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青
《世界上最美的是什么》是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一篇精讀課文,單元是以“美與丑”為主題,通過童話、故事等淺顯的形式揭示了深刻的道理?!笆澜缟献蠲赖氖鞘裁础薄_@是一個問句,每個讀者看了這個題目都會思考,是啊,究竟什么是最美的呢?通過小蜜蜂、小燕子、小鹿這三只小動物找尋“世界上最美的是什么”這一答案的經過,使學生體會到“一顆充滿友愛的心就是最美的”。文章語言優美,通俗易懂,結構清晰。
依據教材的編寫意圖,本課擬設計以下三個教學目標:第一,能從課文的字里行間,小動物們的比賽過程,人物的對話、動作、神態的描寫等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和感悟到“一顆充滿友愛的心就是最美的”。第二,用圈畫和換意思相同詞語的方法積累、內化課文中的好詞好句。第三,隨文認識“嘩、險”等7個生字。為了達成以上目標,教學時我主要采用“自學—互學—導學”的教學模式。“自學—互學—導學”的課堂教學模式是我們一直在嘗試的做法,我們認為新課改理念之一就是要“以生為本”,學生才是真正的學習主體,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著力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同時,借助同伴的互動進行學習,可以更直接、更簡便、更廣泛、更深刻地提高學習質量,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共同體;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會遇到各種困難,或者需要進一步的提升,為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發揮組織、引導、輔助的積極作用,在“導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 問題情境,導入新課
在課伊始引領學生進入問題情境,我是這樣導入新課的。
師:輕風陣陣吹,樹葉嘩嘩響,森林里的小動物們正在舉行智力競賽,他們要尋找世界上最美的事物。你們想知道小動物們的想法嗎?生:想。師: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課文《世界上最美的是什么》。學生齊讀課題。指導學生讀出疑問的語氣。
2 初讀課文,整體感悟
為了貫徹《語文課程標準》對二年級《閱讀》的要求,我設計的這部分是這樣:1.用開火車的形式來讀讀生字。2.開火車的形式分自然段讀課文。3.學生評價。4.迅速瀏覽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課件出示自學提示:(? ?)代表昆蟲,(? ?)代表飛鳥,(? ?)代表群獸,參加智力比賽,尋找(? ?)。5.說說你參加過什么比賽嗎?還記得當時的情景嗎?6.了解比賽的規則,出示比賽規則。同桌互讀這部分內容。
匯報交流:
(1)小蜜蜂
A.小蜜蜂說世界上最美的是顏色,在哪發現的?出示:紅的、黃的、白的、粉的……花兒多美啊!這里用到了一個省略號,你知道省略的是什么嗎?還會有什么顏色?
B.感受花朵的美,指導朗讀。
我們看!這山谷里的花五顏六色、絢爛奪目,我們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滿眼是眩目的顏色,花兒真美?。≌驗樾∶鄯淇吹搅诉@些美麗的顏色,他才堅信世界上最美的是顏色。板書:顏色美。
C.指名讀、評價、齊讀。
(2)小燕子
小燕子呢?他是怎樣尋找美的?找到的結果是什么?
A.小燕子認為世界上最美的是聲音,我們也來聽一聽!
B.欣賞音樂,體會聲音的美,指導朗讀。
聽,這清脆的鳥鳴,也請你來讀讀小燕子的話讓老師也感受到聲音的美,好嗎?
C.指名讀、評讀、齊讀。
(3)小鹿
A.那么小鹿呢?他自己找到答案了嗎?他本來想找什么?怎么又沒找到?
出示:小鹿穿過山谷,跑上險峰,他決心采來頂峰上的寶石,奪取比賽的勝利!
B.我們看,這山峰的崖面如刀削一般,寶石在山峰的頂端,想得到他真不容易!但小鹿信心滿滿,對比賽的勝利志在必得。然而結果呢?怎么就沒得到?
出示:突然,他看見小刺猬從山崖上滾下來。小鹿急忙奔過去接住他,自己卻猛地摔倒在巖石上。腿和腳都摔壞了……就這一個奔字就體現出了小鹿搭救小刺猬時的焦急心情。用得多準確??!
C.那小刺猬是得救了,但小鹿呢?你能體會出小鹿此時的心情嗎?那我們就來讀讀第六自然段,讓老師也感受到小鹿此時的心情,好嗎?
D.練讀、指名讀、評價、范讀、齊讀、師生合作讀。
3 聯系生活、升華情感
1.這只讓人心疼的小鹿拖著受傷的身軀向比賽的起點走去。當他回到起點看到小蜜蜂與小燕子都找到了令他們滿意的答案,而自己卻一無所獲,那是什么心情啊!一起來讀讀小鹿的話。再出示大象的話。說說從大象的話中你讀懂什么?一起讀一讀。體會和感悟到“一顆充滿友愛的心就是最美的”。
2.你想對這只難為情的、羞愧的小鹿說些什么?小鹿的一顆充滿友愛的心就是為救小伙伴而放棄奪取比賽的勝利,你還在誰的身上發現過這樣充滿友愛的心嗎?之后我讓同學們說說自己的感受,以后我們應該怎樣做?學生紛紛談自己的看法與想法:自己應該和同學之間相互團結友愛,互相關心幫助,對那些有困難的人要伸出我們援助的手。在教學時,教師讓學生學會書本知識的同時又滲透德育和思想教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美,使學生知道真正的美不光看外表,更要看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