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昭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在發展形式和發展理念上已經進入新常態,如何在此基礎上,保證微觀經濟主體企業的發展水平和發展能力有較強的提升,這就需要每一名企業管理者在市場競爭過程中進行更加深刻的思考和不斷進行總結并對企業的經營管理方式進行創新,從而在競爭過程中創造更具優勢的發展條件,因此,在新常態下如何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是一個值得認真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新常態;企業經營管理;途徑
引言:目前我國的經濟發展處于較為重要的攻堅期,因此在這個階段需要有更強的自信心來保證在新常態下經濟發展在突破原有的發展瓶頸上有一定的突出表現,而這種改變對未來企業的發展方向有重大作用,在新常態的引領下,可以促使企業在發展過程過程中,不斷地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并在市場競爭過程中進行持續創新。
一、新常態下企業經營管理創新的重要性及意義
1有利于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提升
經營管理的方式決定著企業是否可以不斷的發展壯大和經濟效益持續增長,因此對管理方式進行創新,可以使企業在不斷提升管理水平的同時,具有更好的發展態勢。在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下,市場在發展的過程中,將更加具有多樣化和豐富性,使各類影響因素全方位展現。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為適應新常態的特征,對企業的管理模式進行特征性的創新,有利于企業的內部結構優化,并在適應市場環境的變化方面可以做好充分的準備,同時對企業的其他方面管理能力的增強也有一定的推進作用。優勢在于,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企業的投資成本,擁有與其他企業相比更加優勢的競爭力,競爭中可以占據更加領先的位置,并在發展過程中不斷的按照市場的變化,進行相應的模式調整與改進。
2有利于企業經營效益的提升
與之前的企業經營管理模式相比,在此基礎上進行優化后的體制可以使公司在多個層面提升經濟效益,同時也可以減少企業在生產及管理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成本,例如管理成本,人力成本等。較高的成本投入不利于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獲得較大的利潤和收益,但可以通過改變經營模式使成本降低。新常態的發展模式,就是經營管理在創新的過程中找到更適合公司的發展模式,傳統的經營管理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經濟發展對于企業的高要求。在未來的經濟管理模式發展走向中,輕資產整合化的管理模式已經成為后期企業進步的重要途徑[1] 。
3有利于企業競爭力的提升
企業經營管理模式的創新體現在企業經營的各個方面,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對于人力資源的利用。企業的發展對于人力資源尤其人才的利用有較高要求,因此在管理模式創新的過程中,將人才利用作為創新模式中重要的發展基礎。對人才進行有效的管理,有利于提高企業與其他公司之間的競爭力,企業中人才的引進和利用在市場競爭過程中,可以作為重要的競爭資本。適應新常態的企業發展模式,可以將企業的內部結構在一定程度上進行優化,優化后的組織整體具有更強的內部競爭力,這種現象會使人才產生內在的工作壓力,從側面可以增加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使其具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在工作中,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優質人才。
二、經濟新常態下企業經營管理存在的問題
在當今經濟發展的新常態背景下,眾多的企業為使得在后期發展中有更好的發展態勢,都會對本企業的經營管理不斷地進行創新與加強。雖然有相當的企業在企業的經營管理理論創新上面有了較好的提升,但仍然存在一些企業對變革要求理解不充分,這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業創新性發展。
首先是許多企業的管理者在經營理念認知方面缺乏創新性,仍然停留在較為傳統的發展模式上。對于企業經濟效益的追求,也僅僅停留在較為片面的層次,追求的往往是企業可以在短期內有更好的經營業績而忽視了長遠的和穩定的發展對企業經營的重要性,這種經營管理模式不符合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要求。
其次是每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都會制定相應的制度體系和標準來滿足企業的管理需求,因此企業在管理模式的理論建立方面也會逐漸的成熟,但與管理模式的制定相比,企業應更加注重的是對于模式的落實,通常情況下管理人員很容易在落實方面出現問題,主要在于將自身的主觀思想加注在企業的管理實踐上面,這種現象會導致企業在管理過程中制度缺乏剛性,使企業參與經營管理的員工,沒有較高的熱情,同時會對員工工作過程中的積極性產生負面影響,更加不利于企業進步。除此之外,企業在與其他企業進行競爭的過程中也會缺乏自信,沒有信心將企業做到更大更好,進一步限制了企業的發展。
最后是在對企業進行經營建設的過程中,要將機構體系建設作為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眾多企業在機構體系的建設過程中,仍然沿用較為傳統的金字塔型,這種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不利于將相關信息在下級與上級之間進行傳輸,信息失真現象嚴重,使公司的上層領導不能及對信息進行把控。因此要將組織機構進行扁平化,是組織體系在信息傳達以及職能認知方面更加清晰,有利于改善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2]。
三、新常態下企業經營管理創新的有效途徑和措施
在經濟新常態的大背景下,公司對于企業經營管理手段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創新,管理模式的改變更加有利于企業后期的發展。創新手段需要運用到企業的各個環節中,這樣有利于發展的整體進步,提高企業的整體運行水平和效率。在發展過程中創新的手段應用主要需根據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進行適時調整,從而使制定后的發展規劃更加有利于企業在后期發展中,融入到宏觀經濟發展的大環境中,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企業發展的空間。
1戰略創新
在對企業進行經營管理的模式創新時,首先需要考慮到的是企業戰略發展方面的創新,在制定戰略發展規劃過程中,可以根據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以及未來公司的走向進行設計。在對創新計劃進行設定之前,要對企業的發展情況進行深入的了解,根據實際情況制訂切合實際的發展目標,規劃實施要做到腳踏實地,有利于企業平穩的進步。戰略創新過程中要采取新型的管理模式,企業發展理念的形成過程中,可以借鑒國內外較為新的管理理念。新型的戰略設計要保證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找到自身的方向感,在對發展過程進行統籌規劃時,應當更加注重創新的發力點,從而有利于在后期企業進行轉型時有更好的目標。從發力點入手,可以根據市場的需求,不斷地進行自我定位調整,避免發生傳統發展模式對企業進步的束縛,從而提升企業的發展水平。
2組織創新
對于企業的新型管理模式創建過程中,要高度重視經營管理方法的創新,但除此之外對于企業組織創新也要予以重視,企業要想得到長期的穩定發展,這與自身的組織穩定性是分不開的。有力量、內容豐富的組織,可以為企業帶來更多的新鮮血液,使員工在工作過程中不斷地感受到來自公司的鼓勵和關愛。目前傳統的組織模式與新型組織形式相比具有較多不足,已經無法滿足經濟發展過程中對新常態的要求,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企業的發展。因此企業經營管理模式的創新,應緊接著組織形式的創新。組織經營管理方式在創新的過程中要更加貼合于新時代的發展,逐漸地改變之前的金字塔形,推行更加具有實際意義的扁平化結構,結構的改變有利于創新發展[3] 。
3人本創新
為使得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達到創新,需要在多個層面進行制度落實,其中包括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應更加注重將人本觀念與創新模式融合。這需要企業在進行管理決策過程中適當的聽取員工的建議和意見,除此之外,還應向員工展示出更多的人文關懷,讓員工不僅在工作中,也可在生活中感受到公司對于自己的關愛,盡最大程度使員工在這份雇傭關系中感受到和諧與美好,更加有安全和歸屬感,以此提高員工在工作中的積極性,增加企業在競爭中的軟實力。
4制度創新
不斷的推進企業在制度上面的創新,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發展能力和水平,同時可以建立相應的約束和監督機制,有利于保證制度的執行和企業后期的發展。在對企業制度和條例進行制定時,可以積極吸納員工提出的建議和意見,讓員工參與到企業的制度和體系建設中來,有利于員工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找到自我定位,并增加在市場競爭中企業本身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此過程中,企業也可對管理團隊進行創新規劃,采取一定的獎勵和懲罰機制,不斷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同時對各個部門的職責進行統籌規劃,有利于后期各項任務的順利完成。
五、結束語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要不斷地進行自我完善來適應當今社會的經濟新常態,首先要做到的是從自身的管理理念進行創新性轉變,除此之外,在經營模式改變的同時,也要適當的融入現代技術使企業效率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投入,并將更為重要的人本理念引入到企業的經營管理中。
參考文獻:
[1] 張丹單.我國企業經營管理創新策略發展方向[J].現代經濟信息 2019,24(4):28~29.
[2] 王文忠.新常態階段我國企業經營管理創新策略進步[J].全國流通經濟 2017,23(8):29~30.
[3] 李曉鷗.我國企業經營管理創新策略在新常態下的前景概述[J].經濟科學 2019,64(6):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