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敏
摘 要:習近平強調通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本文以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現狀為出發點,通過對新形勢下高職院校思政教師教育親和力現狀分析研究,分別從高職學生、思政教學課堂、思政教師、思政教育針對性和信息化教學等方面提出了高職院校思政教師的思政教育親和力的對策研究,為增強思政教育的實效提供幫助。
關鍵詞:新時代;高職院校;思政教師;教育親和力
一、新時代高職院校思政教師思政教育親和力的重要性
如今國際形勢處于百年大變革,我國也是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刻。新時代是網絡的時代,各種思潮時時刻刻在影響著高職院校的學生,高職院校的學生正處于“三觀”形成并穩定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他又強調:“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然而,通過調查得知思政教育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其中思政教師教育親和力不夠顯得尤為突出,因此,有效地改善思政教師的教育親和力是提高思政教育實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新時代高職院校思政教師的教育親和力的現狀分析
面對復雜深刻的國際國內形勢,面對00后大專生群體出現的思想認知、價值判斷、發展訴求等多元化,提高思政教師的教育親和力顯得很重要,面對當前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親和力不夠的問題,通過問卷調查、走訪師生、查閱資料等了解了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親和力不夠的現狀及造成的原因,尋找通過提升高職院校思政教師教育親和力而提升思政教育的實效。通過問卷調查發現大多數高職院校的學生認為,高職院校開設思政課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高職院校學生群體的特殊性,對思政課缺乏吸引力,通過調查了解到,一方面是學生本身的原因,高職學生由于基礎知識相對薄弱,學習動力不足,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氛圍不好。另一方面就是教師與教育資源問題,主要表現為:學習內容一般安排較多,學生要接受的內容比較抽象、難理解,缺乏實踐性和時代感,學生為完成學分而去上課,考核結果不能完全反應高職生的實際水平;部分老師理論功底不夠,以理論說教為主,語言表達正統、嚴肅,缺乏感染力;思政教育環境日新月異,而部分教師所講內容與現實生活脫節;教學方法單一落后,很多老師認為只有專業課才能與實踐相結合,找不到學生能夠接受的教學方法;由于教師人數較少,高職院校一般會安排大課,人數較多,課堂規模偏大,無法實現與所有學生進行互動和溝通。根據調查可以得知當前我國高職院校學生思政教師親和力不足,思政教育質量不高,要想提升高職院校學生思政教育效果,提升思政教師的教育親和力是非常重要的途徑。
三、提升新時代高職生思政教師教育親和力的路徑
1.突出學生主體性,提升親和力
首先,以“生”為本。作為高職院校要充分考慮高職院校層次的學生以及00后學生的特點,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了解他們的成長環境,關注他們的人格和潛力發展,同時還有關注學生的現在、未來發展等來彰顯思政教育的親和力。其次,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將當代高職學生感興趣的和學生需要的融入到思政教育中,注重課堂互動,將課堂歸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觀能動性。
2.發揮教學課堂主渠道優勢,提升親和力
教育活動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是教育的目的,習近平曾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目前學生認為思政課教材內容理論性太強,與自己所關注的和感興趣的有些脫節。因此思政教師如何將理論較強的教材內容轉換成學生容易接受的教學內容很關鍵,這就要求思政教師具有較強的綜合素質,既要有豐富的理論基礎知識又要有較強的施教能力,思政教師將枯燥的理論通過用接地氣的語言,貼近當代學生生活的話語,和學生能夠接受的教學方式等進行教學,課堂教學效果就會提升,通過提升思政教師的教育親和力可以有效提升思政教育效果。課堂作為教書育人的主要渠道,通過強化課堂教學主渠道優勢,因此,提升思政課親和力刻不容緩。
3.提升思政教師個人魅力,提升親和力
習近平:“高校教師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更好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思政教師要想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必須通過不斷提升教師的個人魅力和吸引力。首先,高職院校的思政教師要具備扎實的政治理論素養,用深厚的專業功底將理論知識正確的詮釋傳授給學生理解,贏得學生。其次,高職院校思政教師語言要有一定的吸引力、親和力,用輕松幽默的語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拉近師生距離,提高高職生對思政課的親近感。最后,高職院校的思政課教師要博學,特別是相鄰學科的知識,這樣教師在教學中就能根據高職學生的特點,用適合他們理解的方式引經據典,將深奧的理論講解與學生的實際相結合,引起共鳴,加思政課的課堂魅力。
4.增強思政教育針對性,提升親和力
(1)豐富思政教育內容。高職院校的學生心理和人格均趨于完善的重要時期,在復雜的環境中會出現很多問題,思政教師要根據環境和學生的特點不斷豐富教育內容和開展多樣性的第二課堂活動,幫助學生解決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如如何正確對待挫折和失敗,如何及時調整不良情緒等,幫助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引導學生樹立理想信念,增強愛國情懷等。
(2)改革思政教育方法。合適的教學方法是提升思政課親和力與針對性的不可缺少的環節。習近平強調:“……開展形式多樣、健康向上、格調高雅的校園文化活動,廣泛開展各類社會實踐……”。高職院校的思政教師要積極探索和推進思政課的實踐教學改革,在以往的教學中思政教師基于思政教育的理論性較強,一般采用較為傳統的說教方法,已經遠遠不再被00后學生所接受,因此,將傳統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提升思政教育親和力。高職院校的思政教師將教學任務進行精心設計,將教育內容及教育任務滲透進實踐任務中,如案例分析法、項目討論法、調研法、辯論法、知識競賽法等方式,學生完成任務時需要主動去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如查找理論依據、主動思考、親身體驗等,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將理論知識轉化為感同身受的認知,并被動接受教育為主動教育。
5.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學,提升親和力
新時代是一個信息化時代。當今世界網絡的發展在倒逼著高職院校的思政教師要想適應時代需求,必須改變教學方式,手機已經成為現如今人民生活的必須品,既然無法拒絕,那就充分利用手機為高職院校的師生服務。利用網絡資源教學,形式更加多樣,互動方式更多,開啟全新移動教學體驗,可以將智能教學設備與智能手機、平板、筆記本結合起來使用。以超星爾雅學習通為例,師生共同開啟超星,教師指令發出后,學生點擊,教師很快了解到考勤匯總;討論時,學生可以同時將自己的觀點無需等待直接上傳,所有參與的同學都能看到;搶答環節,利用網絡進行搶答,學生會為了搶時間答題,積極思考踴躍回答,極大的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另外利用網絡還可以實現資源上傳、測驗、作業、考試、彈幕、頭腦風暴、投票、問卷、留言、數據導入導出以及對學生學習進度檢測及學習評價等。利用網絡資源優化高職思政課教學,不僅方便思政教師組織教學,更適應00后高職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及能力,大大提高了思政教師的教育親和力,從而提升了思政教育的教學效果。
四、結語
高職院校思政課抬頭率低,人到心已飛,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思政教師的教育親和力不足,離學生需求遠了,要想改變這種狀況,首先要了解新時代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現狀、00后大專生需求現狀為基礎,本文從研究如何突出學生主體性、發揮教學課堂主渠道優勢、提升思政教師個人魅力、增強思政教育針對性和利用信息化教學等五個方面提出了高職院校思政教師教育親和力的提升對策,通過提升思政教師教育親和力,提高高職院校的思政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習近平,2019年3月18日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并發表的重要講話,學習強國學習平臺,2019年3月19日
作者簡介:
彭敏(1967--)女,漢族,江蘇邳州人,徐州生物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