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小瑤 宋明媚



[摘 要] 2016年底云南省鐵路進入高鐵時代,高鐵對地區經濟增長的影響力是不容忽視的,但影響程度如何,目前仍然缺少相關的實證研究和多元化的研究方法。通過利用2006-2016年云南省無高鐵的經濟數據和2017-2018年云南省有高鐵的數據建立回歸分析模型和灰色預測模型,在高鐵沒有開通這一假設下,推測2017-2018年云南省的各經濟指標值,基于預測值與實際值計算其高鐵效應值,以此反映高鐵對云南省經濟增長的影響程度。實證結果顯示:高鐵開通給云南省經濟增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還促進了產業發展,主要體現為高鐵的開通對GDP、三大產業的發展均有明顯的正效應,其中對旅游業的影響速度快且程度明顯,對云南省房地產的影響明顯但有一定的滯后性。
[關鍵詞] 高鐵;經濟增長;貢獻率;回歸模型;灰色預測模型
[中圖分類號] F420[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6043(2020)06-0026-03
一、引言
自2016年底起,云桂鐵路、昆玉高鐵、楚大高鐵相繼建成投入使用,云南省正式進入高鐵時代,標志著云南省從全國鐵路建設的末梢變成了交通樞紐。高鐵具有載客量大、速度快、耗時少、安全性能高等優點,成為了一種新型的、受歡迎的出行方式,改善了云南省的交通可達性,提高了出行效率,提升了出行者的體驗感。此外,高鐵連通加強了云南省與上海、成都、廣州等大城市的聯系,縮短了與市場的距離,帶動云南省的經濟發展,但高鐵對云南經濟增長的影響程度如何還猶未可知,缺少相關的實證研究。為此,本文借助合適的模型,著重分析高鐵對云南省經濟發展的影響,并且提出一些高鐵時代云南如何將經濟利益最大化的政策建議。
二、高鐵對云南省各產業發展的影響分析
云南省的高鐵已覆蓋昆明、楚雄、大理、麗江、玉溪等地,使云南省交通便捷程度得到很大的改善,高鐵沿線地區吸引了大量企業聚集,加快生產要素流動和擴大了經濟市場,促使云南省加快產業調整,帶動了城市的經濟增長。下面從理論層面分析高鐵對云南省三大產業發展所帶來的影響。
(一)促進第一產業快速發展
云南省生物多樣性突出,物產豐富,中藥、花卉、水果、茶葉已成為云南省的特色農產品,然而,云南省的農業發展長期受到交通方式的限制。一直以來公路和鐵路作為云南省的主要出行方式,承擔著云南省大量的客運量和貨運量,客運總是優先于貨物運輸,就造成了客貨爭流的矛盾,使物流業的布局趨于不合理,導致了貨物運輸所需時間長,對于一些保質期較短的農產品無法向外流通,使云南豐富的物產資源發揮不出最大的價值。而現在隨著高鐵的開通,“交通替代效應”隨之產生。高鐵漸漸成為人們出行的首選方式,火車和大巴的閑置為貨物的運輸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云南省客貨爭流的矛盾有所改善,云南省的農產品市場被打開,其中一個典型現象就是尋甸、嵩明等地花卉蔬菜大棚的蓬勃發展,快速帶動了當地農業發展。
(二)促進第二產業發展、結構升級
李雪松(2017)認為高鐵的開通打破了對運輸時效的限制,減少了中間環節的開支,因此高鐵的開通有益于制造業的發展。2016年《云南省裝備制造業發展規劃》指出,加快發展大型鐵路養護機械及軌道交通裝備、自動化物流裝備等云南省已初具一定發展基礎的高端智能裝備產業。云南高速鐵路的運行帶動了車輛零部件制造業、管理控制系統制造業、通訊信號生產業等高端制造業的發展,這也促進了當地制造業的轉型升級。
另外,高鐵的建設與發展帶動高鐵產業鏈發展,使得新型材料、電力、信息技術等行業的需求加大,技術要求增高,由此帶動此類行業發展的同時帶動技術創新,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隨著第二產業中高新技術產業的比例增大,使得第二產業的結構發生變化。
(三)促進第三產業發展、結構調整
首先,高鐵開通促進了云南房地產業的發展。隨著高鐵開通,“高鐵新城”進入到人們的視野中,間接帶動了房地產業的發展。以大理為例,2016年底大理平均房價為6536元/平米,隨著楚大高鐵開通,大理房價一直飆升,截至2018年底短短兩年的時間平均房價達到11881元/平米。
其次,云南這一旅游大省在高鐵的帶動下迎來了新的機遇,旅游業、餐飲業等相關產業快速發展和轉型,促進了第三產業結構調整。高鐵出行耗時少,旅游目的地與客源地之間的距離在心理感知中慢慢的被忽視,已經成為人們旅游出行的首選交通方式。自2016年底滬昆高鐵、成昆高鐵的相繼開通為云南帶來了大量的省外客流量以及國外客流量,2017年昆明至周邊地區的高鐵陸續建成投入使用,使得云南省形成了省內外快速交通圈,節約的旅游出行時間轉化為在旅游目的地逗留的時間,潛在增加了旅游回頭客。此外,高鐵和旅游業的發展還加強了與鄰省的合作,2016年滬昆高鐵開通,貴州、廣西、云南三省簽訂了旅游合作框架協議,聯合打造“兩江一河”高鐵生態旅游經濟帶,三省共同發展實現雙贏。旅游業的快速發展給云南省帶來了可觀的收入也帶了巨大的人流量,間接促進了餐飲業、住宿業等服務行業的發展,使得第三產業中旅游業,餐飲業等在第三產業中的占比越來越大,調整和優化了第三產業結構,從而帶動經濟增長。
三、實證研究
為了研究高鐵對云南省經濟產生的影響,接下來進行實證研究。首先,由2006-2016年數據擬合得到無高鐵時代的鐵路客運量與經濟增長指標的回歸方程,建立鐵路客運量與其他經濟指標的關系;其次,建立灰色預測模型,預測2017-2018年在無高鐵假設下的鐵路客運量;再通過前面的回歸方程反推出2017-2018年無高鐵時的各項經濟指標值;最后將2017-2018年無高鐵假設下的經濟增長指標值和高鐵開通后實際經濟增長指標值進行對比,并計算云南省各個經濟指標增長的高鐵效應值。
(一)指標選取和數據來源
由于官方沒有公布高鐵的運行數據,考慮到云南高鐵的開通緩解了客貨爭流的矛盾,成為人們重要的出行方式,所以本文使用鐵路客運量來反映高鐵運行指標。本文還選取了云南省地區生產總值(GDP)、國內旅游收入、房地產開發投資和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等六個經濟指標,從經濟總量和產業結構方面進行實證研究。為此,本文收集了2006-2018年云南省7個指標的數據,數據來源于《2017年云南省統計年鑒》及《2017-2018年云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整改交通運輸結構,創新“高鐵+物流”合作模式
高鐵對于云南省來說是比較新的交通工具,根據其運輸量大、快速高效的優點,將貨物運輸從“公路轉向鐵路”的理念貫徹落實,轉變貨運方式,例如:將大部分距離較長,貨物重量大的公路貨運方式轉向鐵路運輸。目前一些發達城市已經實現鐵路客服中心與地方物流服務平臺的對接,高鐵和物流業的結合將成為未來的一個發展趨勢,云南省可以先行布局,嘗試這種改革方式;云南高鐵也可以和電商平臺進行合作,創新和完善物流發展的方式。但是在推動“高鐵+物流”發展的同時,也要結合火車、公路、航空的運輸特點,查找適合的貨源,多方面發展物流產業,避免一家獨大的情況出現。
3.抓住機遇,充分發揮旅游業的高鐵效應
高鐵建設工程量大,資金回收所需時間長,政府運營成本較高,將給地方政府財政施加壓力。前期運營成本高昂的情況下,可以優先發展支柱產業和高鐵開通受益較大的產業,其他產業穩步發展。由實證研究結果可知,云南省高鐵的開通運營,旅游業成為了最大的受益產業。所以云南省政府可以旅游業為龍頭,開發新的旅游模式,打造云南省特色旅游項目,將旅游業做大做強。
[參考文獻]
[1]張麗,吳小濤.高鐵對城市經濟增長效應的實證研究[J].統計與決策,2017(17):152-154.
[2]李雪松,孫博文.高鐵開通促進了地區制造業集聚嗎?——基于京廣高鐵的準自然試驗研究[J].中國軟科學,2017(7).
[3]廖飛,趙寶江,張鵬,鄧立軍.基于灰色預測模型的黑龍江省入境旅游業發展趨勢分析[J].時代金融,2015(12):270+272.
[4]沈栩竹,劉聰,何猛,張麗萍.基于灰色GM(1,1)模型的云南進出口貿易總額預測[J].價值工程,2019,38(24):31-32.
[5]陳立文,王榮,劉介立.高速鐵路對城市房價的影響研究——基于石武高鐵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J].資源開發與市場,2018,34(10):1413-1417.
[6]張永慶,陳媛.高速鐵路對區域旅游經濟的影響——以貴州省為例[J].開發研究,2018(05):80-86.
[7]徐國祥.統計預測與決策[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12:162-168.
[責任編輯:潘洪志]
[通訊作者]? 宋明媚(1989-),女,云南昭通人,助教,碩士,研究方向:經濟統計應用。
[基金項目]?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民族地區生態旅游特色優勢產業現狀與發展調查研究(16CMZ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