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教育內容以及教學方法的革新,同時也更加重視對于新時代綜合人才的培養。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教育行業提供了教學創新發展的機會,同時也帶來了全新的教學產品,比如在線課程。信息的共享性與快速傳播性能夠幫助學生與教師在互聯網環境中得到更加豐富的教育資源,還能夠突出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加強學生的學習時間管理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各高職學校教師更加應該正視信息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提升信息科學技術,促進教育事業的創新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我國已經逐漸走入了世界舞臺,我國文化得到了更多人的欣賞,同時也承擔著大國的責任與義務。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智能技術是未來科技發展的方向與趨勢,因此,高職教育應該積極開展信息化教學活動,通過創新與革新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通過信息化技術以及互聯網技術開拓學生的眼界,培養學生的大局觀,引導學生正確價值觀與人生觀的形成。這樣才能夠為國家培養出符合時代發展的人才,促進我國國際地位的提升。
經過多年的改革與發展,我國的經濟發展模式出現了轉變,從粗放式發展轉變成了集約型的發展模式,這就對我國建設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信息技術以及在線課程教育對于高職教學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校課程具有較強的靈活性,能夠突破教學空間與時間的限制,給予學生更大的學習自由與空間。學生只要使用智能終端就能夠隨時開展學習,這樣的學習方式還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具體學習需求選擇課程,進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同時還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體系,促進其全面發展。
不同的教學模式會帶給學生不同的學習體驗,同時還能夠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與質量,而信息化教學模式能夠推動高職院校教育的發展,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水平。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相比,信息化教學模式不僅能夠為學生提供專業知識教學,同時還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讓學生能夠通過計算機系統以及互聯網技術整合信息與資源,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學校還能夠利用信息技術對專業的知識與文獻進行整理,降低學生查找資料的難度。總的來說,信息化教學模式能夠提升高職教學的智能化水平,進而突破傳統課堂的束縛,為學生帶來不同以往的學習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1]。
在信息技術的影響下,人們獲取信息以及資訊的渠道更加豐富了,因此,學生以及教師都能夠通過互聯網得到海量的學習教學資源,并且通過一定條件的篩選得到最有益于自己學習和發展的信息資源,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是在充分利用網絡共享教學資源的同時,教師還應該抓住高職教育的時代特征,即專業化與精細化發展,因此在課堂中不能一味地豐富教學內容,還應該保障內容的高度專業化,尤其是能夠利用信息技術對某一個方面的知識內容進行深入挖掘,培養具有高水平專業能力的人才。
傳統的高職教學時間呈現出集中化的特點,學生只有在課堂中才能夠開展有效的學習活動,這樣就會影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影響其之后的工作與發展。課后時間中,學生的學習效率太低,學習研究的氛圍較為薄弱,無法有效地利用碎片時間開展學習補充活動,這樣還會限制學生對于知識的學習與理解,降低學生的資源利用率,縮減了學生的有效學習時間。但是信息化教學形式的出現能夠極大地豐富高職教學的形式與方法,同時還能夠利用信息技術開發線上課程與移動課堂軟件,方便學生隨時開展學習活動,進而將平時的碎片時間利用整合起來,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夠真正轉變傳統課堂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帶去耳聽、眼讀、腦理解的創新學習方式,豐富了高職教學的形式與方法[2]。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大多數高職院校采用的還是傳統的課堂教學形式,在相對固定的教室中進行學習,然后完成測試得到成績,這樣的教學方式雖然能夠提升學生的理論基礎認知,讓學生能夠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但是這樣固定的教學方法會消磨學生的學習興趣,實踐的缺乏很難提升學生對理論知識的運用能力以及對生活問題的解決能力。除此之外,高職院校的學生平時的學業壓力較大,盡管有的學校已經開展了在線教學的形式,但是受到傳統科目的課業壓力影響,也會將更多的精力花費在傳統教學課堂中。進而導致學生對于已經開發的在線課程不夠重視,由于在線教學的課程要求與測試形式更加靈活,沒有傳統科目那么嚴苛,學生對于這樣的課程往往都是應付了事,并沒有意識到在線課程的重要性,這也就說明當前高職院校的在線課程與傳統課程之間存在兼容性問題[3]。
當前在線網絡課程并不受高職院校的重視,尤其是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存在學分少、課時短等問題,在線網絡教學管理制度也不夠完善,對于教師以及教室的缺乏固定安排與管理,這樣就會導致學生失去嘗試在線學習的興趣,教師在開展在線教學時也會遇到較多的困難。
要想創新高職信息化教學模式,教師應該增加對線上課程的研發,對網絡中海量的教學資源進行篩選,并增加對創新教學方法的了解與學習,將自己掌握的教學資源進行整合之后形成自己獨特的優勢,再利用信息技術將這些有效的資源放入線上課程中,完善高職創新教學體系的建設。
很多高職教師對于信息化教學并不重視,這樣下去會影響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因此,教師自己應該及時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將創新發展作為教學改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形成推動教學工作發展的內在動力。就目前的高職教學現狀來看,教師應該加強教學理念的更新,并將信息化以及創新化的教學理念融入到教學工作與科研工作中去,堅持以人為本,增進對學生的了解,從而為高職學生提供更加豐富、專業的教學服務。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出發挖掘網絡教學資源,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4]。
無論是在線課程教育還是互聯網學習資源,信息化高職教學模式的突出特點就是技術性,人們可以通過相應的技術平臺進行學習教學資源的獲取與分享,同時還能夠為人們提供更加專業的服務,實現閱讀信息化。因此,高職院校應該加強信息技術的開發利用,聘用具備專業信息技術能力的教師以及管理人員進行信息教學平臺的開發。學校還可以通過圖書館的借閱系統了解學生的喜好,進而通過公眾號為學生推送相關的信息,方便學生進行書目的選擇與檢索。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水平,充分挖掘網絡教學資源,同時為學生制作出更加具有針對性和趣味性的在線課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5]。
綜上所述,在線開放課程能夠實現高職學生的碎片化學習,在這樣的背景下進行課堂教學創新時,教師應該注重線上課程自主研發,及時更新教師教學理念,同時還應該不斷加強信息技術的開發利用,才能夠實現高職教學改革的創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蓓.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背景下信息化教學模式的創新策略研究[J].科技風,2020(16):30.
[2]李媛.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課堂改革與方法創新研究[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9(08):223.
[3]徐春紅.高職院校信息化課程教學創新模式的構建——以餐飲管理與實務課程為例[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22(05):38-44.
[4]張海雁.信息化教學模式在高職院校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分析[J].教育現代化,2018,5(34):99-100.
[5]劉曉燕,馬貴范,王珊珊,劉振華.“互聯網+”創新高職課堂教學模式[J].山東工業技術,2017(0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