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舒 鐘蕾 曾文娟 王雨珍



摘要:燃放煙花爆竹容易產生大氣污染和噪聲污染。我國當前正處于美麗中國的建設時期,對我國四大花炮主產區之一的W縣進行煙花爆竹產業分析,研究環保政策對于煙花爆竹行業的影響。環保政策的強度和數量都會影響煙花爆竹產業的發展,研究結果表明,環保政策數量越多,環保政策強度越大,對花炮產業的規制作用越強。本研究能夠啟示煙花爆竹行業加大對研發環保產品的投入,以實現產業轉型。
關鍵詞:美麗中國;環保政策;煙花爆竹產業
中圖分類號:F424.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20)05-0122-04
一、引言
2012年,十八大報告中美麗中國這一概念首次作為執政理念出現,要求將生態建設融入于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中。2014年出臺新《環境保護法》,2015年10月召開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美麗中國”被納入“十三五”規劃,同年我國536個城市出臺煙花爆竹限放政策。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2018年7月,國務院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計劃中明確強調要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綠色產業,嚴控“兩高”企業產能,強化“散亂污”企業的綜合整治。這些政策的出臺迫使煙花爆竹企業做出抉擇,轉型還是退出。
目前,很多研究者都認為煙花爆竹產業面臨的困境凸顯,應積極轉型。如:提高安全性和環保性是煙花爆竹產業在行業內轉型的根本出路。環保問題主要歸咎于企業對研發環保產品的認識度不高、市場制約環保煙花、“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使得環保煙花市場遇冷(李大劍,2014):為減少污染,煙花爆竹企業在不斷轉型升級,與高校共同研究轉型方向是必要的(嚴仙偉,周新長,2017)。但大多研究者限于就環保政策對花炮產業的影響定性分析,未使用定量方法。
二、政策背景與模型假設
通過對中國煙花爆竹產業及對W縣煙花爆竹產業總體情況的分析,容易發現環保政策對于煙花爆竹行業具有巨大的影響。我國環保政策的發展具有很強的階段性,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大致為1973 -1981,該階段是我國法制建設恢復階段,我國環境法體系建設開始啟動,此時的環境保護政策影響方面有限,強度較小,處于一個試水的時期。如1979年根據憲法第十一條“國家保護環境和自然資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規定制定的《環境保護法(試行)》在總體上確定我國環境保護上的基本方針,任務,但以防治為主,存在操作性不強,執法不到位的問題。
第二階段是1982年至1996年,是我國法制建設的發展階段,進行了一系列重要的制度創新,確立了我國環境法的基本原則,我國環境法的體系初步形成。1989年出臺的《環境保護法》作為環境保護的基本法,此階段還出臺來許多諸如《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單行法,對于推動我國環境保護具有時代意義。盡管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體系得到了完善,但總體上相關法律的執行力仍然不強。
第三階段為1997年至今,法制建設的全新時期,各方面立法蓬勃發展,環保法律法規進入制定、修訂的高潮,具有中國特色的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律體系基本形成。2014年新《環境保護法》被稱為“史上最嚴環保法”,創新范圍廣,改革力度大,舉措嚴厲,體現了對于污染的“零容忍”。2015年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明確地在第八十二條(第二款),第九十六條(第一款),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三款)中,賦予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根據重污染天氣預警等級采取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權力。故在污染天氣發生時,違反地方政府有關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屬于違法行為。根據公安部2017年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當時全國共有444個城市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其中省會市10個、地級市91個、縣(市)343個;764個城市限制燃放煙花爆竹,其中直轄市4個、省會市15個、地級市174個、縣(市)571個。
環保法規的完善使得煙花爆竹行業的冬天到來了。第一階段及第二階段的環保政策對于限制煙花爆竹行業的效應不強,但在第三階段,尤其在2014年新《環境保護法》出臺后,更多法規,地方政策禁止或限制燃放煙花爆竹。這些環保性政策使得煙花爆竹行業的銷路變窄、銷售市場受限、行業環保成本上升,產業遇冬在所難免。因為對于煙花爆竹行業進行規制的環保政策主要在2014年新《環境保護法》出臺后更為明確。本文主要實證研究2014年新法出臺前后,環保政策對于煙花爆竹行業的影響。
環保政策的數量與強度都會對煙花爆竹行業產生效應。政策的數量反映了政府對于環保的重視度,環保政策數量越多,行業的限制越多,對煙花爆竹行業的影響越大;環保政策的強度反映了政府為實現環境保護的實際舉措,具體體現在政策對違規行為的處罰之上,政策強度越強,行業發展環境越嚴峻。
由于環保政策的時滯性及研究條件的局限性。本文提出的假設是:政府當期出臺的環保政策對于當期行業活動產生的影響不大,但隨著政策在時間上的累積,將對煙花爆竹行業產生的影響越來越強;在一定程度上,煙花爆竹生產企業會根據歷史銷售情況,決定當期生產,使生產能適應市場需要的發展變化。
三、研究設計
(一)模型設定
為了考察環保政策對于煙花爆竹行業的影響,本文設定以下線性回歸模型:
其中,被解釋變量yt為煙花爆竹行業的產值,測度W縣第t年煙花爆竹行業的產值;解釋變量為x1t表示第t年環保政策的數量與強度;[4][i=1][∑]βixit為控制變量合集,綜合以往的相關研究,本文選取了W縣工業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兩個控制變量; β是待估變量,其中β1反映了環保政策對于煙花爆竹行業的正負效應以及影響強度;α為模型的截距項;εt為模型的隨機項。
(二)變量測度與解釋
模型(1)的被解釋變量為W縣煙花爆竹行業的產值FEO(Fireworks Enterprise Output)。工業總產值的計算方法為:產值=生產總數量×銷售單價。
解釋變量為江西省、宜春市出臺的環保政策。從環保政策的數量與強度兩方面進行測量,環保政策是指涉及規制污染行業發展的政策。環保政策是以文本形式呈現的,故采用文本分析法對環保政策進行分析。文本分析法是指對根據政策的內容進行分類,對文本語義做出判斷,根據關鍵詞的頻次,按一定的標準進行賦值,從而系統客觀地對政策進行量化,得出統計分析所需數據的政策研究方法。文本分析法是對政策內容進行分類、語義判斷,根據關鍵詞出現頻次并按一定的標準進行賦值,從而系統客觀地對政策進行量化,得出統計分析所需數據的政策研究方法。
在研究中,通過“北大法寶法律數據庫”查詢環境保護類別的政策,對江西?。ㄊ∪舜蟆⑹≌⑹倨渌麢C構)及宜春市有關環境保護的政策進行查詢,篩選,剔除宜春市與江西省重復的政策,主要是宜春市轉發江西省政策。
環保性政策數量,具體分為當年出臺的環保政策數量EPN (The Number of Environmental Policy)和當年有效的環保政策數量 EPNV(The Number of Valid Environmental Policy)。有效環保政策累計EPNt是指從2013年(第一年)到第t年12月份為止,出臺的所有環保政策數量之和,但還應剔除已經失效的政策,才能得出解釋變量EPNVt;對于失效政策的提出,如果該政策正好在第t年失效,如果在6月份以前失效,那么就認定為失效文;如果在第t年的7月份及以后月份失效,則認定為有效文,仍然計入政策累計數量之中。
通過文本分析法來測度環保政策的強度。環保政策強度主要是指對于規制污染行業的力度,政府對于環境保護的關注度。泛覽檢索的政策,可以大致分為指導性和規范性政策文件。指導性政策文件大多對政府各部門的工作進行指導,宣傳環保工作精神。指導性政策對于污染行業有一定規制作用,但從業者一般更關注規范性文件,所以所有的指導性文件都賦值0.1。規范性的文件一般是指對于環境保護的工作做出明確、具體的規定。這些規范性的政策的強度不一,主要根據政策文件中有關環境保護所在的標題級次進行判斷。如果關于規制污染行業,限制煙花爆竹的政策標題級次越高,那么政策的強度越強。一般而言政策文件有五級標題,按照標題的級次,強度為1.0、0.8、0.6、0.4、0.2。如:《宜春市中心城區煙花爆竹燃放管理暫行規定》(宜府辦發〔2018〕6號)在主標題中就標明“煙花爆竹燃放管理”,其政策重視度更高,賦值為1;宜春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宜春市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的通知(宜府發〔2014〕3號)第10小點提出“減少煙花鞭炮污染?!蔽挥诘谌墭祟},應該賦值0.4。
通過對政策強度賦值,可以得到當年環保政策強度EPI(The Intensity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EPI=指導性政策數量×0.1指導性政策
政策主標題文件數量×1+…+四級標題文件數×0.2規范性政策
有效環保政策強度的累計值EPIVt表示從2013年(第一年)到第t年的有效環保政策強度之和。
EPIVt= [t][1][∑]EPI-[t][1][∑]失效政策的強度+[∑]第t年失效政策的強度×
模型中設定了兩個控制變量,對于W縣的產業投資和規模進行控制,選取了工業固定資產投資IIFA(Industrial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規模以上企業數量IEDSN(Number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 above Designated Size)兩個指標。
(三)數據來源與統計描述
模型中的煙花爆竹產值,工業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以上企業數量,數據均來自與W縣國民經濟統計資料(2013-2019)以及萬載年鑒(2013-2019)。
如表4-2,煙花爆竹產值的標準差為26.011,說明W縣煙花爆竹的生產在2013-2019年間的波動較大。
(四)回歸分析及檢驗
采用分層回歸分析的方法,分析環保政策和環保政策強度對于煙花爆竹行業的影響。
表中括號內的數值為T值。
表3-3表明了有效環保政策數量累計值,有效環保政策強度累計值以及二者之和對于煙花爆竹行業的影響。在模型(1)中,考察環保政策數量,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以上企業數與煙花爆竹行業生產間的關系,表示有效環保政策的數量累計與W縣煙花爆竹行業之間的關系,估計的系數為-1.267,有效環保政策的數量累計與W縣煙花爆竹行業的生產之間存在著方向關系。模型(2)中,表示有效環保政策強度的累計值與W縣煙花爆竹行業之間的關系,估計系數為-4.248,表示有效環保政策的強度與W縣煙花爆竹生產間存在反向關系,在2%的水平下通過了顯著性檢驗。模型(3)表示有效環保政策數量與強度的累計值對W縣煙花爆竹行業之間的關系,估計的系數為-1.297,環保政策與W縣煙花爆竹生產間存在方向關系,在3.1%的水平下,通過顯著性水平檢驗。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工業固定資產的投資在模型中,都呈現出與煙花爆竹行業的生產存在著正向的關系。 模型(1),(2),(3)的 分別為0.899,0.978,0.930均大于0.8。回歸方程存在較好的擬合度。很明顯產業的生產與環保政策的數量,強度之間有著反向關系。
四、研究結論與策略
(一)出口緩解產能過剩
2019年5月煙花爆竹主產區之一的瀏陽出臺了10條措施促進花炮產業轉型升級,其中一條關于出口解決部分產能過剩的措施尤為矚目“要加快花炮出口通道建設,鞏固現有海運通道,探索“鐵海聯運”及中歐班列煙花爆竹集裝箱運輸。”目前國內對煙花爆竹的禁放嚴格,需求在政府的干預下被壓制,所以對于整個煙花爆竹產業的供過于求,出口或許是一條出路。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出口并非解決環保問題的根本舉措,只是對國內煙花爆竹產能過剩的緩解。
(二)創新是永恒的話題
花炮企業客觀來說已經屬于夕陽產業,隨著產業升級和資本重組,煙花爆竹的生產工藝迫切需要擺脫落后的生產方式。目前,環保煙花爆竹在國外有一定生產,但品種單一、價格昂貴,從國外引進技術的可行性尚不明確。雖然近年來我國南方也出現了無煙煙花產品,但與室內燃放的要求較遠,成本較高,與大規模使用還有很大差距??v觀該行業創新進程,煙花爆竹的環?;€處于初期,這對煙花爆竹企業來說既是一個挑戰,又是一個機遇。這些肩負壓力的企業應該抓住這個機遇,投入必要的技術資金和人員,研究無污染煙花爆竹,及時完成綠色轉型,適應新政策。
(三)跳出GDP陷阱,發展質量尤為重要
GDP歷來被認為是衡量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W縣GDP與煙花爆竹掛鉤的矛盾自從環保政策施行后愈發凸顯,W縣經濟發展過度依賴煙花爆竹企業產能,使得很多花炮企業的轉型有一些限制,比如政府的不支持導致的投放市場成本過大等。根據實證分析的結論,政府出臺的政策強度對企業的存續有很大影響,從另一個角度反映政府支持度與企業是否轉型成功有一定相關度。因此,有關政府應該長遠考慮,跳出GDP的牢籠,鼓勵企業綠色轉型,對過渡期的企業實行優惠政策。在綠色轉型之際,企業的內部控制應配套變革宗旨,上下健全風險管理體系,對公司內部進行監督和控制,對公司的經營和決策做出戰略性的部署和指導。
參考文獻:
[1] 嚴仙偉,周新長.遂昌縣禁放煙花爆竹的現狀與對策建議[J].市場信息,2017(24).
[2] 范小花,蔡治勇,易 俊,趙一姝.煙花爆竹對環境的危害性分析[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08(4).
[3] 莫傳明.立法應反映社情民意——關于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思考[J].人大建設,1998(7).
[4] 趙 偉,范紹佳,謝文彰,孫家仁.煙花燃放對珠三角地區春節期間空氣質量的影響[J].環境科學,2015(12).8.
[5] 江 镕. 春節煙花爆竹管控,只為廣東天藍氣爽[J].環境,2019(3).
[6] 鄭亦佳,李 楠,廖程浩,常樹誠,張永波.2019年春節期間廣東省煙花爆竹燃放管控成效評估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9(11).
[7] 李大劍.安全與環保是煙花爆竹轉型發展的根本出路[J].湖南安全與防災,2014(5).
[8] 煙花爆竹禁與不禁不能一刀切[J].花炮科技與市場,2012(4).
[責任編輯:蘭欣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