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讀|龔自珍示范了“生命如何在至暗時刻怒放”(《領導文萃》2020年3月下)
驚駭他劍膽琴心,把激越和溫柔、郁悶和深情如此痛快地傾訴,把集滿一生的滄桑和坎坷如此淋漓地表達;感嘆這三百一十五首《己亥雜詩》的深沉練達,悲愿無盡,哀樂過人,感人至深,是當之無愧的中國古詩史的一座高峰;敬佩他奮迅救世的豪邁情懷,敢愛敢恨的廓然胸襟,毫無消極與頹唐,是文人少有的崇高境界。
2.品讀|叫不醒的唐玄宗(《領導文萃》2020年4月上)
如何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是個大問題,尤其對領導者來說。通常來講,創業時期百業待興,一切都很弱小,所以人的頭腦很清醒,但是到有一定收獲之后,人們容易沉浸在成績中,被勝利沖昏頭腦,這往往是致命的,最終導致取得的成績曇花一現,實在可惜。
3.管理|不確定環境需要魅力型領導(《領導文萃》2020年4月上)
領導者的個人魅力既有先天性格的塑造,還有后天對知識的學習并靈活掌握運用和艱難困苦的磨礪,更為主要的是危機中沉著冷靜、困難面前敢于擔當和面對不同人群的通權達變,最令人敬佩的是在他人迷茫時選準了前進的方向,也就是在黑夜里發現微光并向微光進發、迎接光明的人。魅力領導者是大家所尊重歡迎的,因為他身上閃現著智慧和堅定的光芒。
4.讀史|宋襄公之禮(《領導文萃》2020年4月上)
時代在變遷,舊禮的崩潰不以個別人的意志為轉移。懷古崇古往往無濟于事,刻舟求劍無奈舟行已遠。
5.觀點|“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中國定位(《領導文萃》2020年4月上)
世界大勢瞬息萬變,尤其是這次新冠疫情將深刻改變世界格局。歷史證明,大國興衰離不開世界格局的改變,而戰略機遇期中機遇與挑戰并存。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必須牢牢抓住戰略機遇期的主動權,化解各類風險,順歷史潮流而動,方能在國際政治經濟變局中立于不敗之地。
6.筆記|俠氣與素心(《領導文萃》2020年4月上)
俠氣與素心每人都有,但真正要做到三分俠氣、 一點素心的人并不多。俠氣多了魯莽,素心少了孤高,俠氣少了謹小慎微,以至于人與人之間形成刺,帶著刺很難和諧地融入社會的群體生活。只有在俠氣與素心之間拿捏好,控制好才能游刃有余。
7.資政|具有戰略意義的細節才決定成敗(《領導文萃》2020年3月上)
細節決定成敗,似乎成為一種萬能的工作標準。但是,真正決定成敗的細節往往只有很關鍵的幾個,而如果對所有細節都一概嚴摳的話,很可能不但不會對工作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反而落入疲于應付的不利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