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娟
喜愛游戲是幼兒的天性,游戲是幼兒園對幼兒進行教育的一種基本活動,幼兒在幼兒園游戲化課程實施中體驗、感悟、理解生命活動的價值。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于課程游戲化的內容、類型等是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幼兒在這樣的課程游戲化活動中倍感幸福與滿足。因為課程游戲化活動中幼兒始終會保持輕松愉悅的狀態,其心情總是輕松、愉快的。課程游戲化過程中,幼兒始終保持一種興奮、專注狀態,獲得知識的增長,積累課程游戲化的活動經驗。
課程游戲化是當下幼兒園課程改革與發展的基本指導思想與發展路徑,幼兒園以游戲的方式組織課程,有利于讓幼兒真正實現在“玩中學”“學中玩”。比如,幼兒園組織的搭積木、過家家、拼圖、找朋友和捉迷藏等游戲,讓幼兒在課程游戲化活動中,逐步建立起與游戲合作伙伴間相互信任的關系。在這樣的合作關系中,幼兒學會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合作伙伴,自主選擇游戲的角色,幼兒在課程游戲化活動中,體驗游戲成功的快樂。比如,在區域游戲活動中,幼兒擁有自主選擇區角的自由,擁有確定區域游戲主題的自由等,幼兒的自主性得以發揮、興趣自然會被激發,從而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區域游戲活動中。
在游戲化課程實施過程中,老師總是期待著的幼兒不斷地去將游戲活動向前推進,其中幼兒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會得到增長。在感知游戲活動中,可培養幼兒善于觀察問題,勤于思考問題的良好習慣,同時,在課程游戲化建設中,幼兒探索能力與思維判斷能力等會不斷增強。比如,在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活動中,開展的創造性游戲對激發幼兒思維和身心健康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不少幼兒園一日活動辟有專門的創造性游戲活動時間。
兒童教育家陳鶴琴、陶行知等都十分重視對兒童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幼兒園課程游戲化中的一物多玩與一物多用的設計,既有效地豐富了幼兒的游戲內涵,又讓幼兒在與游戲伙伴的互動中發展了思維能力。比如,筆者所在的幼兒園挖掘幼兒園所在地的鄉土文化,構建了以“民間游戲”為主題的課程,將投沙包、老鷹抓小雞、跳房子等具有鄉土特色的游戲融入課程并進行二度開發,開發新的游戲規則,制定創新性游戲內容,力求創新重組,生成新穎的健康向上的課程游戲化的內容。筆者所在幼兒園融合鄉土特色,利用生活廢棄物等,開辟獨具鄉土特色的體育運動器械為主題的游戲化課程,在這樣的游戲化課程中,有的幼兒用紙箱、報紙等制作成門球用品,有的幼兒用易拉罐制作成杠鈴、跨欄等,有的幼兒用木材制作成小推車、悠悠橋等,有的幼兒用布條、植物種子制作成沙包等,幼兒在制作過程中激發了思維,發展了創造性能力。
想象力對幼兒成長的價值非凡,有利于擴大幼兒的視野,豐富他們的感性認識和生活經驗。幼兒的游戲化課程可以放飛幼兒的想象力。課程游戲化活動中游戲活動器具等各種材料,是放飛幼兒想象力的物質支撐,幼兒園應為課程游戲化的開展構建豐富多樣的物質環境,讓幼兒開展豐富多彩的游戲,充分地放飛想象。比如,建構區域游戲活動中的一幅幾何圖形,便可以促使幼兒進行自由想象,幼兒會利用這幅幾何圖形,去建構自己喜歡的各種各樣的美麗圖案,幼兒依據自己的意愿展開想象的翅膀,想象出與眾不同的精彩。
幼兒園組織的創造性游戲為主題的課程,對放飛幼兒的想象有不可忽視的作用,這樣的創造性游戲涉及角色游戲、結構游戲與表演游戲等,幼兒在創造性為主題的課程游戲化中,需將自己原先所積累的知識與形象加以改造,從而創造出新的形象。當然,這樣的創造性游戲課程的內容可以鼓勵幼兒自主進行構思,可以依據自己的知識經驗,展開無拘無束的想象,以確定游戲活動的內容、游戲規則,教師也可以鼓勵幼兒自主制定。創造性為主題的課程游戲化是幼兒認識環境、認識社會、認識自然界的一種最有效手段,對幼兒創造力、想象力的發展,培養幼兒活潑向上、開朗大方的良好個性具有積極促進作用。
總之,幼兒課程游戲化對幼兒的成長具有不可低估的促進作用,游戲化課程對激發幼兒的興趣,激活幼兒的思維,放飛他們的想象力,促進幼兒個性全面、自由、和諧發展和快樂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錦繡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