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強 鎮江市綜合交通事業發展中心
瀝青被廣泛應用于路橋建設中,它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耐久性。公路橋梁瀝青路面接縫施工工藝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接縫的強度,瀝青路面的壓實強度必須不斷提高,施工人員不僅要多注意路面溫度,還要注意接縫措施,找出施工過程中的具體問題,并對路面平整度進行檢測,分析瀝青路面的實際情況,延長公路橋梁瀝青路面的使用壽命。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公路橋梁瀝青路面的質量,才能維護公路橋梁的長期使用和道路安全。
(1)準備階段。首先根據設計圖紙和技術解決方案,合理選擇供應商,對原材料進行性能測試;其次結合現場施工環境,選擇挖掘機、壓路機等工程機械設備;再次,對員工進行培訓,明確分工;最后,嚴格控制拱度、平差。
(2)配合比。在攪拌操作時,應檢查環境溫度和進料順序,攪拌完成后,應及時進行試驗,如有溢流,調整配合比滿足規范要求。在瀝青混合料攪拌時,應保證一致性和均勻性,運輸通道要設計合理。
(3)攤鋪。瀝青混合料的攤鋪直接關系到路面的質量和穩定性,在施工過程中,應根據施工質量標準、混合物粒徑等指標選擇合適的攤鋪設備。由于混合料厚度不同,路面分為粗骨料路面和細骨料路面,攤鋪前應對加熱板進行加熱。
(4)碾壓。遵循慢壓、靜壓、振動壓的原則,反復碾壓應按最終軌道的1/3~1/2進行檢查,避免遺漏。
(5)接縫處理。對于施工接縫,縱向連接必須與鋪裝結合,鋪裝間距必須控制在5cm~10cm以內;對于橫向接縫,施工人員應采用直邊進行縱向延伸;對于冷縫處理,端部必須進行切割。為了保證兩端清潔,路面垂直,應先用鋼輪壓路機進行水平壓實,然后再進行縱向壓實,從而提高接縫兩側的平整度和密實度。
在橫向靜碾壓過程中,采用雙鋼輪碾壓施工,可能會破壞瀝青路面的平整度,具體原因如下。第一,在碾壓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橫向、縱向靜碾壓必須依次進行,在水平靜碾壓條件下,縱向靜碾壓框架的變形會導致路面不平,從而降低碾壓混凝土層厚度。第二,啟動后兩側不能達成一致。要解決以上問題,需要相應的施工工藝連接,首先,滾筒需要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其次,當滾子與接縫之間的距離約為2m時,有必要減少振動時間,但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操作非常困難。
公路橋梁接縫是路面結構中的薄弱環節,由于工作負荷大,如果沒有有效的接縫處理措施,路面局部平整度會降低,從而增加了貨物載重對交通安全的潛在風險。合理應用接縫處理技術后,可以將相鄰道路的寬度有效地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整體。
首先,接縫方式。下部作斜接處理,上部作平接處理,在應用過程中,需要控制斜切過程中的重疊長度和襯套厚度,從而保證斜切的平整度。
其次,在施工方法上,公路橋梁瀝青路面施工縫橫向處理中,應采取清除處理多余的瀝青。為了提高施工質量,采用以下施工方法:第一,在噴涂結束時,將牛皮紙放在距離噴涂結束1米的地方,然后繼續噴涂。其次,在鋪設瀝青混合料之前,為減少連接問題,應冷卻瀝青混合料,移除指定的切割操作,并消除多余的瀝青,在接下來的鋪裝過程中,切割面必須填充瀝青混合料,這樣可以大大提高拼接效果,為后續工作提供方便。最后,溫度控制是公路橋梁瀝青路面接縫施工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它與瀝青混合料在接縫軋制過程中的溫度密切相關。合理的溫度控制范圍,是良好質量的保證。一旦檢測到異常溫度變化,應進行有針對性的保護和控制,并在合理范圍內進行徹底的壓實和覆蓋,以保證公路橋梁瀝青路面接縫的實際處理質量。
在工程實踐中,需要確定接縫的確切位置,清除雜物,并鋪設適量的熱瀝青混合料,接縫形成的瀝青可在高溫下加熱,部分瀝青可轉化為塑性狀態,方便接縫處理,在施工期間,應及時清洗各種接縫處理產品,并應用適量的粘結劑瀝青,以保證接縫的穩定性。在實際施工中,隨著瀝青混合料的不斷推進,鋪設路堤升降板,使路堤順利離開施工段。施工人員必須進行密封處理,確保截面穩定緊湊,并檢查現場平面,遇有凹陷時,用相同材料進行找平,并清除瀝青突起,直至整條路面平整。下一施工段就位后,鋼板應根據間隙大小選擇,插入材料的厚度應與壓實層的厚度相同,以便有效插入鋼板;然后將砂層瀝青清洗壓實,保持路面清潔;最后,涂上適量的粘接劑瀝青,然后進入下一個施工階段,依次進行。施工人員可根據需要確定橫向接縫的調整面積,并在此位置預先放置牛皮紙,以便在這些條件下在設施段內鋪設瀝青,牛皮紙上的部分瀝青應被壓縮,形成特定的坡度,在公路路段進一步施工前,應將牛皮紙上預鋪瀝青清理干凈,涂上適量膠粘劑瀝青。
(1)接縫施工技術可應用于瀝青路面,雙層路面可同時鋪設和控制瀝青混合料,在實際工作中,可以對雙層路面的工作參數和結構參數進行控制,以保證工作狀態。另外,接縫兩側鋪裝厚度和橫坡必須一致,以保證搭接和正確找平。
(2)瀝青路面冷接縫施工。對于瀝青路面冷接縫施工,應進行斷面檢驗,在瀝青完全冷卻之前切割,切割時請注意底部基礎不應損壞。
(3)接縫處碾壓。在正常的工作過程中,碾壓可以分為兩部分,碾壓上部時,應預留約12cm寬的部分作為下部碾壓的參考,然后在此過程中控制碾壓。
如果鋪裝長度較長,或需要用改性瀝青混合料進行相應的工作,則可能會延誤碾壓工作。在碾壓縱向接縫前,應及時清洗剩余的混合料,然后對混合物進行碾壓。
(1)根據處理的需要,選擇優質的材料,用卡車運輸到現場,加載時,通常需要三次以上的加載時間,如果局部充填作業不符合要求,容易造成分離,難以提供優質的物料進行聯合處理。
(2)要注意位置的選擇,盡量避開結構物,為了保證接縫的穩定性,根據施工條件,路面必須提前預熱,只有路面溫度達到要求后才可以正式進行路面施工,在施工過程中,路面與振動器應形成協作工作關系,保持穩定的速度,以免影響路面質量或造成混合料壓實不足等質量問題。
(3)安全施工不僅是項目成功的前提,也是項目建設的主要目標。在保障安全的基礎上,優化資源配置,根據施工設備材料的要求,充分發揮各種生產要素的應用優勢,達到最好的質量效果。為了適應產業發展的趨勢,需要充分利用應用型人才,特別注重綜合性人才的培養,優化現有施工技術,提高技術的可行性,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技術體系。表1為瀝青接縫路面施工過程監控內容。

表1 瀝青接縫路面施工過程監控內容
(4)縱向縫應配備自動控制裝置,控制相鄰縫間的標高,保證相鄰縫間標高。縱向連接必須是熱連續、平行、垂直的,上下縱向接縫之間的偏移量必須至少15cm。
(5)交叉連接必須在相鄰層和相鄰踏板之間偏移至少1m,橫向連接必須有良好的垂直堆疊邊緣。下次上膠前和最后一次上膠結束時,涂適量瀝青膠,記錄整個高度,留適量貼合。
(1)項目概述。S338省道丹徒段大中修改造工程,公路總里程為20.4km,道路寬度為24.5m,橋面寬度為2×11m,標段共有7座橋梁。
(2)瀝青混合料要求。瀝青混合料要求下部采用SBS改性瀝青,上部采用A90級瀝青,原料應按不同產地、不同品牌貯存。
(3)質量控制措施。首先,拌制過程采用分批混合方式,攪拌時間40s~45s,注意材料溫度和瀝青溫度的變化。瀝青混合料必須在規定時間內運輸到現場,避免離析;同時,必須確保攤鋪工作連續進行,并建立實際和全面的運輸記錄。再次,為了提高攤鋪質量,工程中采用自動找平裝置;在攤鋪過程中,攤鋪厚度和平整度是關鍵指標,必須遵循緩慢、均勻、不間斷的原則,在整個攤鋪過程中,應盡量調節恒速,不能過快或過慢,涂裝速度應控制在2.5m/min。最后,碾壓環節。剛性碾壓制,在碾壓過程中,橫向接縫和縱向接縫應分別進行冷接縫和熱接縫處理,以保證攤鋪的平整度。
接縫施工技術是瀝青路面施工的關鍵技術,道路施工技術有很多種,需要根據道路施工的具體情況來選擇,必須掌握各種連接技術,如垂直連接和水平連接技術。同時,施工工藝必須規范,保證施工后道路暢通,交通正常。
科技信息技術的發展,為促進公路橋梁建設創造了良好的發展前景,對保證公路橋梁工程質量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公路橋梁路面接縫的實際施工中,往往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一系列的質量問題。加強公路橋梁瀝青路面接縫技術的研究,可以促進公路橋梁行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