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實施和推進,教師們在學前兒童教育活動中都在積極應用思維導圖的教育方式。首先介紹了思維導圖的概念和內涵,其次探討了思維導圖在學前兒童教育活動中的應用。
關鍵詞:思維導圖;學前兒童;教育活動;應用探究
思維導圖,簡單來說是一種圖解工具,是可以生動、形象、直觀地展現知識的思維模式。中西方的許多學者都已經對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進行了深刻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研究。同時也對思維導圖被應用到教育活動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學前時期是兒童成長的關鍵時期,也是培養兒童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時期。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在學前兒童教育活動中的應用有利于為兒童營造一種積極活躍的學習氛圍,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活躍兒童的思維,培養兒童的獨立思考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一、思維導圖的內涵
思維導圖是由英國學者東尼·博贊提出的一種思維工具,他曾經出版了非常著名的《思維導圖》一書。在此書中,他把思維導圖定義為:“思維導圖是放射性思維的表達,因此,也是人類思維的自然功能。它是一種非常有用的圖形工具,是打開人們大腦潛力的萬能鑰匙。思維導圖可以應用于生活的各個方面,其改進后的學習能力和清晰的思維方式會改善人的行為表現?!边@是一種官方的、具有抽象和邏輯性思維的內涵和定義。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思維導圖還存在著一種簡單的、容易理解的概念和內涵。即:思維導圖又可以稱為心智導圖,是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它雖然簡單,但是具有很強的時效性,是一種實用性較強的思維工具。思維導圖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起記憶鏈接。思維導圖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律,協助人們在科學與藝術、邏輯與想象之間平衡發展,開啟人類大腦的無限潛能。所以,思維導圖被應用于學前兒童教育活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接下來,我們即將探討思維導圖在學前兒童教育活動中的應用。
二、思維導圖在學前兒童教育活動中的應用
1.思維導圖被應用于主題活動設計和主題環境布置中
主題活動就是指圍繞著貼近兒童生活的某一中心內容,即主題作為課程的主線來組織兒童的教育教學活動。在學前兒童主題活動設計的過程中,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制作主題圖。主題圖本質就是一種思維導圖。主題圖的設計就是要圍繞著主題展開聯想和想象,充分利用和調動與主題相關的知識。主題的確定和設計不僅是由幼兒教師一個人來完成,教師也可以通過與兒童們進行談話、交流、討論了解兒童們的興趣確定和設計主題圖。同時,思維導圖具有很強的開放性、活躍性和思維性等特征。它可以把兒童們所學的知識、主題內容、主題目標、主題活動和生動的圖形和圖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便于教師對主題活動的內容進行擴展,豐富主題內容和主題活動,拓展幼兒的邏輯思維,使主題活動的設計與主題環境的布置更好地符合兒童的發展需要,激發兒童的興趣,開發和培養兒童的邏輯思維。
2.思維導圖被應用于學前兒童五大領域的教育活動中
當前,我國學前兒童五大領域的教育活動主要是指健康、社會、語言、科學和藝術。將思維導圖應用到學前兒童五大領域的教育活動中,需要幼兒教師發揮他們的教學智慧、教學知識和教學經驗,在學前兒童教育活動中靈活地運用思維導圖這一輔助教學工具。幼兒教師可以根據思維導圖判斷兒童對活動的感知程度、認識程度、思維狀態和興趣狀態。同時,學前兒童五大領域教學活動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是相互聯系和相互交融的,并且還貼近兒童的日常生活。將思維導圖作為幼兒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輔助工具,有利于提高幼兒教師的專業素質、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將思維導圖應用到學前兒童五大領域的教育活動中,不僅對幼兒教師起著非常好的作用,而且還對兒童的成長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激發兒童學習的興趣,滿足兒童的好奇心,培養和提高兒童的邏輯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促進兒童健康快樂地成長和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在學前兒童教育活動中的應用,符合學前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符合學前兒童認知特點,滿足了學前兒童的好奇心,激發了學前兒童學習的興趣,培養和提高了學前兒童的邏輯思維能力、自我表達能力、創新能力、自我思考能力、實踐能力等方面的綜合能力。發掘學前兒童尚未開發的腦力、智力和潛力,幫助學前兒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鼓勵學前兒童敢于探索和敢于嘗試,轉變學前兒童學習和探索的方式和方法。因此,要鼓勵幼兒教師將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應用到當前眾多的學前兒童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思維導圖在教學活動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萍.思維導圖在開發學前兒童想象力方面的作用[J].新智慧,2019(27).
[2]蔡金蓮.思維導圖提升幼兒自主游戲水平的策略研究[J].幼兒教育研究,2019(4).
作者簡介:陳怡妹(1983.12—),女,漢族,福建省漳州市人,本科學歷,現職稱:二級,研究方向:學前教育。
編輯 蔚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