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洪祥
當前,我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調整期和攻關期,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各類風險挑戰明顯增多,優化營商環境的要求更加緊迫。稅收營商環境作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投資與決策的重要參考指標,對經濟增長及產業結構具有重要影響。在世界銀行發布的年度營商環境報告中,凡是營商環境排名靠前的國家和地區,其稅收指標也名列前茅,這說明兩者相輔相成,具有很強的關聯性。
優化稅收營商環境是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點。在經濟高速增長階段,經濟增長更多依靠規模擴張和要素驅動,而高質量發展的本質內涵是高效、公平和可持續的發展。優化稅收營商環境是發展的體制性、制度性安排,能夠降低企業的稅收遵從成本,塑造公平透明的稅制環境,提供精準高效的稅收服務,削減企業稅收負擔,從而降低經營風險,助力企業實現轉型升級、加快向中高端產業邁進步伐。
近年來,我國稅收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持續向好。世界銀行《2020年營商環境報告》顯示,中國的營商環境世界排名由上年的第46名上升至第31名,首次進入全球前40名。其中,納稅指標全球排名在上一年度提升16位的基礎上,再度提升9位。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除個別指標以外,我國稅收營商環境距離國際一流水平仍有差距,面臨的突出問題和短板仍不可小覷。
一是服務理念仍有差距,有待進一步增強。部分稅務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納稅服務理念還存在局限性,沒有充分認識到納稅服務對提升納稅遵從度和實現征納和諧的重要意義,沒有將征納雙方責權相對稱的思想與稅收管理所有環節相融合,服務理念仍然局限在辦稅服務廳等納稅服務部門。強征管優服務以納稅人為本的理念需進一步提升,部分稅務干部還沒有在國家治理框架下,從服務稅收現代化的高度去認識納稅服務,納稅服務現代化建設局限在稅務機關內部,跨部門協作的服務體系尚未建成,存在管理碎片化問題。此外,以納稅需求為導向的管理機制還不夠健全,對分散在稅收征管各個環節的納稅人的需求,還沒能很好地進行統籌管理、分類處理、集中應對,容易偏重個案處理,忽視對需求的深層次挖掘。
二是業務流程還較繁瑣,有待進一步精簡。近年來,在電子稅務局、無紙化辦稅等便民措施的助力下,企業辦稅成本顯著降低,但從實際工作來看,仍存在部分辦稅流程尚未理順的問題,如一些稅種申報要求提交的資料依然較多,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納稅人辦稅效率。在納稅申報期限上,除了企業所得稅是按季預繳、納稅年度結束后申報匯繳外,我國的多數稅種要求按月(次或季)申報,納稅次數偏多。目前,網上辦稅受理系統已基本涵蓋了常見的涉稅事項,但也存在一些短板,如納稅人申請一般納稅人登記后,系統實現自動受理,但涉及的稅(費)種認定申報期限仍不能由季改為月,且稅務人員不能及時獲得這些信息,導致個別納稅人出現逾期申報的情況;稅庫銀聯網還不夠全面,部分納稅人的繳費渠道較少,運用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支付寶、微信等方式繳稅還沒有得到全面推廣,這些問題都反映出網上辦稅等便民服務措施仍需進一步改進和完善。
三是配套措施尚存短板,有待進一步完善。一方面,辦稅系統穩定性有待進一步提高。由于稅務內部網站更新升級較為頻繁,自助辦稅終端系統也必須相應進行同步升級,加上企業辦稅高峰期系統運行負荷較重導致穩定性降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辦稅效率。另一方面,辦稅軟件功能與政策變化的匹配還不夠及時精確。隨著稅收業務種類和相關政策的不斷變化,辦稅軟件的部分功能存在更新不及時等問題,與辦稅人實際業務需求脫節,影響了辦稅體驗。此外,稅收基層一線普遍存在服務資源不足等問題,對相關人員特別是辦稅服務廳人員的教育培訓力度還不夠大、針對性還不夠強,部分干部陷于繁雜的事物處理工作,“眉毛胡子一把抓”現象仍普遍存在,稅收管理還不夠高效,針對性還不強。
四是執法方式不夠規范,有待進一步改進。相對于規范稅收執法的要求,基層稅務部門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和差距,比如,有的根據稅收任務形勢收緊或放松組織收入措施,人為調節稅收收入;有的變通執行或不及時有效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影響稅收調節經濟效果;有的以加強管理為由隨意變相增設審批事項、以批代管,或淡化責任、疏于管理,導致稅收征管出現越位或缺位;有的不嚴格遵守稅收執法程序和規則,出現違規操作、變通執行、隨意執法等現象。這些問題損害了稅收法定性、稅法嚴肅性和執法規范性,不利于稅收政策的有效落實、稅收職能的有效發揮和稅收執法環境的營造。
優化稅收營商環境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在已經取得成績的基礎之上,堅持問題導向,把握推進目標,著力解決納稅人反映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推動稅收營商環境不斷改善。
一要牢固樹立以納稅人為中心的理念。要順應現代法治社會發展的趨勢,及時轉變稅收管理思想觀念,由以“管理納稅人”為主轉向以“服務納稅人”為主,真正關心和重視納稅人在稅收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樹立“以納稅人為中心”的價值理念,研究創新稅收管理制度和工作方法,歸根結底要圍繞提高納稅人滿意度和遵從度。
二要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做到抓“關鍵少數”與管“絕大多數”有機統一。堅持黨建引領,更加鮮明地突出稅務機關首先是政治機關的定位,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堅定政治方向,廣大干部特別是一線的同志要在“收好稅”“服好務”的生動實踐中認真履行支持、幫助、推動企業發展的責任,持續優化企業發展的辦稅環境和稅收法治環境,不斷增強企業對政策支持和更優服務的獲得感。尤其要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督促其認真落實領導聯系企業、服務發展職責,積極為企業排憂解難,把調解企業、問需服務做為一種制度安排,真正以“關鍵少數”引領帶動“絕大多數”。
三要進一步推進納稅服務便利化精細化水平,增強親商便民的辦稅體驗。首先,要深入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增加自助辦稅終端機數量和加大自助辦稅終端推廣力度,多維度推廣信息化支撐辦稅手段,讓納稅人辦稅更加經濟便捷。全面落實“最多跑一次”清單,實施多個事項串聯辦理為并聯辦理,變多條辦稅流程為一條綜合流程、多次受理為一次集中受理、多表填報為一表填報、多次處理出件為一次辦結出件。其次,要堅持問題導向,注重從納稅事項辦理環節體現服務成效,進一步壓縮申報準備時間、申報繳款時間、退稅辦理時間等,切實解決實際問題,全面提升納稅人獲得感。
四要堅持依法治稅,營造公平公正穩定的稅收法治環境。一方面,要確保征納雙方法律地位平等。稅務機關和納稅人作為稅收法律關系中的征稅主體和納稅主體,其法律地位是平等的。要從稅收現代化的高度創新執法理念,實現從稅收管理向稅收治理的轉變,牢固樹立征納雙方法律地位平等的觀念,擯棄以管理者自居的心態和重管理、輕服務等模糊認識,努力構建平等、信賴、合作的稅收征納關系。另一方面,要確保納稅人的稅收待遇公平。對同等條件的納稅人適用相同的稅收政策,核定相同的稅收定額,杜絕人情稅、關系稅等現象,不能畸高畸低,體現稅收負擔公平;對同等情況的納稅人采取相同的稅收征管標準和措施,不能厚此薄彼,防止隨意性、選擇性執法,體現稅收管理公平;對同等情形的稅收違法行為實施相同的處罰措施,統一執法尺度標準,不能因個人好惡畸輕畸重,體現稅收處罰公平。
五要增強大局意識,主動融入地方經濟建設。一是認清形勢,切實增強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按照稅務總局優化稅收營商環境的工作要求,對照自身工作職責,主動認領工作任務,營造主動服務、敢于擔當、善于擔當的良好風氣。二是主動參與地方經濟建設工作。在重大項目洽談前,稅務部門對項目的稅收預期進行測算分析,為地方政府的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提供決策參考;對已落戶的項目,及時做好定制服務、全員服務、暖心服務,防止企業在稅收政策落實上發生遵從偏差,讓企業在稅務事宜上沒有后顧之憂。
六要發揮稅收大數據優勢,創新服務企業方式。在當前形勢下,充分發揮稅收大數據特別是增值稅發票數據覆蓋面廣、及時性強等優勢,從行業、地區、規模、經濟類型等不同維度,深入分析經濟運行動態,客觀反映企業復工復產情況,細致梳理產業鏈、上下游需要解決的問題,進一步做到數據服務大局要盡力,打擊涉稅違法要精準,避免重復執法,積極發揮稅務部門職能作用,全力支持抗擊疫情和經濟社會發展,創造更加優良的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