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琴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
隨著高職院校百萬擴招計劃的有序進行,使得進入高校的學生基礎文化水平參差不齊,這對正常的教學秩序造成了一定沖擊,也使得教師不得不努力尋求新的教學方法。其中,任務型教學法作為比較流行的教學思想備受人們的關注。本文的主要就如何在大學專業課程中開展任務型教學進行研究。
任務教學法是指通過制訂教學任務,學生根據教學任務制訂相應的學習計劃并付諸行動、完成學習任務,通過不斷的探索性學習而逐步提高自己,進而完成知識的積累與升華。
任務型專業課程教學主要目的是利用學習者在完成一個“任務”時,通過專業性知識、專業化語言來正確表達自己的思想,傳遞自己的來工作想法。
任務型教學把教學內容具體化、社會化,通過學生的“因用而學、以學為用”,不斷進行專業知識的積累,最終達到通過課堂教學以實現用專業知識科學地完成各種工作情景現場任務,從而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與素養。
與傳統的課堂教學不同,學生的課堂知識學習是以教師提前設置好的任務為主線,在以任務為導向驅動的下,通過教師的不斷知識引導,從而產生一系列的主動學習實踐活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再是中心,學生才是學習整個教學實施的中心。此時,教師的教學改為以完成預定任務為主線的互動引導式教學,這不僅使教師可以從以往繁重的課堂教學工作中解放出來,同時使得學生能帶著真實的學習任務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與運用,不僅能將學生真正回歸課堂,同時也可以直正激發他們的知識探索欲。
問題: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具有明確的教學任務來承載教學目標。需要很好的做好學生管理。
與“傳統教學法”的教學實施不同,任務驅動型教學實施過程中,首先給學生分組并發放學習任務,然后教師對任務進行解讀,學生以小組形式自主學習完成任務,該過程中小組內部也可以進行任務分散。最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成果匯報,每組匯報完畢,先由其他小組學生進行提問并評價。每一次的教學任務匯報完成后,教師及時點評,有欠缺的及時給予指正以便學生的查漏補缺,做的好及時給予鼓勵并提出新的學習目標。
通過任務教學法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監控技術》課程教學實施,發現大部分學生都能夠按時按要求完成學習任務。且大多數的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的參與到活動中,學習熱情高漲,基本上可達到教學目的的要求。
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相比,任務驅動教學的教學效果在以下各方面都有了顯著性的提升(如表1 所示)。

表1 “任務型”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的教學成果對比
首先,上課出勤率方面得到很大的改善。傳統教學中學生的出勤率很難保證,特別是早上第一堂課、下午最后一節課,必須要每次課上點名才能保證學生正常出勤,比較占用有效課堂教學時間。采用任務教學法后,學生會主動來上課,主要原因是,每個學生在課堂中都有實質性匯報任務,小組匯報時中需要全部人員參與其中,不然會造成匯報不全面而影響小組成績,因此,一般沒有特殊情況,學生都會來上課。
其次,課堂表現欲望明顯提升。傳統教學中,教師以講授為主,學生被動學習,知識理解時間有限,課堂參與性不積極。就算遇到問題,很多學生都會選擇沉默,除非老師注意到該學生情緒的異樣有意提起才能發現。采用“任務型”教學后,學生的發言不僅主動了,也積極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也顯著提高,也愿意提前預習新的知識內容了。
最后,學生的課堂效果評價較高。通過任務型教學改進后,學生發現他們自己會主動去學習,也能沉得住氣看書、查資料了,有問題也愿意主動去解決了。同時,通過查閱各類電子資料等也及時了解各種專業相關的前沿知識,獲得一些不少的收獲。
“任務型”教學法在整個教學任務執行過程中,強調了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學生的主動學習以增強其實踐能力、創造力和提高知識的靈活及有效運用,是實現教學改革的有效途徑,通過“任務型”教學法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監控技術》課程的實踐,發現學生的學習效果及知識的運用、分析問題的能力都有了很明顯的提升。主要體現在:學生的課堂出勤率提高、課堂表現欲明顯提升、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習效果改善及學生課堂評價也更好等方面,在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我們也發現,為了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學任務的有序執行,在教學任務設置時,應盡量體現教學目標,任務分配上盡量發揮每一個學生的優勢,學生在任務匯報評價時,教師要及時給予點評、糾正,對于做的好的要及時給予表揚,做的差的學生多鼓勵,這樣才能有效地推進教學任務的實施,才能更好地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