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碩莉
(衡水學院生命科學學院 河北 衡水 053000)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這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指明了行動方向。“課程思政”是高校教學內涵的新要求,是中國特色高等教育制度的要求,是人才培養目標的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不單單是思政課的任務,所有課程都具有育人的功能,因此,“思政”也應該融入高校學生的所有課程中?!罢n程思政”要落實到課程,關鍵是如何與專業知識融合。
超星學習通是一款便捷實用的多功能專業學習平臺,教師通過電腦端或者手機端將課程上傳,學生掃描二維碼進入學習,教師可以把課件、教案、與課程相關的其他輔助資料、小視頻等提前上傳,供學生預習、復習。授課過程中,可進行搶答、討論等互動輔助課堂教學。目前在校的大學生多為“00”后,網絡和手機占據了他們絕大多數的課余時間,引導學生用手機學習比單純的課堂教學效果要好,學習通可以提供給學生更多的學習內容、更靈活的學習方式、更便利的學習環境,運用學習通進行課程思政教學也符合目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1.1 課程分析。食品化學是食品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在食品化學課程中融入課程思政對于培養德能兼備的食品人才具有重要意義。食品化學的德育目標是通過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對食品由原料成為商品的各個階段中食品內部物質的化學變化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合理利用這些化學變化生產出集營養、安全、風味為一體的食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將科學探索的精神傳遞給學生,將食品的安全理念和社會責任傳遞給學生。
1.2 學情分析。將政治思想教育貫穿課程整個教學過程是全方位全過程育人的必需途徑,食品化學課程在大二上學期開設,學生在這個階段思想還具有可塑性,還沒有成年人的世故。同時,學生的業余生活多被網絡、游戲占據,他們往往對政治理論、社會熱點不關心,即使知道一些,也不會與所學專業結合,因此在食品化學授課過程中,將政治思想教育隱含在專業知識的傳授中,轉化為學生自己的思想,提升學生思想意識和水平就顯得很有必要。

表1 食品化學主要知識點與思政元素設計
食品化學課程教學中主要知識點與思政元素設計見表1。
在合理設計專業知識點的基礎上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再輔助于學習通平臺,將思想政治教育潤物細無聲地融入到教學中。針對學生的思想特點,有針對性的設計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保證實施的效果。
3.1 課前。結合每個章節內容,融入相應的課程思政元素,以視頻、圖片、鏈接及其他文字材料的形式發布在學習通上,發布的相關內容與當下時事聯系或者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聯系,激發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在觀看過程中產生共鳴。學生利用課下時間觀看、思考,要求學生思考觀看閱讀后的感想或提出相應的問題,可引導學生利用網絡搜索更多的事件背景,這個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分小組探討,完善自己的觀點。
3.2 課中。教師由預習的案例內容引伸到專業知識的講授過程中,利用學習通上的選人、搶答、分組任務、學生反饋等環節,引導學生從專業的角度分享對思政元素的感受和觀點,學生既能夠獲得更多的思想教育,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中,教師也能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進而及時調整課程思政的教學設計。同時也能達到思政內容與專業知識的應用聯系起來的目的。
3.3 課后。通過學習通接收學生學習后的思想反饋,通過學生敘述在專業知識的學習或思政內容的思考討論中有什么樣新的更深入的思考,收集學生在課前、課堂中思想的變化,積累更多的思政教育材料。“學習通”中可以放入較多的思想政治教育材料,彌補課堂教學中思政教育時間的不足,學生也可以反復觀看。
食品化學課程本身內容多且復雜,學時少,但其蘊含著豐富的思政元素,想要達到專業知識和思政教育同行同向的目標,單純采用課堂教學顯得捉襟見肘,“線上+線下”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解決這一矛盾。總之,基于學習通的混合教學模式在思政元素加入到專業課后,其優勢是顯而易見的。但如何將專業知識、思政教育、學習通三者無縫結合,上傳到學習通中的思政材料既豐富又不令學生產生厭煩心理,課堂中讓學生有積極表達的意愿等問題,還需要教師深度的設計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