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文
【摘要】自古以來我國就是農業大國和人口大國,我國農村人口基數大、農民收入不高、農業發展落后,在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三農”問題成為最大的難題,同時也是對國計民生有較大影響的問題。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鄉村振興戰略方針,在此背景下開展土地綜合整治、促進農村發展,成為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舉措。本文就鄉村振興背景下全面分析土地綜合整治和規劃的要點,旨在找出將土地整治融入到鄉村整形戰略的最佳途徑。
【關鍵詞】鄉村振興;土地綜合整治;整治規劃;要點
我國十九大提出的發展戰略中極為重視鄉村振興,習書記對此也提出了明確要求,要求我國廣大農村能夠實現產業快速發展、提升居住環境宜居性、提升鄉村文明、采取有效治理、提升農村生活富裕程度,這項決策充分體現了國家對農村發展的態度和決心。農村發展是我國發展的堅實基礎,“三農”問題是國計民生關鍵性的問題,是我黨一直以來的工作重點。而土地是農村和農業發展的基礎,只有對土地進行綜合整治和規劃,才能大幅提升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實現土地可持續利用。
1、簡述土地綜合整治規劃
土地綜合整治和規劃是指在規定區域內,以土地總體利用規劃中明確的目標和用途為基礎,將土地整理、開發、復墾和增減建設用地作為平臺,綜合治理山、水、田、林、村、路,并全面提升其功能,是一項生化城鄉一體化的綜合工程【1】。土地綜合整治規劃的特點為:將土地綜合治理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層面進行考慮,要和總體發展和建設規劃相統一;既有利于保護耕地,還能解決建設用地不足、建設資金缺乏等問題;將土地專項資金和其他投入資金相融合,產生疊加效應;各個部門合理分工,各司其職,能夠同力完成目標;能夠增加耕地面積、保持占補平衡、實現土地合理有償使用解決管理難題。
2、鄉村振興背景下土地綜合整治和規劃要點
2.1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分區劃線
有關部門需要將可發展理念作為工作總體的指導思想,并且以本地實際情況為基礎,在區域內合理設置生態保護區、城鎮化建設區域和農耕作業區域。要明確劃定生態保護區范圍,并劃定永久性農田保護線以及城市開發臨界線。只有做好分區劃線工作,才能從根本上保證土地空間布局的合理規劃,能夠使土地結構進一步優化,為土地綜合整治打下堅實的基礎。
2.2整治規劃農用地
土地是農村發展的基礎和農民生產的根本,因此相關部門需要堅持以人為本,從實際出發,將適合耕作的農田分配給農民。要根據土地整治規劃要求,對農村土地資源進行統一部署,要從長遠規劃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深入推進建設高標準的農田【2】。平整土地、對田間道路進行建設和改造、配備水利設施、改善生產條件、積極使用綠色環保肥料,改善土壤品質;開展農業用地整理工程,對區域內的低產量農耕地進行改造,積極開展保護性耕作,能夠使土壤的肥力和蓄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全面提升農田標準提升其生產功能,從而能夠顯著提升耕地的生產能力,提高農業生產能力,實現農業產業規模化發展。
2.3保護耕地和永久農田規劃
首先要對耕地的總量進行有效保護,同步開展提升耕地質量和耕地生態措施。要對上級布置的耕地保護任務認真落實和完成,確保區域內優質耕地的總體數量。對非農建設使用耕地情況要進行嚴格的控制,做到盡量不占或是少占耕地尤其是高質量的耕地,如果建設項目必須占用耕地的,必須根據占補平衡的要求,實行用補定占、先補后占原則,占高質量耕地補償同樣質量耕地,同時要不斷豐富補充耕地渠道。要以大穩定小調整為基礎,要認真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在發展過程中要隨時關注永久基本農田面積,一旦發現減少要第一時間補齊。永久基本農田范圍較大,通常為連片土地,能夠有效保證農作物產量,同時還能發展農業休閑旅游產業【3】。要重視保護永久基本農田,明確劃分責任區域和責任人,同時簽訂責任書,要明確土地的詳細資料,全面保護永久基本農田。
2.4農村產業發展規劃
振興鄉村中發展農業相關產業是重要的環節,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不能僅僅重視發展農業,還需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發展其他產業。工作中必須首先明確鄉村振興發展方向,合理規劃統籌安排,要對農村擁有的各類資源進行綜合分析,充分考慮民眾意愿,合理確定主導產業。有條件的鄉村需要積極進行招商引資,要合理開發當地的旅游資源及農業特色項目,不斷提升產業機構,推動本地經濟發展。積極建設現代化農業,同時構建農村產業系統。打造高質量的專業團隊,通過多產業聯合經營、體制創新等模式,將人才、技術、資本和資源進行優化安排,實現產業有機整合,促進合理延伸農村產業鏈條。要重視對違章和違法用地進行清理,對低效產業用地進行改善,優先考慮使用存量用地,盡量實現建設項目集中原則,以產業發展為基礎,提出高效的產業用地布局和發展措施。
2.5環境整治規劃
首先要重視建設農村基礎設置,主要包括生活設施、生產設施和環境保護設施。生活設施主要包括:交通、電力、網絡、排水排污、無害化廁所等;生產實施主要為水利設施;環境設施主要為清潔、污水處理等工程【4】。堅決取締和淘汰對農村環境造成嚴重影響的項目,避免污水和廢水進入到地下水體,保護農村范圍內的河流和水域。重視開展農村生態空間建設,對農村生活污水進行合理處理,對農業生產廢物進行回收再利用,無害化處理生活垃圾,積極推廣使用清潔能源。道路對于農村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設置道路要充分滿足生產和生活需要,同時還要積極進行綠化整治帶動旅游和農村產業,不斷改善農村環境、改變農村面貌。
結語:
鄉村振興是我國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最為重要的任務,特別是現階段我國全力建設小康社會背景下,更要重視盡快解決農村發展短板問題。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推進及深入探索國土空間規劃的編制,需要重視統籌安排農村建設問題,細致的分析土地綜合整治規劃的要點,促進農村的更好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實。
參考文獻:
[1]趙得軍,王寧杰,曹春艷.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村土地利用規劃技術路線研究[J].中國土地,2018(06):17-18.
[2]萬婷,張淼.基于鄉村振興戰略的土地整治綜述及發展趨勢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8,v.39;No.245(05):6-11.
[3]牟磊.基于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景觀設計的探討[J].住宅與房地產,2019,528(06):223.
[4]徐杰,劉瀚.鄉村振興戰略下村級土地利用規劃的編制要點[J].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2019,042(002):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