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舞蹈是一種藝術形式,情感的融入是其藝術感染力和藝術價值的重要方式。本文從舞蹈表演中情感表現的重要性出發,結合舞蹈演員的專業修養,對表演中情感表現能力的相關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舞蹈表演 情感表現 重要性 表現力
舞蹈是一種以肢體語言、節奏、表情等基本要素構成,塑造直觀性、動態性的舞蹈形象,以表達人的思想情感的藝術形式。情感是舞蹈藝術的靈魂,沒有了情感的支撐,舞蹈也就失去了直擊人心的藝術魅力。因此,在舞蹈表演中,每一個舞蹈演員都希望能夠將飽滿的情感與優美舞姿完美融合,為觀眾呈現出絕佳的藝術作品。
一、舞蹈表演中情感表現的重要性
舞蹈表演中情感表現的重要性主要表現為:(1)情感表達是否流暢,關系到舞蹈演員藝術素養的高低。舞蹈藝術并不是一連串肢體動作的疊加,而是需要在完整的故事背景下,塑造一個鮮活的藝術形象,情感則是支撐這一藝術形象的關鍵。對于舞蹈演員而言,技術訓練固然重要,但是如果無法將肢體動作與藝術情感相結合,則會讓肢體語言大打折扣,造成藝術素養的“短板”,甚至影響了藝術追求的高度。(2)情感表達的過程是否有效,直接影響了觀眾欣賞體驗效果的好壞。對于觀眾而言,高難度的肢體動作更多的是引發其驚嘆與贊美,而要想從內涵上理解舞蹈作品,則需要用情感建立紐帶,因為只有情感才能打破各種偏見,實現彼此最直接、最誠摯的溝通,并形成心靈共鳴,讓觀眾隨著舞蹈作品或悲或喜。(3)情感表達效果的好壞,影響了舞蹈作品藝術價值的高低。律動性、象征性、造型性、抒情性都是舞蹈表演的藝術性呈現,也是舞蹈藝術價值的凝結。對于舞蹈演員而言,將個人情緒與作品情感相融合,在表演中做到“發乎于情”,則能夠最大限度地呈現藝術的象征意義,展現其情感價值,進而提升舞蹈表演的藝術魅力。
二、如何提升舞蹈表演的情感表現能力
(一)加強文化學習,深入理解作品
良好的文化素養能夠幫助舞蹈演員理解作品的情感內涵,進而啟發其從不同的角度與層次分析情感表現方式,并更好地呈現舞蹈表演?;诖?,舞蹈演員在日常訓練中應加強文化學習,廣泛涉獵,充實文化知識,并結合作品查找相關文化資料,深入理解文化藝術內涵。例如在舞蹈劇《敦煌》的表演中,舞蹈演員加強對敦煌文化的學習,查找敦煌壁畫中飛天等藝術形象,理解這些充滿異域風情的舞蹈藝術背后的文化價值,在表演中將文化與藝術相結合,利用芭蕾舞、中國舞、胡旋舞等技巧呈現舞蹈作品的情感價值。
(二)調動面部表情,實現情感外化
面部表情是情感的外化表現,在舞蹈表演中,舞蹈演員可以根據作品中人物情感的波動調整表情,為觀眾傳遞出準確的情感變化,提高情感對人物以及整個舞蹈作品的支撐作用。為提高舞蹈表演中面部表情的控制力與表現力,舞蹈演員應加強日常練習,提高控制面部肌肉的能力,確保其在表演中跟隨情感的變化自然地流露。此外,舞蹈演員還應把握人物性格特點,結合其心理活動形成更加豐富而具有感染力的面部表情,例如在舞蹈《胭脂扣》中,演員應利用悲苦、深情、掙扎等面部表情表現女主人公作為風塵女子的情感變化,讓人物的情感傳遞更加生動、可信。
(三)注重基礎訓練和藝術融合
舞蹈表演需要技巧與藝術的高度融合,因此,扎實的基本功是提高舞蹈表演效果、豐富藝術情感的前提。舞蹈演員在日常訓練中應加強基本功練習,即運用把桿組合,做好下腰、壓胯、基本站姿和腳位,腳背、腳腕的力量,彈跳等方面的訓練,提高肌肉力量;自覺克服自然形態的各種毛病,在訓練中及時矯正,控制關節的力量與速度,形成優雅的體態。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只有打牢基本功,舞蹈演員才能不斷提高身體的協調性,提高動作的連貫性,進而讓舞蹈作品的情感表達更加自然、順暢。
(四)調動藝術想象力,豐富情感內涵
豐富的想象力是調動情感的重要元素。在舞蹈表演中,舞蹈演員應結合自身體驗,對作品展開聯想與想象,從更加豐富的層面拓寬其情感內涵。例如古典舞《踏歌》展示的是蒙古族跨入草原游牧文化階段之前在額爾古納河流域的狩獵生活。舞蹈演員可以通過對飛禽走獸動作神態的想象,對舞蹈動作進行設計與呈現,從而展現出質樸且自由的藝術情感。
三、結語
總之,在舞蹈藝術呈現中,表演者不僅要追求動作的連貫與流暢,更應該注重情感表達的真摯與細膩。舞蹈藝術在情感呈現上是直接而強烈的。一個優秀的舞蹈演員不僅要苦練基本功,還應該擁有細膩而真誠的情感,從內心產生與舞蹈作品的深刻共鳴,并在表演中用肢體動作、神態表情呈現出來,形成與觀眾的情感互動,以增加舞蹈表演的藝術魅力。
參考文獻:
[1]回冬穎.分析舞蹈表演中情感表達的重要性[J].北方音樂,2018(15).
[2]李靜.簡析舞蹈表演中情感表達的重要性分析[J].戲劇之家,2018(11).
[3]梁爽.關于舞蹈表演中情感表現的重要性探討[J].戲劇之家,2017(17).
(作者簡介:王斌,男,本科,天水市歌舞藝術研究中心,三級演員,研究方向:舞蹈)(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