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軍
【摘要】隨著我國國民經濟不斷穩步發展,城市中的各種建筑拔地而起,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快速成長,這也印證了建筑行業的發展同樣水漲船高的事實。建筑行業的欣欣向榮離不開對建筑質量的嚴格把控,但在現今具體的建筑質量檢測環節上,仍然存在許多弊端,對建筑行業的發展產生阻礙。這是事關整個建筑質量驗收的頭等大事,也為每位相關從業者敲響了警鐘。
【關鍵詞】建筑質量;檢測;問題;發展對策
建筑行業的質量問題一直是建筑使用者最為關心的事情,也是綜合考量一座建筑是否達標的關鍵性指標。若建筑質量出現問題,輕則引發施工方和業主方的糾紛,重則直接威脅到建筑使用者的生命財產安全。在我國房地產開發速度不斷增速的同時,難免會出現緊行無好步的狀況,盲目增產的同時并未同時兼顧建筑的質量性。因此在質量這方面,建筑質量檢測工作一定要引起從業者的重視,從而最大程度避免安全性事故的發生[1]。
1、建筑工程質量檢測特征淺述
1.1與政策導向息息相關
鑒于建筑質量安全與業主生命財產安全直接掛鉤,因此在檢測工作中難免會有政府調節。政府的職能不單是對建筑工程質量檢測做政策引導,而且維護相關市場秩序的工作也是政府接手,這就導致整個建筑工程質量檢測市場較為封閉,政府的發言權極大。盡管在市場經濟的作用下,我國不斷令市場化機制完善,但建筑行業的改變顯然不是一蹴而就的。
1.2具有極強的地域性
我國作為幅員遼闊的大國,不同地域的經濟發展程度往往是大相徑庭的。這也令質量檢測機構呈現出政策不同的適應性,也就反過來倒逼政府在頒布政策時,充分適應因地制宜的理念,根據地方不同的檢測需求,讓地方各具特色。不可否認,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本地開展工作的效果。在具體建筑工程質量檢測工作中,往往會借助精密設備的支持,再加上樣品檢測具有極強的時效性,需要第一時間反饋結果,樣品的運輸速度和成本也是工作中不可忽視的一環。以上種種因素,都無形增加了檢測工作在本地開展的難度。
1.3體制較為單一
質量檢測機構中,政府的影響力是不容忽視的。無論是工作體制還是辦事方式,都很大程度和國企、各種事業單位風格靠近。政府穩定行業發展的同時,也讓有資質的私營企業難以對質量檢測工作染指,外來的力量很難進入,這也令我國建筑工程質量檢測體制過于單一[2]。隨著我國市場化進程的不斷深入,這種單一工作體制壁壘有望被打破,市場主導的、開放性強的工作體制將是大勢所趨。
2、影響建筑工程質量的主要因素
建筑工程在具體施工中,不但包含土建工作的部分,無論是施工組織設計,還是項目管理等工作,都需要眾多部門加強聯動。影響我國建筑工程質量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項目團隊的綜合素質。作為建筑工程的靈魂,無論是職業素養還是工作技術層面,都是將決策轉化為實際效果的重要關鍵點。其次是建筑材料質量問題,作為建筑工程的骨架,也是影響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關鍵因素。然后還有施工工藝工法,其科學性及合理性是否經得起探討驗收,技術層面是否能保證每一道工序都能有效落實不至于返工。最后是施工環境,影響力同樣不可小覷,此處環境指的是客觀的施工現場,以及工程質量管理方面,作用也不是簡單的相互疊加。
3、當前建筑工程質量檢測的問題
3.1技術層面與市場發展需求不匹配
鑒于我國傳統模式下的質量檢測方式影響深遠,盡管我國不斷進行市場化改革,但是仍然難以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局面下,很多質量檢測機構都或多或少處于壟斷的狀態,自由市場競爭意識并未提升。而且建筑質量檢測工作需要各種新技術新設備的支持,由于缺乏競爭意識,導致很多單位仍然在用各種陳舊檢測設備將就工作。這種現狀反作用于相關資金的投入,無論是開發新技術、購進新設備還是設備本身檢修維護等方面,都是極其有限的。這也進一步讓工作形式更加僵化,沒法達到檢測指標[3]。
3.2監督機制落實不到位
當前檢測工作無論是質檢效果,還是質檢意識都是十分落后的,很大程度取決于沒有行之有效的監督機制相配合。這就直接或間接地催生了權力尋租,使檢測機構成為了腐敗滋生的溫床。體現在實際情況中,就是在檢測報告方面進行造假,或者沒有嚴謹科學地處理監測數據。為了蒙混過關,各種違法亂紀的現象更是數不勝數。而且檢驗方式很多都是針對建筑實體做重點工作,忽略了檢測工作其他關鍵部分。這也讓檢測工作更加扁平化,沒有滲透到工作細節中。這些都影響到了檢測市場的正常運轉,讓建筑工程的質量問題每況愈下。
3.3檢測團隊素質良莠不齊
專業性人才的匱乏,是當前檢測工作團隊素質堪憂的一大主因。無論是服務理念還是技術層面,工作人員中都較少有高端人才出現。限于檢測機構本身的盈利目的,實際中在培訓教育方面也更少投入時間。以至于在檢測工作中,很多都是只走形式的過場性行為,并沒有科學保證檢測數據的嚴謹性,這也沒辦法有效保證結果的真實性,從而嚴重偏離建筑工程質量檢測工作的初衷。
4、改進建筑工程質量檢測問題的對策
4.1完善監督管理工作機制
監督管理工作機制的設立是十分必要的,不僅體現在質量檢測過程中,還體現在質量問題收集和解決上,對專業化檢測機構的成立有利好作用。這就需要從質量監督工作規范方面入手,第一應當將工作計劃逐步完善,對質量單位的工程質量進行不定期抽查,同時質量監督手續的齊全性也需要監督辦理。最后則需要對于驗收工程階段全程監督,無論是程序還是工作形式都需要落成相應的報告,并形成檔案資料為工作提供必要的參考[4]。
4.2提升工作團隊的綜合素質
首先要設置持證上崗的工作制度,這不僅需要檢測人員在知識技術儲備上保證專業性,工作經驗上也同樣經得起考驗。機構本身也需要樹立人才觀念和現代化管理的觀念,建立更科學的培訓體系,在實際工作中重視對專業人才的培養,提升檢測人員的服務意識,使工作團隊更具競爭力。
結語:
當前我國建筑質量問題依然存在,想要解決相關問題,就要在質量檢測這一工作環節提升把控力度,從而綜合提升建筑工程質量。檢測機構也應快速完成適應市場化的轉型,從而助力建筑檢測行業的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孫月彬.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現場質量管理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房地產業,2015,0(Z2).
[2]徐廣輝.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5,0(5):126-126.
[3]馮亞峰.建筑工程質量檢測管理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綠色環保建材,2018,0(1):206-206.
[4]王文國,朱以媛.云南建筑節能工程質量檢測中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建材發展導向,2016,0(20):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