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臣
摘要:新時期隨著經濟迅速的發展,我國市場的環境在向好的方向轉變。高校也應對市場經濟的發展做出了擴招的決策,加大了招生的規模。學生越來越多,就業的形勢越來越惡劣,大學生就業的比率在逐漸的下降。另外,一些大學生就業的意識不強,甚至沒有就業傾向,凸顯出很多就業方面的問題,影響社會的和諧發展。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經濟形勢
在當代,大學生越來越多,造成了很多大學生失業的問題,不僅對學生及其家庭來說造成了沉重的壓力,而且影響了社會的和諧,要用可靠的措施來解決當下存在的問題,指導學生的就業。
1 大學生就業心理的研究現狀
我國大學生正處于青少年時期,各方面發展還不完善,能力也有待提高,對于就業缺乏相關的規劃,沒有充分意識到就業環境的惡劣,在校期間沒有做好充分的就業準備,所以導致在后來面對著一系列的問題,自身的就業壓力很大。在國內,大學生就業的心理和價值觀方面的研究比較多。學者通過一系列系統的研究,進行了對大學生深入的了解,從而判斷他們的職業傾向,以及想進入的領域,從而對大學生就業的趨勢做出一定程度的判斷[1]。我國大學生就業壓力比較大,根本的原因在于就業時影響的消極因素比較多[2]。大學生在就業的時候容易考慮就近的利益,貪圖安逸,一切以錢為中心,存在功利的想法。而且一些學生盲目的考一些不相關的證書,缺乏對自己的正確認識,利用一些不正當的手段,只想著依靠關系就業。以上的種種不良因素都導致了當今大學生的就業問題[3]。
2 當代大學生就業心理的影響因素分析
目前我國大學生數量越來越多,整體就業的形勢比較惡劣,很多大學生在畢業之后難以找到想要的工作,很多學生都在第一份工作持續不久之后跳槽。很大程度上和社會有著較大的關系,具體包括以下的影響因素:
(1)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體制。雖然到目前為止,政府為畢業的大學生提供了一定數量的工作崗位,但是大學生的數量卻遠遠超過了市場的需求。另外在市場經濟的體制之下,大學生在就業時的法律條款對于政府和用人單位的責任要求不是很明確,導致現階段的大學生就業的形勢更加嚴峻[4]。
(2)就業政策扶持力度不夠大。在大學生就業中,雖然國家制定并實施了一些大學生就業的政策,但是并沒有落于實處,一些政府部門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大學生就業方面暴露的問題。提高大學生資源的配置率,對于社會對于家庭都是有利的,能夠促進社會的發展,保證社會的穩定。所以要完善大學生就業的政策,體現國家對于大學生就業的重視,最大程度的發揮政府部門的作用[5]。
(3)就業信息傳遞慢,就業環境多樣復雜。當前,網絡信息越來越繁雜,這對大學生接收有效的就業信息造成了不利的影響,就業信息傳輸率比較低,影響了大學生獲取就業的信息。另外一些信息系統的功能不完善,導致學生沒有辦法在第一時間找到最新的、有效的信息。而且由于越來越重的知名學校觀念,忽視了對非名牌大學畢業的學生的重視,導致他們的社會地位不夠高。這一問題直接形成了名牌大學和非名牌大學學生之間嚴重的隔閡[6],對非名牌大學的學生來說,造成了心理上的陰影和不平衡。
(4)高校對大學生就業上的指導不夠專業。大學生就業的壓力越來越大,雖然政府部門采取了一定的措施,獲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人口基數很大,政府的措施只是杯水車薪,而且缺乏專業性,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大學生的就業問題,不能夠達到預期的作用。個別的學校對于大學生缺乏相應的素質教育,沒有培養大學生應聘的技巧,導致學生在應聘的過程中因為心理壓力比較大而不能夠從容地應對面試中存在的問題。一些高校在課程安排中不重視就業的指導課,甚至會占用就業指導課程的時間進行其他的任務安排。導致學生在就業的時候存在盲目的選擇性。
(5)學生自身就業的焦慮。因為惡劣的就業形勢,當前的大學生,越來越多的出現了焦慮的心理狀況,根本的原因是大學生自身不夠自信。在大學里接受了理想化的教育,學生就像生活在一個溫室之中,沒有經歷過風吹雨打,而在面臨就業這一門檻時,現實與理想之間存在很大的落差。大學期間,學生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學習上,對外界的環境基本上沒有接觸,對外界就業的形勢也不是很了解。進入社會之后,理想和現實的差距會給大學生帶來沉重的打擊,從而產生焦慮的心理。一些大學由于缺乏就業方面的指導,在招聘的過程中學生不能良好的進行溝通,并且缺乏相關的規劃,與預期不符合時就會產生心理落差。
3 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解決的措施
3.1 樹立就業意識,調整就業觀
大學生在大學期間要多多了解就業方面的知識,學習就業有關的法律,保障自己就業以后的利益。另外要從各方面吸取知識,提升自己綜合的能力,不僅包括日常的聽說讀寫,還應該學習一些演講以及經濟和法律相關的知識。要充分了解就業有關的常識,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在校時要多看招聘的信息,從而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做好就業的規劃,免得在就業時手忙腳亂。擇業的時候要認清就業的形勢,有一個正確的期待值,同時要從自身的情況出發,選擇合適的職業。
3.2 高效加強就業指導,幫助學生做好職業規劃
大學生就業對于大學生來說是人生一次重要的轉折點,由于缺乏相關的經驗以及常識,對大學生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他們扛著很大的壓力。高校要對學生進行充分的擇業相關的宣傳和教育,加強學生對就業的認知和了解。幫助其做好自身的職業規劃,明確自身職業的傾向,把握就業機會,保證學生順利實現就業。
3.3 加大政府部門對大學生就業的調控
政府部門發揮著宏觀調控的作用,從根本上保障各項政策的實施。首先要最大限度的發揮政府部門的職能作用,為大學生的就業提供必要的服務,出臺相應的畢業生待遇參考的標準,對就業市場進行積極的引導,保護大學生的權益和利益[7]。
3.4 加強家庭對大學生就業的支持
家庭作為學生的后盾與保障,給了學生最大程度的支持,家長們要扮演好角色,支持學生順利就業[8]。家長要轉變傳統的觀念,理解學生的想法,支持學生的做法。有的家長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存在較強的功利主義色彩,對于學生就業會進行一定的約束與控制,使學生不能夠按自己的想法選擇職業,為了保證學生順利就業,家長要及時轉變傳統的觀念,根據當前的就業形勢進行適當的轉變。另外,家長要根據自己的社會經驗給子女以相應的指導。
3.5 大學生自身學會調節
大學生在就業中產生的問題很大程度上來源于自身,所以要從自身的實際出發,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加強就業相關知識的學習,提升自身綜合的能力。在找工作時要保持正確的心態,意識到中小企業的潛力,對自己的職業規劃要有明確的認識[9]。在大學期間充分利用各種展現自己能力的機會,學習各方面的能力,提升自己的就業競爭力[10]。
4 結語
當今的形勢,對于大學生就業來說不容樂觀,當代大學生要從自身出發,提升就業時的競爭力。而社會、高校、家庭也要做出相關的決策和努力,保證大學生就業順利進行。通過共同的努力,給大學生以就業的指導,加強對就業形勢的了解,保障大學生都能夠最大程度地進入理想的行業。
參考文獻
[1]牟琳,強潤東,肖雪,等.淺談當代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及其影響因素[J].數碼設計(下),2018(9):293.
[2]徐玲,李發軍,楊志成,等.當代大學生就業心理及對策探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1(16):100-101.
[3]左莉.高校大學生就業心理影響因素探討[C]//決策論壇——政用產學研一體化協同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2015.
[4]劉春雷,于妍.大學生就業心理基本情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全國發展心理學第十一屆學術研討會,2013.
[5]謝景文.當代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時代教育,2012(23):75.
[6]張燕花.當代大學生就業心理特點及影響因素研究[J].企業導報,2016(15):182.
[7]王麗麗.剖析當代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的表現及調適[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8):212-213.
[8]孫萬超.當代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剖析與自我調適[J].高等教育與學術研究,2008(9):59-62.
[9]趙鵬.大學生就業的心理現狀分析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小品文選刊:下,2015(6):196-197.
[10]劉瑞.當代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探析及教育對策研究[J].山東青年,2016(12):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