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占剛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各級領導和廣大人民群眾對包括檔案工作在內的大文化事業的發展越來越重視,越來越關注,檔案事業迎來了重要的發展機遇期。邢臺市檔案工作始終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建設檔案強市、實現跨越發展為目標,推進四項工作(檔案館庫建設、檔案信息化建設、檔案目標管理認定,農業農村檔案工作),構筑三大體系(檔案資源體系、檔案開發利用體系和檔案安全體系),強化兩個保障(組織保障、法制保障),全力提升檔案事業公共服務能力,積極推進檔案工作上檔升級。
一、認清形勢,理清思路,切實加強對檔案工作的領導
(一)加強宣傳,提高全社會檔案工作的認識。一方面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制定與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工作目標;另一方面要圍繞大文化來開展檔案工作的深化、挖掘、延伸和影響。以此來提高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對檔案工作的認識,從而理解、支持檔案工作,為檔案事業的發展提供保障。
(二)明確機構職能,加強隊伍建設。機構改革后,市檔案館受市委辦的委托繼續承擔檔案行政管理和執法職能,但各縣(市、區)委辦和檔案館職能職責不清,存在互相推諉現象,造成基層檔案工作人員無所適從,影響檔案工作開展。為此要盡快明確各縣(市、區)檔案館行政管理職能,形成市縣兩級協調聯動的體制機制,加強全市檔案隊伍建設,按照德才兼備、結構合理的原則,配齊配強檔案部門領導班子和檔案工作隊伍,推動檔案工作高質量發展。
(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檔案工作發展。近幾年來,我市以國家發改委和國家檔案局支持中西部地區縣級國家檔案館建設為契機,加快縣級館建設進度。共有17個縣(市、區)檔案館列入中西部規劃,12個縣爭取到了中央資金1781萬元。特別是威縣檔案館,投資2800萬元,建筑面積8900㎡,成為全省一流的縣級檔案館。全省在威縣召開了縣級館建設現場觀摩交流會。目前,11個縣(新河、隆堯、威縣、平鄉、臨城、臨西、任縣、廣宗、柏鄉、南和、巨鹿)檔案新館均已建成。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關于“依法嚴格規范管理檔案,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重要批示精神,進一步強化責任、自我加壓,千方百計加快檔案館(室)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不斷夯實新時代檔案事業轉型升級的發展基礎。
(四)加強檔案法規體系建設。認真研究依法治檔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要進一步加大普法力度,引導社會各方面依法建立檔案工作制度,制定了《邢臺市檔案行業紅名單黑名單管理辦法》,把檔案工作列入到社會信用建設體系中,培育社會公眾的檔案意識和法治觀念,為依法治檔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
二、做好基礎業務工作,推進檔案事業發展
(一)抓好市縣兩級數字化檔案館建設。檔案事業要實現綠色發展,就必須向數字化、信息化邁進,使檔案利用便捷快速,更好的解決檔案存量數字化和增量電子化問題。市館優先將群眾關心、關注的檔案進行檔案數字化掃描,積極向市政府領導匯報并積極與市財政局溝通,通過積極協調,在市財政非常緊張的情況下,確定每年撥付30萬元用于市館館藏檔案數字化掃描,并列入每年預算。由于資金較少,為了更好地完成掃描任務,我們創造性的自己組織人員開展數字化掃描工作。截至目前市館僅用150萬元共掃描檔案約1200萬幅,市館館藏檔案掃描已基本完成。各縣檔案館信息化先后開展,沙河、臨西、巨鹿、南宮、隆堯、清河、平鄉、威縣、邢臺縣、任縣、橋東區等均已開始掃描工作。下一步我們要擺脫傳統、落后、低效的檔案保存和管理開發模式,積極探索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前沿技術在檔案領域的應用。爭取到2020年底,基本完成市、縣兩級國家綜合檔案館館藏檔案數字化。
(二)以檔案目標管理認定為載體,促進各級機關檔案管理工作。全面加強對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檔案室及重點建設項目檔案管理工作的監督指導。深化目標管理認定,鞏固認定成果,提升認定級別,擴大認定范圍,不斷提升基層檔案室規范化水平,做好“系統抓、抓系統"工作。截至目前全市5A單位23家。
(三)做好農村檔案工作,服務基層發展。自我市平鄉縣被農業部確定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整縣推進試點縣以來,我市認真組織開展土地確權檔案管理工作,成為我省土地確權管理示范縣,為推進全省土地確權檔案工作順利開展提供有力保障。截止目前,我市各縣館接收土地確權檔案共計150多萬卷。省局先后兩次在我市召開了土地確權檔案管理現場觀摩經驗交流會,并推廣邢臺的經驗和做法。
(四)圍繞經濟發展大局,加強檔案開發利用工作。檔案要實現開放發展,就要使檔案工作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檔案事業的開放就是要挖掘、整理優秀檔案,堅持以文化搭臺,經貿唱戲。把檔案文化建設作為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集中保管珍貴檔案,深度挖掘館藏?!缎吓_民族工商業發展歷程編研出版展覽》《冀南血淚》《南宮縣志集萃》、董振堂重點項目檔案等4個項目均列入國家重點檔案保護與開發項目,共計爭取國家資金154萬元,現已全部通過國家驗收。通過編輯出書、舉辦檔案展覽等形式,打造具有紅色記憶、城市記憶、民間記憶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檔案文化品牌。
(五)加強民生檔案建設,豐富檔案資源共享。我市市縣兩級檔案部門對近年來新形成的有關新農合、新農保、婚姻檔案、土地流轉等多種類型的民生檔案,及時指導建檔接收進館。截至目前市本級共接收并整理40家破產企業檔案20余萬卷,市屬工業企業90%已接收入館,避免了破產企業檔案的流失,為破產企業職工辦理退休等查閱利用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三、突出創新思路,抓住特色亮點工作
(一)全面啟動數字化檔案館。邢臺市檔案館計劃2020年全面啟動數字化檔案館建設工作。我們一方面積極向財政申請專項資金,另一方面開展工作人員培訓,對館藏檔案進行鑒定,在全市范圍內啟動數字化檔案館建設工作。
(二)建立完善市縣兩級民生檔案查閱中心。為滿足群眾查檔用檔需求,我館對照民生檔案基本種類,對應收未收的民生檔案進行歸類和統計,并積極與有關單位和部門協調聯系,提高移交意識、統一歸檔標準、建立長效機制,確保民生檔案應收盡收。不斷完善便民利民的檔案利用服務體系,為辦事群眾節約時間成本,避免來回跑路。
(三)努力推進三項重點工作。一是盡快謀劃市級國家綜合檔案館建設,爭取盡早列入市委市政府建設規劃。二是督促有建館任務的6個縣(市)盡快謀劃建設新館。三是明確機構改革后檔案部門的職責職能,健全檔案工作機制。四是加大檔案接收力度。繼續開展機關、事業單位和破產企業的檔案接收工作,力爭做到應收盡收。加大機構改革中合并、撤銷單位檔案的移交力度,避免檔案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