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秀英



【摘 要】目的:探究不同治療方式對宮頸息肉患者的治療效果及對局部微循環、炎性反應的影響。方法:選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宮頸息肉患者作為此次調研對象,觀察患者的治療有效率以及局部微循環、炎性反應指標變化情況。結果: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無明顯差異,觀察組患者以及局部微循環、炎性反應指標變化情況均明顯優異于常規組患者。結論:宮腔鏡電切術治療應用于宮頸息肉患者,其治療價值較高,可以考慮積極推廣。
【關鍵詞】息肉摘除術;宮腔鏡電切術;宮頸息肉;治療效果;局部微循環;炎性反應
本文就本院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宮頸息肉患者作為此次調研對象,以此觀察不同治療方式對宮頸息肉患者的治療效果及對局部微循環、炎性反應的影響,其結果見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宮頸息肉患者作為此次調研對象,研究已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通過。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將60例患者分為常規組(n=30)與觀察組(n=30),其中常規組患者年齡為23-51歲,平均年齡為(38.63±6.97)歲,觀察組患者年齡為22-52歲,平均年齡為(38.21±6.85)歲,兩組基線資料對比,P>0.05,無顯著性差異,能夠進行比較。
1.2納入標準
(1)患者均對此次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2)均經X線檢查確診為宮頸息肉。
1.3治療方法
常規組患者行傳統宮頸息肉摘除術,觀察組患者行宮腔鏡電切術。
1.4觀察指標
將60例患者相關數據進行記錄,包括患者治療有效率以及局部微循環、炎性反應指標變化情況。
治療有效率:根據患者治療后的改善情況,將其評為顯效(病灶徹底清除無殘留,宮頸光滑且肥大明顯改善)、有效(病灶徹底清除,宮頸有點狀出血)和無效(病灶清除不佳,宮頸肥大無明顯改善),總有效率=(總數例-無效數例)/總數例*100%。
局部微循環:包括宮腔血流量、微血管管徑。
炎性反應指標:包括IL-6、IL-8、TNF-α。
1.5統計學方法
利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對60例患者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當P<0.05時,則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研究分析
將60例患者療效數據進行統計,常規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0.00%(27/30),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3.33%(28/30),組間數據顯示,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無明顯差異,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如表1所示。
2.2兩組患者局部微循環指標比較
將60例患者相關數據進行統計,組間數據顯示,兩組患者局部微循環指標有明顯差異,且觀察組患者宮腔血流量、微血管管徑均高于常規組患者,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如表2所示。
2.3兩組患者炎性反應指標比較
將60例患者相關數據進行統計,組間數據顯示,兩組患者炎性反應指標有明顯差異,且觀察組患者IL-6、IL-8、TNF-α均明顯低于常規組患者,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如表3所示。
3 討論
在婦科疾病中,宮頸息肉屬于常見疾病類型,在傳統手術治療中,通常為息肉摘除術,該術式有著較好的治療效果,但對患者的創傷比較大,并且不利于患者局部微循環改善[1]。宮腔鏡電切術屬于微創治療手術,能夠根據患者息肉大小來選擇單極或雙極電切鏡。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局部微循環指標與炎性反應指標均優于常規組患者,其結果能夠充分表明宮腔鏡電切術的治療價值[2]。
綜上所述,宮腔鏡電切術能夠有效改善宮頸息肉的局部微循環,同時能夠有效控制患者炎性反應,且治療效果良好,能夠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新梅,努爾夏西·沙合曼.傳統術式與宮腔鏡下切除術治療宮頸息肉的臨床效果對比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14):100-101.
[2] 王偉,朗琳,譚云友,賈英.不同治療方式對宮頸息肉患者的治療效果及對局部微循環、炎性反應的影響比較[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32):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