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禮紅
摘 要:在新的課程改革之下,對小學數學教學的目標有了新的要求,除了基礎數學知識和技能的培訓之外,在課堂中也要重視對學生數學思想和活動經驗的積累。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的概念提出,突出了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思想主體,只有在不斷引導學生積累有效的數學活動經驗的過程中,才能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其數學思維的成長。本文就當下小學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積累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闡述,分析了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積累;教學策略
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的教學理念就是以促進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為中心,要認識到思維模式的構建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是決定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師需要樹立明確的課堂目標,秉承“授人予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思想,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學習和思維習慣,構建系統知識框架和體系,才能更好學習數學。
1 小學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積累的教學問題分析
1.1 教師的認知不足
在素質教育的改革要求之下,更多新的教育理念和要求被提出,特別是作為重要學科的小學數學,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邏輯能力以及應用能力等都具有重要意義。這也使得相關的教師必須要保持不斷學習的心態,積極接納和研究新穎的理論和方式[1]。而實際上,部分教師對基本活動經驗的相關知識認知還不夠深刻,在課堂上缺乏一定的經驗,在應試考試的壓力之下,教師還是更加關注學生的成績和分數,在教學中難以真正促進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的積累,這也是很多小學生思維和潛力無法得到更好開發的原因。
1.2 課堂教學形式單一
數學思維是數學學習中必須具備的關鍵能力,而基本活動經驗的積累,就是將新舊數學知識進行聯結,積累學習和知識的經驗,以促進思維的成長。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不愿意將一些有關數學知識操作的活動融入到課堂中,他們害怕浪費了教授學生理論知識和解題技巧的時間,也害怕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失去了學習知識的目標,增長了玩性。所以很多教師的教學停留在書面上,學生一遍一遍地做相同的題目,在試卷上練習解題,以此提升所謂的應用能力。這種方式沒有發揮數學的生活價值,學生的基本活動經驗無法真正積累,也不能幫助學生認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和內涵[2]。
2 促進小學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積累的教學策略
2.1 利用情景教學,激發學生的興趣
要引導學生能夠自主學習數學,首先就要讓學生愛上數學,認識數學的有趣性。所以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顯然已經不合適,教師需要重視對課堂氛圍的營造,讓學生能夠進入到真實的情景中,了解數學知識的內涵。結合知識的內容,將比較抽象的數字、結論或者定律,用比較形象的圖片、生活實例等方式展示出來,提升學生的積極性。還可以創建各種各樣的情景,挖掘生活資源,提高數學學習的有趣性[3]。特別是在知識導入時,教師可以利用問題情境、生活情境等引導學生,讓學生可以利用自身已有的數學知識經驗去理解新的知識,激活本身已有的基本活動經驗。
2.2 加強實踐任務教學,培養思維能力
在課堂上,教師要給學生增加參與課堂教學的實踐體驗機會,重視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才能真正促進基本活動經驗的積累。教師可以利用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去探究、探索,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主動為他們創建一些實踐探索活動,鼓勵學生靈活運用數學知識,同時也要提升活動的有趣性,讓學生樂于參與。比如很多教師在教授加減法時,通常會讓學生進行一系列的加減算式練習,枯燥的方式只會增加學生的疲憊感,而且學生的思維得不到發散,反而會形成比較固定的思考方式,特別是剛學習計算的學生,反應和思考的速度都比較慢,長期糾結在一個算術題上,不利于學生思維鍛煉。而教師利用一些有趣的故事來創建一些問題情景,通過促進學生積極思考來鍛煉學生的思維,提高其學習效果,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
2.3 重視個體差異,提高課程問題的開放性
不同的小學生,其擁有的基本活動經驗是不同的。所以要求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和水平差異,根據課程教學的內容安排進行有效指導,以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因此要做好課前的引導,讓學生利用預習時間充分思考和探索,對之前的知識進行鞏固,從而可以聯系舊知識來初步認識新知識,并通過探索留下自身的疑問,以明確課堂學習的目標,如此在聽課時,學生的注意力才會高度集中,思維才能跟上教師講課的步伐,并且能夠在主動思考的情況下提出質疑,利用已有的舊知識來推動對新知識的探索,從而可以幫助學生構建科學的知識體系。最重要的是,要設計開放的課程問題,才能不斷激發學生自身不同的潛力,讓他們可以不斷表現自己的優勢,發展屬于自己的數學基本活動經驗。比如教師可以設置這樣一個問題:有26根等長的小木棒,用他們擺等邊三角形和正方形,可以有多少種方式,每一種方式中分別有多少三角形和正方形。學生不僅要思考,還需要通過動手擺放的方式來不斷驗證,然后對結果進行歸納和總結,以此可以引出除數相關的知識[4]。
3 結束語
綜上,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促進小學生基本活動經驗的積累,就要重視學生在課堂的主體位置,并要貫穿到所有的教學環節中。以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索為目的,通過問題引導、小組合作、情景建設等多種方式來提升學生的積極性,真正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為其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楊惠娟.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基本活動經驗的積累策略[J]. 甘肅教育, 2019(13):21-23.
[2] 劉曉芳. 小學數學教學中積累學生基本活動經驗的策略與方法[J]. 新課程(上), 2018(8):56-57.
[3] 劉海濤. 小學數學教學中積累學生基本活動經驗的策略與方法[J]. 小學生(下旬刊), 2018(1):9-9.
[4] 王殿友. 小學數學教學中提升學生基本活動經驗的策略[J]. 新課程教學(電子版), 2019(6):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