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會計工作也逐漸向信息化方向發展,會計工作與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網絡技術、通信技術的融合性不斷加強。而內部控制作為企業經營管理中的重要一環,是企業保證自身經濟安全、確保信息可靠、協調經營活動的重要部分。根據經濟環境的變化,企業應適時改變內部控制方式,以實現企業長久發展。
關鍵詞:會計;信息化環境;企業內部控制
信息技術的發展促進互聯網技術廣泛應用普及,開展會計管理工作過程中信息化技術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內部控制作為企業開展管理的重要一環,應把握好目前會計管理工作環境的變化,及時發現實際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根據環境需要重新構建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實現有效的風險防范控制,以推動企業健康長久發展。
一、會計信息化與企業內部控制的概念
1.會計信息化
會計信息化即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開展會計核算,如計算機、網絡通信等,同時將會計核算與其他經營管理互動進行有機融合的過程。伴隨電子計算機的日益普及與網絡技術飛速發展,在會計工作過程中通過對電子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充分利用能夠進一步發揮會計作用,有效提升會計工作水平。在我國會計信息化工作過程中,依次經歷模擬手工記賬、與企業其他業務結合、為適應會計準則與制度發展要求引入會計專業判斷的滲透融合階段、與內部控制相結合建立ERP系統的集成管理階段。受時代會計發展要求的影響,會計信息化已經成為會計發展的主流趨勢。
2.企業內部控制
企業內部控制工作主要是指由企業董事會、經理層以及其他員工共同實施的,為財務報告的準確性、經營活動效率和效果、相關法律法規的遵循、資產安全完整和企業發展戰略的目標實現及相關法律法規的遵循,資產安全完整和企業發展戰略的目標實現而提供合理保證的一系列過程和程序。主要由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內部監督五要素構成。對于企業而言,內部控制是開展管理工作的基礎,也是維持企業健康快速發展的重要保障。同時就管理實踐經驗來看,企業經營管理活動都圍繞內部控制開展,無法游離于內部控制之外,因此企業發展過程中必須把握好企業內部管理工作。
二、會計信息化環境對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影響
1.會計人員忽略內部控制與會計工作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經濟和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國已經邁入信息化時代,同時信息技術也對社會產生深刻影響,在經濟、生活等多方面得到普及與應用。但實際上,我國企業會計應用系統使用時間短,導致會計信息系統不具備成熟性,企業管理階層與會計從業人員對該系統缺乏了解。目前許多企業在實際開展內部控制過程中,仍然保留傳統會計工作思想,雖然能夠初步意識到信息化技術中會計軟件的輔助作用,但卻忽略企業內部控制與會計工作之間的聯系。難以正確認識會計信息化對企業內部控制的影響,不能在企業實際運行中認識到會計信息化與內部控制之間的聯系,導致企業內部控制方法難以在會計信息化環境下難以發揮自身作用。
2.會計信息化對企業內部控制產生負面影響
會計信息化的特點在于:減少人工干預,轉向計算機干預。會計信息化系統使會計工作由人工操作向后臺自動化操作信息系統與數據轉換,弱化手工會計人工作用,甚至可能導致會計部門的某些職位會逐漸消失。在會計信息化環境下,企業內部控制必然向后臺自動化與無紙化方向轉變,導致內部控制與稽核工作削減,不利于企業內部控制效能的保持,也不利于內部控制工作作用的發揮。
3.會計信息化導致的內部控制權限風險
會計信息化的危險之處在于數據訪問權限的擴展,一旦在企業內部實行會計信息化信息技術人員就會獲得數據訪問權限,有權利對運用程序和應用程序進行篡改。同時,當信息技術人員的權限不斷擴大,會直接導致系統毀壞或崩潰的風險。內部控制工作敏感性增強,信息技術人員的權限開放會對企業運行造成危險。同時,由于開放的數據訪問權限,可能出現財務文檔在會計財務人員未授權的情況下被訪問的情況,導致文檔中會計數據被改變,甚至影響數據完整性與準確性,出現錯誤或多余交易記錄,直接對會計信息系統造成嚴重風險。
4.影響會計系統安全性
會計信息化環境下,計算機與信息技術是會計工作開展的基礎,該技術具備的天然信息安全隱患會直接體現在會計管理工作中。例如,計算機出現硬件問題導致的數據損壞或丟失;會計軟件在運行過程中崩潰,軟件缺乏安全性與實用性,導致會計工作效率被影響等。同時,計算機網絡本身數據具有可復制、拷貝的特點,一旦受到網絡黑客攻擊或惡意商業攻擊,就會導致企業會計工作出現嚴重損失。
三、會計信息化環境下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1.缺乏良好內部控制環境
內部控制環境本質上是各種建立開展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群的各種要素總稱,主要涉及到治理結構、企業文化、人力資源政策等。會計信息化環境下,企業不可避免地引入信息化技術,導致會計核算環境出現變化。而信息化會計系統與傳統會計系統的不同之處在于,將人與會計信息系統同時作為執行主體開展工作,導致內部控制制度、范圍控制程序更加廣泛復雜。通過企業信息化雖然能夠通過實時采集更新快捷信息,使其管理層更及時地了解企業業務執行情況,將其組織結構向扁平化方向轉變,但在內部控制過程中也容易出現企業對內部控制運行方式缺乏認識、各部門之間權責不清的情況。
2.缺乏科學風險評估方法
風險評估是企業開展內部控制的重要部分,同時也是維護企業日常運營的基本方式。企業運營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內外風險干擾,因此企業管理層必須對內部控制風險進行研究評估。會計信息化背景下,風險評估范圍將從手工會計核算體系向網絡計算機系統等方面拓展,風險評估范圍擴大。同時,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過程中,各種相關文件作為數據文件被保存在儲存媒介中,有時即使被篡改、拷貝、刪除,也不會留下痕跡,導致會計數據缺乏保密性與安全性。同時,一旦外部企業誘惑內部控制員工進行數據破壞,就會導致企業會計數據出現問題,導致企業內部控制風險出現。
3.會計核算和會計數據處理出現問題
會計信息化環境下,會計信息原始數據的導入較為困難復雜,基本不可能由單一部門或單一人員導入,多由多個部門與人員開展,企業內部控制過程中不可能對每處細節都有所把握。此時企業大多會進行標準化流程設定,但受主觀因素影響,仍然可能出現人員素質差異導致的原始數據錄入變化等內部控制問題。同時,部分企業由于內部控制的缺失,在實際發展過程中不具備相關部門或崗位的有效溝通機制,難以保證會計信息被全面審核,自然不能及時得到錯誤反饋。另外,各部門之間容易出現為躲避企業懲罰而推諉責任的情況,導致實際內部控制工作風險加大,難以保證工作有效性。
四、會計信息化環境下開展企業內部控制的具體方法
1.及時優化內部控制環境
會計信息化背景下,為有效開展企業內部控制工作,企業應采取合理方式對內部控制環境進行優化。首先應注重相關法律法規的健全,通過對違法行為的明確標注,幫助企業捍衛自身合法權益,對違法犯罪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從而塑造出良好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同時從企業員工內部控制意識培養出發,通過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將其滲入到企業日常運營各個方面,而非將內部控制工作局限在財務和審計部門當中,使員工認識到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并將其作為工作準則,引導企業全部部門與員工參與到內部控制措施執行過程中。
其次,企業不斷強化注重內部審計與監督力度,維護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尤其是在會計信息化環境下,必須對會計信息系統中的業務流程執行、業務數據、財務數據、數據保存安全性、會計信息系統運行開展定期或不定期的有效審查。最后則應從員工出發,通過建立切實可行的激勵機制,發揮員工作用。另外,財務部門需要將培養會計信息化人才作為員工發展重點,通過合理有效地激勵約束機制激勵員工提升自我能力。另外,為使企業獲得長遠發展,企業必須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對會計信息化的核心人才進行有效管控,從而實現會計信息化環境下的有效內部控制。
2.完善企業風險管理機制
會計信息化能夠有效減少信息溝通與傳遞環節,提高企業內部信息分享效率,有利于工作效率提高。但會導致企業信息系統安全隱患的出現。企業需要認識到,發展風險不來自于經濟市場與形勢政策,同時也受到企業發展主觀因素影響。因此企業必須針對會計信息化環境下存在的安全隱患,開展企業風險管理機制的管理與完善,全面把握好內部控制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
首先,企業應從會計系統出發,設立專人對會計系統軟件和硬件進行定期檢查維護,及時發現問題并加以解決,避免由于技術問題出現信息管理風險。同時也可以在會計系統軟件中,添加內部控制程序,對其經營情況進行隨時監控,實現會計信息的全面把握,發揮風險預警作用,使企業進一步把握好內部控制過程。其次則需要對會計信息系統運行進行全面把控,找到會計信息系統的關鍵控制點,采取針對性控制手段,把握好會計工作中業務操作步驟與規章制度管控效果。最終通過信息化手段,完善好企業風險管理機制,對風險進行防范與控制。
3.明確員工崗位責任體系
企業開展內部控制過程中需要認識到,不僅需要管理層對會計工作進行審視管理,還需要每位員工保證自身工作行為不發生錯誤,保證其具備對會計信息系統進行操作管理的能力。同時,應當將規章制度貫徹到會計信息系統中的各個環節,避免出現操作問題。另外必須建立健全責任體系,提升員工責任心,主動承擔起推動企業內部控制順利運行的責任。
在企業內部控制中進行員工崗位責任體系建設,還需要注重約束機制的應用,利用內部控制監督檢查手段,對會計信息系統運行監督檢查結果進行定期檢查,并根據檢查結果對相關員工進行賞罰。而內部控制檢查手段作用的發揮則需要建立在具備對企業稽查部門的基礎上,通過有效責任劃分和內部監督,實現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的加強。企業稽查部門中的內部監督人員,應直接對企業管理層負責,通過實時監察企業內部資產運行情況,對會計信息系統操作狀況進行觀察。同時,也可以利用合理賞罰機制監督員工,進一步激發員工責任意識。
五、結束語
新時代以來,我國發展速度不斷加快,信息化技術在各行各業都有所發展。而會計信息化作為會計工作發展的必然趨勢,企業必須根據時代發展需求,及時調整內部控制方法,根據信息化系統的要求建立起良好內部控制模式,以充分解決企業會計信息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有效規避企業風險,最終實現企業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雷靈變.基于會計信息化的企業內控體系構建研究[J].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9(3):23-26.
[2]陳之韻.會計信息化環境下的會計安全與風險控制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9(6).
[3]周優林.信息化下如何做好企業的內部控制[J].當代會計,2019(2).
[4]李放虎.會計信息化背景下如何加強和完善企業內部控制探討[J].中國商論,2018(4):83-84.
[5]夏君鈺.企業會計信息化內部控制研究[J].財會學習,2017(17):126-126.
[6]黃耀鵬.反傾銷視角下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發展與完善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12):22-23.
[7]于雪紅.會計信息化背景下企業內部控制建設路徑思考[J].今日財富,2018(23).
作者簡介:李欣欣(1985.05- ),男,漢族,山西省臨縣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