有網格統一設置19位數字編碼,全部發放“身份證”。二是完善組織體系。針對網格黨支部設置不規范、標準不統一等問題,市委組織部牽頭制定《關于加強城市社區網格黨支部建設的指導意見》;對符合條件的城市網格全部建立黨支部、劃分樓宇黨小組。目前,全市城市網格1335個,建立網格黨支部1209個、劃分樓宇黨小組3897個,“社區黨委(黨總支)—網格黨支部—樓宇黨小組”組織體系日臻完善,逐步構建起了“黨建引領、網格聯動、群眾參與”的網格化治理格局。三是建強骨干隊伍。按照每個網格至少配備1名專職網格員的要求,配備網格員14431人,其中專職網格員7736人、黨員網格員7281人,實現每個網格至少有1名黨員網格員參與網格工作,充分發揮了黨員在網格中的示范帶頭作用。在城市,按照“講政治、有威望、愛奉獻”的標準,選優配強網格黨支部書記,推動網格黨支部與物業服務企業、業主委員會中的黨員“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濱城區富安社區萬隆小區成立疫情防控指揮部,黨支部書記任總指揮,成立黨員先鋒隊,設立2個行動小組堅守抗疫一線。在農村,大力實施“歸雁計劃”,169名優秀人才返鄉任職村黨組織書記,農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素質明顯提升。
健全工作機制,黨建點亮網格。推動黨建引領“全科大網格”建設,健全組織體系是基礎,發揮網格黨支部作用、引領基層治理是關鍵。一是建立聯席會議制度。每月由網格黨支部召集黨員代表、網格員、業主委員會負責人、物業管理人員及村(居)民代表召開聯席會議,研究解決重大問題,協調處理矛盾糾紛,引導群眾發揚主人翁精神,共同參與城市管理、鄉村治理、維護穩定、環境整治、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等工作。濱城區推進“紅色家園”建設,成立物業行業黨委,實現物業黨建聯建。鄒平市試點推行“陽光透明酬金制”,讓物業服務企業每一筆錢的使用都在黨支部、業委會監督下運行。二是建立信息公開制度。實行網格黨支部委員會成員姓名、職務、服務承諾、聯系方式“四公開”,每季度公示黨組織活動情況,自覺接受群眾監督。開展“亮牌踐諾”活動,引導黨員亮明身份、作出承諾,開展志愿服務。惠民縣統一為6800余戶城市黨員家庭懸掛“共產黨員家庭戶”門牌,實行黨員在社區服務積分制管理,發放積分記錄卡,列出10項評價指標,引導黨員由“臺下看戲”變“登臺唱戲”。三是建立考核激勵制度。將“全科大網格”建設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和平安建設考評,通過自查評估、明察暗訪、定期檢查與隨機抽查等方式,對各級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考核,以考核倒逼責任落實。對網格黨支部實行目標管理,每年組織考核評比,對運轉順暢、作用突出、群眾公認的網格黨支部和組織有方、工作出色的黨支部書記,予以表揚獎勵。
聚焦高效服務,傾力下沉網格。實現精準化、精細化服務,是網格治理的重要目標。一是推動服務下沉。深化機關企事業單位“雙報到”工作機制,統籌考慮文明城市創建、單位駐地、業務職能等因素,及時調整報予社區安排,進一步整合單位資源,建立資源、需求、共建項目“三張清單”,推動機關黨建與社區黨建、網格黨建互聯互動、共建共享。2019年以來,市縣兩級共安排674個部門單位、3.5萬名黨員到社區報到。二是實行結對共建。實行機關黨組織與網格黨支部結對共建,聚焦網格內黨員群眾需求,開展送政策、送法律、送科技、送文化、送健康等主題實踐活動,推動力量下沉到網格、資源匯集到網格,提升網格黨支部服務能力和水平。三是強化信息共享。打破部門、區域限制和“信息孤島”壁壘,整合公安、民政等部門數據,將24.8萬基礎信息錄入“全科大網格”信息管理系統,通過管理系統的綜合治理、網格黨建等13個模塊發揮作用,做到信息數據互聯互通、共享共用,社會治理的數字化、精細化水平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