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樹國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數量逐年增加。而糖尿病患者多為中老年群體,本身機體功能便相對較弱,療養期間一旦任意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導致糖代謝失衡,使得內耳疾病發生率呈直線上升,為患者最終患上老年性耳聾埋下伏筆,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須要重視對老年性耳聾的預防,這也是其生活質量能夠得到保障的前提條件。
老年性耳聾病癥的出現與患者內耳處血流受阻有直接關系。糖尿病患者本身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中,使他們較常人而言,耳部血管會逐漸狹窄甚至閉塞,神經也會因此產生缺血性改變,最終造成功能性障礙誘發耳聾疾病的狀況發生。所以糖尿病患者更應該持續關注老年性耳聾的預防。
從中醫視角出發,糖尿病患者患上老年性耳聾與其自身腎陰虛弱、陰虧精乏有著直接關系,耳竅部位無法獲取正常的養護,一旦體內虛火上升至耳竅處便會導致糖尿病患者腎陽虧耗、氣虛血損,最終誘發失聰。
1.糖尿病患者要預防老年性耳聾則必須從實際出發,在日常生活中根據自身情況以及病情狀態作合理評估。之后必須在規律作息基礎上積極且持續控制血糖,確保自身血壓、血脂控制在合理區間內,以使機體血流循環性能夠正常運轉,達到延緩甚至阻斷老年性耳聾的目的。
2.老年糖尿病群體在日常療養過程中要注意遠離施工場地等噪音較大的區域,家屬也應幫助老年糖尿病患者構建安靜舒適的生活環境,在看電視、聽音樂時音量要適中,時間也不能過長,少佩戴耳機,在接電話期間,每隔2分鐘左右便可以換另一只耳朵接聽,通話時間亦不可過長,以此使糖尿病患者的老年性耳聾得到合理預防。
3.糖尿病患者在進行藥物控制治療期間,必須遵醫囑,不可私自服用外來藥物,家屬也要做好實時監督。慎用甚至禁用對聽覺神經有損的藥物,比如氨基糖甙類抗生素、慶大霉素等等都會對糖尿病患者聽力神經造成一定負面影響,增加其患上老年性耳聾的風險。且家族藥物中毒者、腎功能不全、聽力衰減等老年糖尿病患者群體,更應時刻關注自身病情,及時與醫師溝通,保障服用藥物的針對性和安全性,以降低糖尿病患者老年性耳聾發生率。
4.老年糖尿病患者必須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平日不能頻繁挖耳朵,防止外耳道以及鼓膜損傷,規律作息的前提下主動調整情緒,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遠離精神緊張、情緒激動的狀態。必須戒煙戒酒,患者必須正視煙酒中所含尼古丁以及乙醇會對內耳造成損傷。日常要多運動、多鍛煉,但必須適量,不可過度運動,可打太極拳、散步、慢跑等,以此達到增強自身體質、促進機體血液循環、延緩衰老,預防老年性耳聾的目的。
5.糖尿病患者要科學合理預防老年性耳聾,離不開健康、良好的飲食習慣。日常必須堅定少食多餐的原則,多攝入新鮮果蔬以保障體內胡蘿卜素、維生素A、維生素B等含量始終處于充足狀態。營養均衡的前提下構成適合患者自身的低鹽、低脂、高纖維食譜。與此同時糖尿病患者也可以從中醫辨證進食的角度出發,積極改善日常飲食方法,以達到預防老年性耳聾的目的。比如在療養期間出現頭暈目眩、腰膝酸軟、精神疲乏等現象,說明患者腎精虛衰,此時便可適當選擇補充腎源的食物,像黑木耳、淡菜等。若患者出現面色萎黃、頭暈倦怠、食少便溏等現象,則可多進食薏苡仁、白扁豆等健脾胃的食物,確保糖尿病患者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質量充分得到保障,也為其預防老年性耳聾打下堅實基礎。
6.糖尿病患者及家屬要掌握基本的預防老年性耳聾按摩技法。比如經常按摩雙耳耳廓,或者捏耳并輕緩揉按風池穴反復30~50下,堅持每天按摩1~2次以促進糖尿病患者內耳血液循環,達到預防糖尿病患者患上老年性耳聾的目的。也可通過按摩患者聽宮穴、耳門穴(每日1次,每次重復穴位按摩50下)以使糖尿病患者出現老年性耳聾的風險降至最低;其中聽宮穴主要處于人體頭側面耳部正中處,微張口時耳屏與下頜關節間凹陷部位即聽宮穴;耳門穴則在人體頭側面耳部上三分之一的地方,正在聽宮穴的上方,即靠近耳屏上切邊緣。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必須正視自身病情,合理分析病癥,要時刻關注自身聽力情況,若發現自己出現聽力衰退癥狀,要及時就醫。
(作者單位:四川省劍閣縣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