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紅雙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不斷深入,現在石化設備制造企業面臨的經營環境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企業之間由于業務的關聯導致很多時候需要進行財務報表的合并,而合并的方式也在不斷地復雜化。因此針對企業財務報表的合并新的企業會計準則對其中的很多內容進行了規范,同時企業報表合并的理論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文章根據新會計準則對企業合并報表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新會計準則;財務報表;合并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世界經濟一體化時代的到來,我國的企業在參與國際貿易的過程中也在不斷學習國外先進的企業管理制度和經驗,從而讓企業管理更加的科學和現代化。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由于業務的融合和擴張經常會有企業之間合并的情況發生,從而出現了很多大型的企業集團,這些都給企業財務報表的合并帶來了新的挑戰,同時也給財務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種形勢下新的企業會計準則應運而生,財政部參考國際企業財務報表合并的標準對我國的企業會計準則進行了修訂,對企業合并范圍也做出了明確的劃分,同時也將企業合并原則進行了重新規定,對于企業合并應該披露的內容以及企業合并的分類進行了重新的規范,為企業合并提供了參考依據。在新的會計準則體系下,重要性原則已經不再是企業合并會計報表中唯一注重的原則,同時也對原有的比例合并法進行了改變,比如新會計準則規定子公司的所有者權益中不屬于公司的份額作為非控制權益在企業的合并報表中所有者項目下面單獨列示。這也說明了企業準則對于企業合并報表的要求變化是非常大的。
1 企業合并財務報表簡介
企業合并就是企業為了能夠擴大生產經營規模,形成規模經濟效益或者能夠打通企業產品生產的上下游關系采取的通過吸收或者對企業進行控制而形成的經濟行為,通常情況下根據合并與被合并企業是否受同一家企業控制可把企業合并分為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兩種。按照企業合并的結果可以把企業合并分成控股合并、吸收合并和新設合并。對于企業來說,合并另一家企業的主要目的和動機是能夠獲得被合并企業的凈資產或者能夠對被合并企業進行控制。在企業進行合并以后就要編制企業合并財務報表。在對企業會計報表進行合并編制時母公司應該把需要合并的所有子公司都納入合并范圍當中,同時將母子公司的一些往來、控股、投資等經濟行為進行內部抵消,按照抵消后的金額作為企業集團的會計報表數,這樣才能夠真實地反映整個企業集團內部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避免企業合并時由于合并企業之間的往來交易、相互持股或者投資造成企業合并會計報表中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虛增情況。通過合并財務報表企業集團的經營行為能夠得到最真實的體現,在對企業集團報表使用中或者決策時可以根據最真實的會計信息來判斷,同時也可以根據合并報表了解企業集團的運作情況,因此企業合并報表在企業集團的經營管理中至關重要。
2 新會計準則下企業財務報表合并問題
2.1 改變了原有的財務報表合并范圍
在舊的會計準則體系下,對于企業會計報表的合并范圍通常包括了母公司及其子公司。但是在新的會計準則下對于合并會計報表的合并范圍發生了變化,擴大了合并的范圍,現在的會計報表合并除了傳統的母公司和子公司,還包括了母公司能夠起到實際控制作用的子公司,也就是只要企業能夠對子公司進行實質的控制就要納入合并會計報表的編制范圍內,這一規定與國際會計的準則趨于一致,但是在實行的過程中本身就存在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尤其是在企業之間的復雜持股的合并問題上,沒有準確的定義和格式條款。
對于子公司擁有不同比例持股條件下的核算也沒有明確的規定,這樣就會導致不同的財務編制標準會得出不同的結果,造成企業合并報表缺乏真實性和可比性。其次也沒有準確的定義什么是實質控制,這樣就會讓企業合并會計報表的編制過程中,會計人員無法掌握真正明確的尺度和標準,這就會導致企業合并實際控制的尺度和標準無法準確的界定,導致很難判斷什么企業能夠納入會計報表合并范圍之中。最后是暫時性控制的問題,在新會計準則上也沒有明確的劃分,導致了實際操作上存在一些困難。
2.2 少數股東權益和損益變化
傳統的會計準則存在一些不明確的問題,比如對少數股東權益的定義上到底屬于權益還是負債沒有明確的說法,在新會計準則下有了明確的界定,要求在合并利潤表中的凈利潤項目前單獨設置少數股東權益,這也就是說承認了少數股東權益的合法地位,同時將少數股東權益當作了所有者權益來進行會計處理,在企業合并過程中會產生商譽,商譽由全體股東共同享有,體現出與國際會計準則一致的做法。新會計準則對于凈資產公允價值的認定也有了明確的規定,但是由于我國資本市場相對來說不完善,因此對于凈資產公允價值的評估還沒有制定一套科學合理的會計操作體系規范,這就會導致企業合并中由于會計操作不同導致商譽價值不符合實際或者存在虛假收購的問題,導致評估資產公允價值存在不確定性。
3 新會計準則下完善企業合并財務報表的路徑
3.1 明確界定合并會計報表范圍
新的會計準則對企業合并以后的財務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企業合并時要根據企業發展戰略對企業的合并工作進行科學的分析,尤其是要認真的考慮企業能否真正對被合并企業實施控制,可以參考國際會計準則中的相關內容或者向先進的國家學習,確定好相關的合并范圍以后合并會計報表就要將符合會計報表合并條件的所有企業都納入合并范圍中,如果不是在會計期初合并還需要調整合并資產負債表和合并利潤表,對期初會計數據進行追溯調整。
3.2 對公允價值進行準確的評估
在企業合并中經常涉及的是對被合并企業凈資產公允價值的評估,在現在的會計處理規范中通常評估凈資產公允價值可以采用市場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由于我國的資本市場相比較來說還不太完善,因此市場法不太適用于我國。因此在合并中可以采用收益法,采用現金流折現的方式來評估被收購企業未來盈利能力的現值,作為確定公允價值的核算基礎,這種操作方法計算簡便,而且容易操作。成本法則是在以上兩種方法都無法使用的情況下采用的一種價值計量方法。不同的凈資產公允價值評估方法對企業合并的結果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因此在企業合并過程中,要對凈資產公允價值評估方法進行謹慎的選擇。
3.3 強化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
新會計準則對于企業財務報表的合并既是一個難得的機遇,同時也是對會計人員的挑戰,因此在新會計準則實施的過程中,企業內部財務人員也要進行調整,要通過不斷的調整來適應新會計準則給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帶來的影響,作為合并中的母公司要做好財務的記錄工作,確保母公司的價值能夠得到公平的體現,讓企業對自身的經濟發展情況有一個清醒的認知,從而讓企業的會計核算更加規范。
4 結語
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之間的合并也成為一種常態化的工作,因此對于企業合并會計報表的編制也成了財務人員的重點工作之一。新會計準則對于企業會計報表合并提出了新的規定,但是還存在合并范圍不明確、不具體的情況,需要會計人員在會計工作實踐中根據自身經驗進行分析判斷,從而不斷地提升企業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水平,讓企業的財務管理更加科學合理,促進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取得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賴光林.新會計準則在合并財務報表上的主要變化及其對企業的影響[J].現代經濟信息,2019(5).
[2]李永蕓.新會計準則下企業會計報表合并實務的現實選擇——評《企業合并與合并財務報表》[J].染整技術,2018(9).
[3]溫毓敏.新會計準則下合并財務報表的會計處理初探[J].納稅,20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