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厚植于根的積淀,是幼兒園德育建設優質的教育資源。要進一步增強其在幼兒園德育中的價值呈現,必須通過全面規劃、挖掘內涵和拓寬積淀等方式,不斷突出中華傳統文化在幼兒園德育中的“有效性”“功能性”和“影響力”。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幼兒園德育;價值顯現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根,是魂,更是傳承與創新,在幼兒園階段要充分挖掘并發揮其在德育中的價值,這對幼兒園德育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優秀傳統文化在幼兒園德育中價值呈現的意義
幼兒道德教育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對幼兒的成長有深遠的價值。
(一)有助于幼兒價值觀的培育
在幼兒階段創造感受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機會,進行適時的啟蒙教育,不僅可以增強民族自信,還會更好地繼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二)有助于幼兒人文素養的提升
把握幼兒善模仿、教可塑的特點,不斷夯實立德樹人的根基。
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行為習慣和健康心理素質,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植根于幼兒人文素養的培育之中。
二、優秀傳統文化在幼兒園德育中價值呈現的策略
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華傳統文化在幼兒德育中的作用,切實發揮優秀傳統文化“立德樹人”的價值。
(一)全面規劃,突出傳統文化教育的“有效性”
1.完善幼兒園園本德育體系
進一步完善幼兒園園本德育體系,激發幼兒對中華優秀文化的認同和熱愛。從三個層次著手:一是啟蒙教育,家國情懷。誦讀淺近古詩和愛國志士的故事,激發愛國愛家的情感。二是情感教育,仁愛和諧。引導幼兒尊敬師長,與小伙伴友愛相處、禮貌待人,獲得真誠的情感體驗。三是規范教育,品格塑造。通過“21天好習慣培養計劃”,引領幼兒熱愛勞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幼兒特點和發展實際出發,編寫《園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讀本》,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貫穿其中。
2.融入幼兒園德育的指導路徑
幼兒園傳統文化教育要通過多種路徑在幼兒德育中實施。路徑一:誦經典。誦讀經典詩文,體會古風國韻。借助朗朗上口的中華經典古詩文誦讀,引導幼兒在品茗經典中感受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路徑二:習禮儀。通過禮儀文化的熏陶,選取部分經典國學,語言表達要淺顯易懂,讓3~6歲幼兒在傳統美德故事中學會明事理、辨是非、懂謙讓、能孝順。路徑三:過節慶。幼兒園可以圍繞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等傳統節日,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例如,通過包粽子了解端午節由來;通過中秋節活動感受團圓喜慶的氣氛;“我們一起過冬至”,到熱鬧的年貨大集逛一逛,吃吃傳統美食,玩一玩投壺等傳統游戲。
(二)挖掘內涵,追尋傳統文化教育的“功能性“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其獨特的價值魅力,在幼兒園德育中開展文化教育,就要不斷發現其重要內涵,進而追尋其教育的“功能性。
1.加強傳統文化教育
中國的傳統文化內涵豐富,在節慶活動、環境創設、園所文化中進行實踐,也是幼兒園德育的目的。因此,重視情感目標的設立,重視幼兒民族精神、民族品性的培養,在創造性、動手操作能力等方面多引導,多啟迪。
2.激活傳統文化基因
把優秀傳統文化中所體現的勇敢、智慧、仁愛等情感,以及符合幼兒特點的內容,融入幼兒園德育之中,使幼兒從小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深厚的感情,增強幼兒對民族文化的熱愛,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激活潛在的傳統文化基因。
(三)拓寬積淀,發揮傳統文化教育的“影響力”
為切實拓寬傳統文化積淀,必須拓寬園所及教師文化教育的渠道,加強其在幼兒德育中的影響力。
1.發揮園所文化浸潤功能
園所文化建設在幼兒園德育中有著顯性的價值,可以結合園所特點和主題活動內容,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立體呈現出來。一方面要讓幼兒親身參與,有目的地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時,利用幼兒園傳統文化年、園本主題、傳統節慶等契機活躍幼兒生活,讓優秀、經典的文化貫徹其中。另一方面,在幼兒園環境創設中更多融入中國傳統文化,例如,精心打造幼兒園的公共區域、班級等園所環境,結合節氣、季節、節日等,懸掛張貼具有特色的吊飾和幼兒手工作品。通過展覽欣賞,使幼兒到處都能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元素。
2.厚重教師文化底蘊
鼓勵教師通過多種途徑主動去進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加強學習,經常誦讀經典,總結反思實踐中的有益經驗,不斷夯實教師傳統文化素養與傳統文化教育能力。
童蒙養正,厚植于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幼兒園德育的價值才會呈現瑰麗色彩。
參考文獻:
凌云.基于中國神話傳說的幼兒園傳統文化教育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9.
注: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一般規劃課題“基于中華傳統文化的幼兒園德育一體化建設研究”(課題批準編號:GH181118)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劉艷偉(1977—),女,漢族,吉林長春,園長,小學高級,碩士,學前教育。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