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得剛
摘 要:精益生產方式的應用,對目標成本進行管理的主要形式就是目標成本管理法,依靠作業成本法實現不同制造企業生產工序的成本預算,以優化成本質量管理,實現成本質量把關的效果。成本管理可在產品開發生產環節延伸成本管理對象,對產品的生命周期產生縮減效果,以降低不必要浪費狀況的發生,縮減企業成本投入量,促進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提升。
關鍵詞:精益生產;制造企業;成本管理
近些年,雖然我國經濟發展速度有所減緩,但是經濟市場的競爭一如既往的激烈。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影響下,企業要想取得進一步發展,必須通過自身的轉變去適應社會的發展,在裝備制造企業的經營模式中,實行精益成本管理,極大的提高了企業生產效率,在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資源利用率方面也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作用。它將企業的物料與訂單進行掛鉤,將物料的成本歸納在相關訂單中,用這種方式計算訂單產品的生產成本。通過對市場的需求和企業自身的銷售數據對企業未來某一時段的經營成果進行預測,更好的降低企業生產成本。
1企業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1.1成本管理是實現企業總體戰略的必由之路
企業的目標是生存和發展,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企業要生存和發展就必須要獲利,而成本管理是企業獲取利潤的有效手段。從企業的戰略地圖看,為實現企業總體戰略,需要提出具體的戰略成本管理目標,比如成本領先戰略、差異化戰略等,再對目標往下分解到財務層,進而內部運營層,形成具體的成本管理目標并據以實施和進行績效評價。從一定意義上說,成本管理是企業戰略管理的一部分,其必須服務于企業總體戰略,是實現企業總體戰略的必由之路。
1.2成本管理是提高企業產品競爭力的有力保障
企業競爭力包括三個層面,分別是產品層、制度層和戰略核心層,成本管理首先通過成本控制提升企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價格是影響消費者選擇的重要因素,相同的產品價格越低其競爭力越強。從價格的形成機制看,成本是決定產品價格的內在基礎,成本越低,則產品的議價能力越強,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就越強。
1.3成本管理有助于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的價值創造、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是企業的戰略資產。成本管理不僅要做到運營層面的業財融合,也要做到戰略層面的業財融合,在成本管理過程中通過打造學習型組織,培養精細化成本管理的人才隊伍,不斷進行產品創新、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有助于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養成自覺節儉的企業文化。
2精益生產在制造企業成本管理中的應用要點
2.1加強成本的信息化管理
對生產方式進行精益化改進是一種管理經驗上的創新,減少浪費的思想要在企業運作的各個環節中得到滲透,所以生產企業要根據自身企業發展情況構建起一套科學合理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統。首先,在原料的采購環節,生產企業要通過信息系統實現與供應商之間信息的傳遞,供應商可以對企業生產的原材料使用情況和庫存數量進行快速的信息獲取,為企業隨時準備貨物的供應,保證生產企業在訂單數量增加時的原料充足。其次,信息化的成本管理可以對目標成本管理的實施進行實時監控,對預算實施過程中與目標之間的偏差進行統計和計算,對目標的分解可以一覽無余,對企業各項生產實施情況進行掌控,了解產品增值情況等。最后,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加強企業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和工作交流。
2.2對目標成本法實施過程的目標進行有效調整
企業面對的內外環境會發生不斷的變化,預算可能會出現偏差,企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原有預算進行及時的調整,比如改變生產產品的數量和種類;企業內部情況發生變化時,可以對人力和物力進行有效調整優化生產效率;可以通過增加預算,增加企業原材料的庫存;增加科研投入為企業上市做好準備等。在企業外部環境發生不利因素時,如果對原有預算不能進行及時調整,會導致目標偏差過大,精益生產方式可以從研發開始就對產品進行規劃,對目標實施進行的各個環節進行實時統計并作出及時調整。
2.3嚴格管控產品銷售成本和研發成本
在產品未進入市場之前,要做好充足的市場調研準備,制定完善的計劃,還要投入一定資金,確定合理成本控制方案。在成本控制實施期間,要保證投入的研發資金符合實際的研發計劃。在投資時,要謹慎地做好調研分析,保證投資資金產生的風險較低,而且還要了解未來產品研發帶來的經營收益。企業內產品研發成本往往占有產品總體成本較大比例,因此企業要將產品研發資金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做好前期產品研發規劃和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切實把控研發中的風險,以此提升產品研制的成功率,為后期產品能夠順利推向市場創造條件。在后期產品銷售期間,也要給各分銷商、零售商制訂合理的銷售政策和賒銷政策,減少給企業帶來的機會成本。
2.4完善成本考核激勵機制
切實有效的考核機制和獎懲分明的評價獎懲機制,是企業成本管理能夠順利實施的根本保證。制造企業應當建立目標成本管理部門,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機制,并設立專人負責,切實將成本管理指標落實到各個部門、各個員工,并針對實際工作中的成本控制結果,嚴格執行考核標準,對員工為企業所做出的貢獻加以量化,指定的執行標準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量化的特性,不能模棱兩可。完善評價激勵機制,對于在生產過程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積極行為要給予相應的獎勵;對未能達標的個人和單位要同時做出相應的懲罰,要做到賞罰分明,這樣能夠大大提升員工在資源配置中的主觀能動性和工作積極性。有切實可行的考核機制作為基礎,配合與薪酬掛鉤的考評機制,保證客觀、公正、公平的開展績效考評,有利于企業內部的資源優化和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與創造性,這樣才能保證制造企業的成本控制不是流于形式,才能夠真正地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保證制造企業健康、穩定、高效的向前發展。
2.5對產品質量加強監管
產品的質量成本包括預防成本、鑒定所需成本、內部損失造成的成本以及外部損失造成的成本幾個方面,預防成本是指避免產品不合格以及發生意外故障造成的成本。鑒定成本是指對產品質量進行個評估所需要支出,內部損失成本是由于停工、返工或者故障處理所需要的費用,外部損失主要是企業在售后服務方面的費用支付。質量成本的各個方面之間存在密切關聯,對預防成本和鑒定成本增加投入,可以有效降低內外部損失成本。精益生產方式下,可以采用適時制生產,對訂單完成的時間和數量有著嚴格的要求,返修或者發生故障造成的生產線停滯都對企業有著嚴重的不利影響。企業需要加強對成本的管理,降低質量成本,根據企業情況,建立起成熟的質量監督體系,對成本目標進行合理規劃,對影響產品質量問題的各個環節進行嚴格的監控和優化。
3結束語
精益生產方式下,可以通過先進的成本計算、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方式,對企業的成本動因進行精準分析,對各項作業對產品增值的影響進行比較,對未來成本進行預測和規劃,幫助企業對成本進行合理分配,保證企業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周月娥.精益生產管理理念下的制造企業成本管控要點分析[J].企業文化(中旬刊),2018(2):222.
[2]李進衛.透視汽車制造企業精益生產的質量成本管理[J].現代審計與會計,2018(5):24-28.
[3]王露.關于生產型企業精益生產方式下的成本管理探索[J].納稅,2018(30):222.
(中車四方車輛有限公司,山東 青島 26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