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肖鋒
6月6日,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抓好保居民就業、?;久裆?、保市場主體工作的十條措施的通知》,促進個體經營者、小微企業等市場主體發展和增加就業機會。
針對當前小微企業面臨的困境,學界有評論認為,需要的不是“刺激”而是“救命”。應對此種形勢,山東省新發布的措施非常明確。具體來說,“山東十條”的主要內容可概括如下。
一、免稅:在落實國家減稅降費政策的基礎上,在地方權限內,從文件發布之日至年底,對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免除一切稅費。二、減租:鼓勵業主(房東)減半收取年底前的房租,當地財政給予補貼或按規定減免業主(房東)相關稅費。三、開放地攤經濟:實行負面清單制,對依法從事的擺攤經營,不辦理營業執照,不收任何費用。四、社保補貼:鐘點工、早市、夜市擺攤經營者可獲社保補貼,離校兩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可獲社保補貼,所需資金從就業補助資金列支。五、以工代訓:中小微企業新吸納就業困難人員等,組織以工代訓的,給予每月500元/人、最長6個月的補貼,單個企業在政策執行期內最高補貼10萬元。六、信貸支持:保持現有抵押擔保狀態不變、承諾就業基本穩定的個體經營者和小微企業,允許延期償還貸款,并免收罰息。七、擴大動產抵押登記范圍:拓寬抵押物登記范圍,對辦理抵押的動產,做到應登盡登、應抵盡抵,提高效率。八、提供低成本的創業場所:為應屆畢業生自主創業開辟綠色通道,相關部門免除開辦企業的一次性政府收費,對創業者當地財政視成效給予獎補。九、擴大“一業一證”改革:將企業開辦環節由5個壓縮為2個、辦結時間由3個工作日壓減為1個工作日,實行印章刻制、發票及稅控設備領取、證章寄遞“三免費”。十、發展線上銷售:鼓勵個體經營者和小微企業利用工業互聯網、外貿出口平臺、電商平臺進行經營和銷售,當地財政給予費用支持。

山東淄博市沂源縣悅莊鎮東鮑莊村的小微扶貧站。圖/新華
當前,疫情減緩但遠未到放松警惕之時。全球供應鏈受阻,出口減少,消費不振,企業倒閉,員工失業,這些都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此種困境下,定向拯救中國經濟命脈——小微企業,是明智之舉。
就今年的經濟形勢而言,救助小微企業及個體戶就是“救命”。對此,“山東十條”可謂招招到位。從全國范圍來看,小微企業和個體戶已成為我國吸納新增就業的主渠道之一。因此,集中救助疫情影響下的小微企業及個體經營者就是“穩就業”的重中之重。
近年來,山東經濟一直被質疑“大而不強”,經濟發展后勁和居民消費水平也和其他沿海省份拉大了差距。此次山東提出減稅減租的十條措施肯定會造成財政壓力,過緊日子、苦日子也是地方政府的一項自我挑戰。山東此次規定,各級各部門要認真履職盡責,抓好落實,對企業和群眾的投訴,按照“接訴即辦”的原則進行答復和處理,對落實不力的單位和個人,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追責問責。
“穩經濟、穩就業”以救助小微企業及個體戶作為著力點,政府轉型變革從扶助經濟、服務民眾開始,“山東十條”的發布和落實可謂帶了個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