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楊
很多人認為藥物劑量越多,病癥改善效果越好,病情恢復越快,然而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俗話說“是藥三分毒”,人們應高度重視藥物的正確使用方法,一定要遵醫囑用藥,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代謝器官,具有維持人體正常代謝、儲存肝糖、去氧化、合成蛋白質等作用,肝臟是尿素合成和新陳代謝的重要器官,另外具有解毒、造血的作用。當人們生病服用藥物后,藥物大部分經肝臟排出,如果不合理、不科學用藥治療,會讓藥物對肝臟造成損傷。長此以往,肝損傷程度加重,最終有可能造成肝功能障礙。
藥物性肝損害(DILI)是肝疾病中較為特殊一種,也是廣大群眾知曉甚少的疾病。臨床對其定義是藥物治療中因藥物或代謝產物的影響,引發肝細胞毒性損害或肝臟對藥物產生的過敏反應所導致的疾病癥狀。
藥物性肝損害分為三種,分別是肝細胞損傷型、膽汁淤積型和混合型,不同類型藥物性肝損害所表現出的癥狀不同。藥物性肝損害的發病原因可能與日常服用藥物類型、服用劑量、用藥療程以及合并用藥情況等相關,患者要想徹底根治此病,首先要尋找病因。
(一)藥物、代謝產物引起的肝損害
人們用藥是為了治療某些基礎疾病,這些疾病的病因、發病程度及病癥較復雜。藥物進入人體后參與代謝,其代謝反應與人體酶密切相關。患者服藥后,會與細胞色素P450酶系發生氧化還原水解反應,進而使得藥物轉化成代謝產物,最后排出體內。此轉化過程中,產生的代謝產物大多有毒,如常見的自由基、氧自由基等,這些毒性產物與核酸、蛋白質在體內相互作用,最終破壞蛋白質結構和活性,損害細胞,這些損害會導致干細胞壞死、凋亡,嚴重者出現肝衰竭。
(二)自身機體免疫反應引起的肝損害
藥物性肝損害最明顯的反應是藥物過敏,服藥藥物不當引起的過敏反應,不僅會引起患者身體不適,還會對肝臟造成嚴重損害。因為肝臟具有解毒功能,因此很多外源性藥物的毒性產物會在肝細胞內代謝,并不是只有有毒的藥物才會損傷肝臟,人體免疫與藥物代謝酶結合發生異常也會間接對肝造成損傷。每種藥物的包裝盒中都有使用說明書,其禁忌項和不良反應中會明確指出肝毒性藥物,肝病患者慎用。藥物產生的過敏反應針對某些特殊群體,具有無法預測性,與療程和服用劑量無關。
(一)有效科學的治療方案
有效預防藥物性肝損害首先要停用對肝臟造成損害的藥物,患者如果是多種藥物聯合使用,應全部停止服用,待肝功能慢慢恢復后,再逐一進行排查。如果一些重癥人群的治療方案中必須要服用此類藥,醫生首先需要維持患者身體的水、電解質平衡,并在飲食方面依據實際情況進行蛋白質、熱量干預,增強病人的營養狀態,服用藥物時先選擇一些保肝藥進行預防,然后適當減少治病藥物的劑量,積極觀察病人用藥后的反應,加強巡視,做好不良反應的防范措施,必要時可以選擇一些穩妥的解毒藥進行控制。如果對癥治療無解,病人的情況特殊,建議采取肝臟移植來延長患者的生命周期。

(二)積極合理的預防方案
患者治療癥狀、恢復健康的關鍵在于預防措施,提高預防意識,避免疾病纏身。藥物性肝損害患者選擇藥物時一定要謹慎小心,正確詳細地閱讀使用說明和藥物適用證,盡量避開會引起肝臟損害的藥物。患者用藥后要觀察身體變化,如果自身有過敏史、既往有肝腎疾病史應提前告知醫生,合理調整藥物劑量。
下面介紹一些日常用藥常識。①空腹狀態禁止用藥;②飲酒后短時間內不可服藥或者酒不能與藥同飲;③過敏體質要小心不可用牛奶、茶水與藥同飲;④年齡越大,代謝能力越弱,藥物對肝臟的毒性會增加;⑤掌握藥物的相互作用可緩解毒性對肝臟的損傷,如皮質激素藥能減輕藥物性肝損害程度。
(作者單位: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