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朝敏

【摘 要】目的:探討無縫隙服務模式在痛風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60例痛風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患者從2017年8月~2019年10月時間段篩選出,根據(jù)其住院順序,采用雙色號方式將患者分成2組,抽取到藍色號的一組命名為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模式,抽取到紅色號的一組命名為觀察組實施無縫隙服務模式,將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調查結果進行分析與比較。結果:護理滿意度評分的統(tǒng)計學分析中,護理前后對比兩組評分均得以提高,組間對比分析可知觀察組評分提升幅度更大(P<0.05)。 結論:針對痛風患者,采用無縫隙服務模式患者對其滿意度高,獲得其較高評價。
【關鍵詞】無縫隙服務模式;痛風;護理
無縫隙護理模式最早由美國學者提出,其指醫(yī)護人員在臨床護理中,對患者護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質量縫隙加強管理,促使護理質量獲得持續(xù)性改進,以提升護理管理中的質量問題,使得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得以提升,工作效率得以提高[1]。無縫隙護理是一種突破性的護理管理方式,以患者需求為導向,以患者滿意為目標,使得患者從住院到出院獲得無縫隙的護理服務,獲得良好的護理體驗,該種護理模式盡顯人性化及個性化的護理理念,有助于提高患者滿意度,而滿意度作為衡量當今醫(yī)療市場服務質量的參考指標,對醫(yī)院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有著重要作用[2]。下面將60例痛風患者分成2組研究后,對兩組護理滿意度調查結果進行全面分析,具體研究報告呈現(xiàn)為: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痛風患者,患者從2017年8月~2019年10月時間段篩選出,共60例,根據(jù)其住院順序,采用雙色號方式將患者分成2組,抽取到藍色號的一組命名為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模式,抽取到紅色號的一組命名為觀察組實施無縫隙服務模式。對照組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齡35~70(47.25±3.45)歲;觀察組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齡38~72(48.15±3.50)歲,為保證研究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實施,兩組患者基線資料的選取須保持一致(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模式,全面了解患者的疾病史,指導其做好相關檢查,并對其進行對癥治療,藥物治療的患者對其進行藥物指導,進行生活指導及飲食指導,加強宣教指導,使其明確疾病的因素及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觀察組實施無縫隙服務模式,①成立專門的無縫隙服務小組,小組由5名成員組成,均有3年以上臨床護理經(jīng)驗,護士長任小組組長,邀請權威的專家定期對小組成員進行培訓,從疾病發(fā)病知識、疾病護理知識及疾病預后方面加以培訓,使其掌握更為全面的知識,以便為患者提供更優(yōu)質的服務。②飲食護理:飲食是影響疾病的關鍵因素,通風患者的飲食需要加強注意,低嘌呤食物,低鹽低脂,多飲水,控制動物內臟、海鮮、肉類、菠菜、蘑菇、豆制品及濃茶等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及飲品。飲食以清淡為主,禁止辛辣及刺激性食物,禁煙禁酒,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③疼痛護理:發(fā)病時,患者局部疼痛嚴重,指導患者盡可能臥床休息,適當將床抬高,促進血液回流;疼痛有所緩解后,開始下床活動,以促進新陳代謝。④心理護理:疼痛對患者的睡眠產(chǎn)生直接影響,甚至對腎功能產(chǎn)生影響,患者心理壓力增大,情緒低落,因此,護理人員需要針對疾病情況對其進行針對性心理疏導,使其明白疾病雖為終生性疾病,但積極配合治療且生活中多注意,可有效抑制疾病,同時,情緒的管理也十分重要,促使疾病朝好的方面發(fā)展,使得患者獲得信心,積極配合治療。
1.3觀察指標
護理滿意度評分:護理人員自行設計滿意度調查問卷表,在患者知情的情況下,填寫問卷內容,從服務態(tài)度、專業(yè)知識、護理技能及綜合水平方面進行評價,每項25分,總分100分,分數(shù)越高,滿意程度越高。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均納入到SPSS20.0的Excel表中,進行對比和檢驗值計算,護理滿意度評分行t檢驗,當P<0.05為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情況比較
護理滿意度評分的統(tǒng)計學分析中,護理前后對比兩組評分均得以提高,組間對比分析可知觀察組評分提升幅度更大(P<0.05),詳見表1。
3 討論
痛分主要由嘌呤代謝障礙導致,患者的尿酸排泄量下降,使得單鈉尿酸鹽過量沉積,從而引發(fā)的一種病癥。該種疾病是一種終生性疾病,發(fā)病群體逐漸年輕化,病情發(fā)作時疼痛難忍,且疾病對腎功能造成一定影響,對患者健康威脅大。因此,實施有效且全面的護理措施十分重要[3]。
無縫隙服務模式是一種全方位的護理模式,通過飲食、疼痛、心理等方面,對患者進行全方位的護理,該種護理模式以提高患者滿意度為目的,滿意度是醫(yī)院在激烈的醫(yī)療市場競爭中發(fā)展的保障,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對護理服務質量提出新的要求,因此,提高護理滿意度是護理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促進醫(yī)院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保障,為醫(yī)院創(chuàng)造良好的口碑及社會效益[4],同時,還使得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術及綜合素養(yǎng)得以全面提高,使得患者更加信賴,不僅提高患者的滿意度,更促使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得以提升[5]。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顯著更高,說明采用無縫隙服務模式適用于痛風患者,對其病情有幫助。
綜上所述,針對痛風患者,采用無縫隙服務模式患者對其滿意度高,獲得其較高評價。
參考文獻
[1] 王蕾明,盧立芹,楊闊.綜合護理在痛風性關節(jié)炎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9,25(16):51-53.
[2] 謝麗君.綜合護理干預對痛風患者生活質量及治療效果的影響分析[J].養(yǎng)生保健指南,2019,233(27):187.
[3] 黃廣菊,陳誼月,謝曉煒,等.痛風患者的生存質量及其影響因素[J].廣西醫(yī)學,2019,41(13):1624-1628.
[4] 李靜林,張燕英,謝靜靜,等.綜合護理干預對痛風患者生活質量及治療效果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8,24(23):62-64.
[5] 彭國麗.臨床護理路徑在痛風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8,16(34):227-228